张某,女,85岁。2020年8月27日初诊。主诉:腹胀乏力、目黄肤黄尿黄1月余。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伴目黄、肤黄、尿黄,腹围增大,间断恶心欲吐,当地医院查肝脏MRI提示:肝癌伴肝内多发转移,腹膜及网膜多发转移,腹水形成,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侧枝循环。甲胎蛋白(AFP):178.47ng/mL(正常范围:0~8.78ng/mL),糖类抗原125(CA125):438.9U/mL(正常范围:0~35U/mL)。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对疾病恐惧焦虑,于当地医院行常规化疗。患者化疗后身体虚弱,为求中医治疗遂来杭州市中医院。刻下: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右胁下疼痛,胃脘痞闷隐痛,善太息,偶有心慌气急,纳差,口苦,寐欠佳,大便干结、球状,偶有牙龈出血,舌质紫暗、苔黄干,脉芤。
西医诊断:肝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肝硬化失代偿期。
中医诊断:肝积,鼓胀(肝脾肾虚,血瘀阻滞)。
治以健脾柔肝滋肾,活血利水。
方选调营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当归10g,川芎6g,赤芍12g,白芍15g,莪术10g,延胡索10g,大腹皮10g,桑白皮10g,茯苓皮15g,陈皮10g,猪苓10g,柏子仁15g,党参15g,生地黄15g,甘松6g,炒山药30g,牡丹皮12g,泽泻15g,生甘草6g,三七粉3g(冲服)。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配合芒硝外敷腹部及双下肢。
2020年9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小便量增加,双下肢水肿较前减轻,仍有胸闷气急,服药期间因感受风热,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而黏,微恶风寒,四肢乏力,食欲欠佳,鼻塞流涕,舌质紫暗、苔黄少津,脉芤。诊断为风热感冒,肺卫失司。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固卫。方用桑菊饮合止嗽散加减,处方:桑叶10g,菊花6g,桔梗10g,前胡10g,芦根15g,百部10g,厚朴10g,杏仁15g[方剂汇www.fane8.com],枇杷叶15g,白前10g,荆芥10g,防风10g,浙贝母15g,陈皮10g,鸡内金10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020年9月15日三诊:患者诉诸症较前明显缓解,四肢仍有乏力,双下肢水肿明显,口淡无味,夜间盗汗明显,舌质暗紫、苔白腻,脉芤。初诊方去白芍、延胡索、生地黄、甘松、三七粉,加用生黄芪30g、浮小麦20g、川牛膝15g、山萸肉15g、白花蛇舌草15g、鸡内金15g,14剂。
2020年9月30日四诊:复查腹部超声提示腹水较前减少,肝内占位性病变稳定。患者双下肢水肿较前缓解,夜间下肢抽搐、腰酸腿乏,夜间仍有盗汗,间断干咳,五心烦热,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微细数。三诊方去柏子仁,加五味子6g、女贞子30g,14剂。
患者仍在随访,病情尚平稳。2021年4月30日肝脏MRI提示:肝癌伴肝内多发转移(与2020年7月14日影像学结果比较,病变无明显改变),腹膜及网膜多发转移,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侧枝循环。AFP:245.79ng/mL,CA125:349.6U/mL。
按语:本案患者为肿瘤晚期患者,首诊时癌毒蓄积已深,走注流窜,邪盛正虚,且患者在院外常规化疗之后,正气已虚,肝脾肾三脏受伐,气血精微乏源,苦于抗癌药之攻伐,情志抑郁,故寻求中医治疗。陈师认为该患者正气虚甚,不能耐受攻伐,故将健运脾胃、固护正气贯穿于治疗始终,不以祛邪为主要目的,只有脾胃得养,五脏之气方可充养。在六味地黄汤滋补肝肾基础上,针对初诊时患者为腹水所苦,选用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同时选用五皮饮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以解患者燃眉之急。二诊时,患者外感风热,故先予疏风解热之剂合宣肺益气之品安内攘外,防止外感之邪引动伏毒而成燎原之势。