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案 / 李今庸医案 / 正文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腹泻案

患者:女/34岁1839

张某,女,34岁。腹泻3年,间或便结。诉初因寒冷饥饿致肠鸣,饱食晕腥食物后,渐觉腹中雷鸣,脘腹饱胀,随即腹泻,1日10余次,每次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泻后痛止,服止泻药可暂安。此后时而肠鸣、痛泻发作无时,尚有时暂愈,仍时时腹中隐痛,溏泻日4~6次,偶泻止后,大便反结。如此反复,屡治不愈。见舌红苔白,脉弦缓。

此因寒温失调,饥饱不均,伤及脾胃,故泻利发作。

喜在年少,后天之本虽伤,先天之本未损,生机尚旺,拟健运中阳,佐以活血调气为法,方用苓桂术甘汤化载:白茯苓15g,桂枝9g,白术12g,炙甘草6g,当归9g,炒白芍9g,煨葛根9g,桔梗6g,陈皮9g,防风6g,山楂炭9g[方剂汇www.fane8.com],2日1剂,水煎,1日2次,温服,连服4剂。

二诊:服上方后,痛泻偶作,守上方去当归,加黑姜炭小茴香各6g。

三诊:上方服5剂后,痛泻未作,饮食如常,腹中无所苦,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加炒黄连炭为丸,以善其后。

按:综观李今庸所拟之方,乍看用药似乎平常,仔细思之,可谓匠心独运。盖痛泻日久,脾胃必伤,中阳不振,寒湿相因,运化乏力,积滞内生。湿盛则泻,积久必滞,如是则痛泻与便结交替出现,乃虚中挟实之证。若纯用补虚之品,又恐其壅塞;只投消伐之剂,必更伤脾胃。李今庸以苓桂术甘汤化气通阳除湿,加葛根升津止渴,焦山楂消积,合用陈皮理中宫之气滞;当归、白芍益血中之虚损,使气机畅通,血液充盈,桔梗、防风乃宣发肺气,使治节行令,大肠传导有制。本案因辨证准确,配方有度,选药恰当,故获速效。

相关话题:李今庸苓桂术甘汤腹泻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