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男,29岁。公务繁忙,不得休息,三年以来,自觉过劳伤神,心气衰弱。时常心惊,怔忡,心热,口干,失眠,甚则彻夜不眠,疲惫殊甚,脉象浮濡微数。
处方:酸枣仁八钱,知母三钱,茯神四钱,川芎二钱,柏子仁四钱,茯苓四钱,朱砂末一钱,麦冬四钱。水煎二回,分二次服,每次送服朱砂末五分,每日中午服朱砂安神丸一剂。
复诊:一周内连服四剂,诸证稍见减轻,脉亦较前有力。按前方继服二剂。
三诊:心神安稳,夜能入睡[方剂汇www.fane8.com],脉象稍弱。遂制丸药服之。
处方:酸枣仁一两八钱,知母六钱,茯神八钱,川芎四钱,柏子仁八钱,茯苓八钱,麦冬八钱,朱砂末五钱。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三钱,早、晚各一丸。
丸药服尽,病已痊愈。后访未见复发。
按语:用温胆汤、酸枣仁汤加减,佐以朱砂安神丸治疗失眠证,用药十数剂,均收效满意。其随证用药规律如下:若事繁过多,劳伤心气,自觉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及气力衰弱,甚则彻夜失眠,用酸枣仁汤加减治之,佐以朱砂安神丸;若水停心下,呈现心悸、不寐、头晕等证,用温胆汤加减治之,佐以朱砂安神丸。
患者青年男性,饮食不节,肥甘厚腻,损伤脾胃,中焦失运,湿浊中阻,蕴久化热,嗜好烟酒,加重湿热,逼津外泄而自汗;脾胃湿热,痼疾日久,灼伤真阴,阴亏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同时阴亏而虚火伏藏阴分,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
患者吞酸、嘈杂、脘痞胀痛,甚则呕苦,而见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显系胆邪犯胃,痰热中阻,胃失通降所致。即《黄帝内经》所谓“邪在胆,逆在胃”之证机。治方选用左金丸合温胆汤加味,以清泻肝胆郁火,清热化痰,理气和胃。使其肝胆郁火得清,不致犯胃,痰热得其清化,胃气得以复其通降之职,则吞酸、脘痞、疼痛、食少作胀、呕苦诸症自然得瘥矣。
徐经世先生常说,千方易得,但一效难求。有时根据病情更换一味药或改变某味药的剂量,所起效果就会迥然不同,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多缠绵难愈。临证时要充分认识到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辨证,再结合不同的病情,灵活加减变化。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远志能够导致患者声音嘶哑,并且起病急,发病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远志含远志皂苷,皂苷多具有苦味和辛辣味,故能刺激咽喉,导致咽喉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引起声音嘶哑。为了用药安全,使用远志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远志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失眠包括特定和非特异性的方法。不论哪种起源的失眠,药物疗法与心理干预结合仍然是治疗的首选方法。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人们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与日俱增,严重干扰了人类正常的状态。通过分析近几年文献资料同时结合临床所得发现,当前人体疾病的最重要的心理原因是思虑过度。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对失眠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近期胡镜清研究员门诊治疗失眠一案,颇有启发,引发了我们对柴胡疏肝散和十味温胆汤应用的思考。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30克),石菖蒲、龙齿各五钱(15克)安神定志,益气镇惊。主治心胆气虚,心神不宁,症见精神烦乱,失眠,梦中惊跳、怵惕,心悸胆怯,舌质淡,脉细弱。亦治癫痫及遗精。
川黄连(6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茯苓(9克)清热燥湿,化痰和中。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桃仁四钱(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三钱(9g),川芎、桔梗各一钱半(4.5g),赤芍、枳壳各二钱(6g),柴胡、甘草各一钱(3g)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
半夏(汤洗七次)、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6克),陈皮三两(9克),茯苓一两半(4.5克),炙甘草一两(3克),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
酸枣仁(炒)二升(15g),甘草一两(3g),知母二两(6g),茯苓二两(6g),芎穷(川芎)二两(6g)。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症见心悸失眠,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煤,舌红
柴胡10克、黄芩12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治疗少阳气郁化火,经气不利比较严重,如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目赤,偏头疼痛或气窜作痛等。
柴胡四两(12克),龙骨、黄芩(切)、生姜、铅丹、人参、桂枝(去皮)、牡蛎(熬)、茯苓各一两半(4.5克),半夏(洗)二合半(6克),大黄二两(6克),大枣(擘)六枚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镇惊安神。主治