三诊时,标急之患平息后,陈师复又着眼于病之根本,瘀血、痰饮、湿阻相互搏结之癌毒,治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方中当归、川芎、赤芍、莪术活血行气以祛邪,化瘀以解走注之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生黄芪、浮小麦敛汗补气;猪苓合五皮饮利水消肿;柏子仁、党参安神益气;继予六味地黄汤扶正固本。四诊时,患者肝肾阴虚化热,寐尚可,去柏子仁,加五味子合白芍酸甘养阴,女贞子滋水涵木。患者每次复诊时,陈师皆开导安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积极应对疾病进展,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稳定患者心态,疏解焦虑抑郁情绪。随访至今患者病情未见明显进展,药物治疗辅助心身治疗取得佳效。(江苏中医药,2022,54(1):30)
在古代医籍中称之为“遗溺”。《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曰:“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亦云:“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李师认为小儿遗尿症无论何种证型都与肾和膀胱有关,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导致肾及脾的功能异常,同时与肺的功能密切相关。
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发病年龄轻且病情进展快。目前尚无理想治法,手术切除仍然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由于原发性肝癌的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早期即有肝内播散,就诊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加之患者多合并有肝硬化,能获得手术治疗的病例仅15%~20%,半个世纪以来,肝癌的治疗方法虽然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肝癌总体的相对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中医药在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成为我国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葛师辨证强调抓主症,不能只参考患者的主诉症状进行辨证,更多的需要根据伴随症状,提炼要点,辨识患者体质,根据体质辨识选用方剂,然后再进行辨病治疗。患者夜间症状明显,有烘热汗出,同时舌红少苔,脉细,为明显阴虚体质。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该患者初诊时病情较重,从中医角度看,一方面正气亏虚,气阴两虚,另一方面,湿热疫毒之邪依然猖獗,治疗上颇为棘手。孙桂芝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一方面取生脉饮、四君子汤等扶助正气,另一方面,选用茵陈蒿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清除湿热、水湿邪气。
陈宝贵教授认为泌尿结石的病位主要涉及肾与膀胱,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肾虚为本。虚以肾气虚损、膀胱气化不利为主,实以湿热、气滞、血瘀为多见。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月事混乱起病,任脉虚,太冲脉气血衰少,天癸枯竭,阴不潜阳,虚阳上扰,见睡眠障碍、多梦及口干、心烦、烘热感。腰为肾之府,肾气不足,腰背酸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属水,脾胃属土,肾阴不足,“水反悔土”,胃阴匮乏,故胃脘不适,空腹时尤甚,伴烧灼感。观察患者形体偏胖,本为痰湿之体,故见薄腻苔。
大黄(蒸)十分(75g),甘草三两(90g),黄芩、桃仁、杏仁、水蛭、虻虫、蛴螬各二两(各60g),芍药四两(120g),干地黄十两(300g),干漆一两(30g),䗪虫(土鳖虫)半升(30g)。破血
大黄 桃仁 鸡屎醴(干者)各等分治鼓胀,且食不能暮食,痞满。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
苍术(米泔浸,炒)白术(去芦)陈皮 厚朴(姜汁炒)枳实(麸炒)各3克 砂仁2.1克 木香0.9克 香附 猪苓 泽泻 大腹皮各2.4克 茯苓3克主治中满成鼓胀;兼治脾虚发肿满饱闷。