天麻9克、钩藤(后下)12克、生石决明(先煎)18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首乌藤9克、朱茯神9克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
失眠是困扰许多现代人的问题,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生活习惯、疾病…等等。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状况,也必须用不同的对治方法。多数失眠的人都曾尝试过各种方法无效之后,才开始服用
(《集验》)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胆以温为候,虚则寒,寒则不眠;惊悸亦由于胆虚;虚火上溢故口苦;呕多属半表半里少阳胆经之邪;胆虚气郁,致脾生痰涎而烦呕;伤寒病后陈皮(去白)半夏(姜制)茯
腹痛下蛔。上泛酸水。此蛔病也。宜忌甜物。
脉虚。知饥恶食。宜益营分。当归茯苓炙黑草煨姜陈皮大南枣肺痈。苇茎汤加旋复花蒌仁藏真不固。阳浮失守。化风内煽。心悸不寐。火升气逆。阴不能平。阳不能秘耳。桂七味汤加牡蛎肝逆脘痛。右关独弦。川楝子茯苓半夏香
失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有许多原因会形成失眠,不同的原因会有不同的失眠状况,也必需不同的对治方法。当身体处于肺热状态时,嘴唇发红,必定失眠。这种失眠,只要喝喝姜茶,让身体顺利的排除寒气,肺热状态消失了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白茯苓(二两)川芎(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枣仁得六升,内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集注】罗谦甫曰∶经云,肝藏魂,人卧则血归于肝。又曰∶肝者,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段成功病例1杨XX,男,43岁,干部。患阵发性头痛10余年,近2个月加重,前来就诊。10余年来,每日下午2时左右开始头痛,持续数小时后方可缓解,痛时伴有眩晕、恶心、心烦等。经服中、西药
三七中的人参三醇型皂苷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改善神经衰弱症状,提高记忆力。同时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其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效,可提高脑力和体力,表现出抗疲劳性。
从中医角度来讲,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久泻不止,自汗盗汗,心悸失眠等症,单独用它泡水代茶饮对轻度的失眠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重度
虽然五味子和刺五加都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对失眠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两种药材的主要作用都不是治疗失眠,并且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个人体对药物的所需也会有所区别,所以五味子和刺五加病并没有哪个治失眠更好
对于失眠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西洋参又被称作花旗参,归心、肺、肾经,具有一定补气血、滋阴、补肾、健脾等作用,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生活中适量食用可以帮助改善睡眠的质量。但导致人体失眠的原因很多,并不是所有失
1、不宜盲目藏红花确实具有一定的解郁安神的功效,但是单味药治疗效果毕竟有限,失眠患者若要系统治疗,建议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配伍用药。2、注意用量一般藏红花的药用量为1-3克,藏红花服
配方及用法朱砂3~5克,研细粉,用干净白布一块,涂糨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在上面,然后外敷双侧涌泉穴,以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把脚洗净,睡时贴敷,每日1次。此方简便易行,具有安神定惊之功效,对老年人及顽
酸枣仁对于治疗失眠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有安神补脑以及催眠的功效,但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而且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长期失眠,应该保持良好
1、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酸枣仁。2、《本草经集注》记载酸枣仁恶防己。3、《得配本草》记载肝旺烦躁,肝强不眠,禁用酸枣仁。4、《本草经疏》记载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邢热者勿用酸枣仁,以其收敛故也
郑某,男,43岁。患者于1982年1月初,因劳累过度出现睡眠差,难以入寐,但未予介意。尔后日趋重笃,继而心烦、口干、多梦、遗精、疲乏无力等症毕具。曾服西药眠尔通、中药归脾汤等,症状未见明显
杨某,女,28岁,1978年4月29日就诊。患者原有头昏、不寐史,反复发作,情绪激动则旧病复发,为时已5年;又有腰背痛史亦已多年。今妊娠8个月,腰背疼痛,不寐,迁延30余天,通宵不能入睡。
文某,男,23岁,1981年3月25日就诊。诉失眠8个月余,经多方医治无效,且逐渐加重,现通宵难眠,烦躁不安,倦怠无力,郁闷不乐,头昏胀闷,腰酸腿软,面色萎黄,唇焦口渴,两目干涩,小便黄短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