熟地黄2两,山药8钱,山茱萸8钱,牡丹皮6钱,泽泻1钱,白茯苓3钱,人参1两,麦冬1两,黄芪5钱。肠痈,小腹痛甚,淋沥不已,精神衰少,饮食无味,面色萎黄,四肢无力,自汗盗汗,夜不得卧,因水衰而不能润肠
制附片(附子)15克,猫爪草20克,土鳖虫8克,水蛭5克,小茴香12克。温经活血,消癥散痞。主治腹内癥瘕积聚,各种恶性肿瘤早中期及放化疗手术前后正盛需攻邪者。还可运用此方治疗腹内癥瘕、积聚、臌胀,癃闭
熟地黄20克,山药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萸肉10克,茯苓20克,肉桂3克,寸冬10克,石斛5克,半夏10克。滋补肾阴,引火归原。主肾阴虚损。
鸡内金1具(焙),真沉香2钱,砂仁3钱,陈香橼(去白)5钱。鼓胀肿满,小儿疳积。
肝癌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是最凶恶的癌之一,号称“癌王”。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一旦肝脏不能正常解毒时,其浊毒便成为致癌的因素,难怪慢性肝炎被责为导致肝癌的祸根。因此也意味着肝癌先兆与慢性肝炎、肝
附浮肿。
夫水气心腹鼓胀者。由脾肾二脏俱虚故也。脾主于土。肾主于水。土能克水。今脾胃虚弱不姜蔻散(出直指方)治胸满腹胀。大泻不止。时或干呕。人参川浓朴(制)草果仁良姜诃子(炒)川白姜(各一分)南木香(一分半)丁
有病心腹痛,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内伤脾肾,留滞于中,则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其胀如鼓,故名“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矢之性,能消积下气,通利大、小二便,盖攻伐实邪之剂也。一
鼓胀又名单鼓,宜大补中气行湿,此乃脾虚之甚,必须远音乐,断浓味,大剂人参、白术,佐以陈皮、茯苓、苍术之类。有血虚者,用四物汤行血药。有脉实坚人壮盛者,或可攻之,便可收拾,用参、术为主。凡补气,必带浓朴
轻粉二钱,巴豆四钱(去油),生硫磺一钱,共研成饼,先以新绵一片敷脐上,次以药饼患又方∶凡水鼓、气鼓、多食野水鸭,最妙。又方∶取盖屋稻草煎汤,倾入盆内,先坐盆上熏之,待汤温方洗其腹,小便随下黄水。熏洗数
脉胀筋起络色变,久成单腹末脱清,肤胀初不硬,缠绵气鼓胀膨膨。〖注〗脉胀之证,腹筋起,络色变,久而不已,则成单腹胀,四末脱瘦清冷也。肤胀之证,然初不坚硬,缠绵不愈,则成气鼓胀满,膨膨急硬也。
论曰内经谓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夫水谷入口,则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若乃饮食不节,寒温失宜,胃满气逆,聚而不散,大肠无以传道而变化,故心腹逆满,气鼓而胀也,旦食不能暮食。则以至阴居
可以适量服用天麻性平、味甘,有平肝熄风、活血通络的功效,《本经》记载天麻“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天麻含有的成分不会对肝造成损伤,其还有增强免疫、抗炎、镇痛的作用,肝癌患者可以适量服用。
取气海、神阙、下脘、中脘、上脘、巨阙、太冲、章门、期门、膈俞、肝俞、乳根、不容、天枢、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灸下部的顺序施灸。让患者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
(1)湿热蕴结:腹部胀大且满,腹皮紧张拒按,肌肤灼热,心烦口苦,口臭,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腻或灰腻,舌质红,脉弦数。(2)气滞湿阻: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暖气不舒,
尹某,男,41岁。患者头痛年余。病初仅后枕部麻木,继而延至头顶疼痛,剧烈时头如火灼,如刀割锥刺,知觉丧失,苦楚莫明。走路迷失方向,白日站立做梦,耳闻声响则头痛加剧。胃纳呆滞,入夜失眠,手足
徐某某,男,65岁。2017年2月21日初诊。主诉:腹痛10月余。现病史: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腹痛,就诊于烟台某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肝并直肠恶性肿瘤,经化疗效果不显,遂至该院
杨某某,男,60岁,职员。1974年5月9日初诊。失眠近20年,有时腰周围、前胸和后背有热感,躺下热尤甚,热处有灼痛感。头晕,走路有晃振感,眼涩羞明,大便多软,有时溏泄,小便清长。肺、肝、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