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某,女,45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自述右动侧面部肌肉颤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颤动,项背强儿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场、牵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颤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风邪侵袭,营卫不和[方剂汇www.fane8.com],分肉不利,筋脉失养。
仍以法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桂枝15克 白芍15克,甘草l o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服后吸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
按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致络脉筋肉失养,加以风邪扰动而发病,参以脉证符合桂枝加葛根汤证,用之果验。
本方主要以桂枝加葛根汤和九味羌活汤化裁而来,在诸风药葛根、桂枝、羌活、防风、川芎等解表症之风寒湿、温阳开窍的同时,又加半夏、僵蚕、天麻、炒白术等化痰通络,再得当归、赤芍活血之助,患者寒风袭体之邪不仅祛除,素来痰湿痹阻之现象亦得改善,同时佐以熟地黄一味,小补其老年之虚损,合欢皮以安五脏之神,稍减颈项部久不适之郁结之气。
孙某,女,53岁。平素腠理不固,常患感冒。两年前,盛夏纳凉,席地睡卧,晨起即感颈部疼痛,经推拿后缓解,但遇阴雨寒凉症状如故,渐至颈项强硬,转动不灵。经用多种中药,症状时轻时重。颈椎片示骨质稀疏,生理曲度强直,颈椎5、6、7后缘骨质增生明显。诊时自觉颈部有掌心大小一片发凉麻木,感觉丧失,转动有响声,头后仰则右胸、肩臂到手指沉困麻木,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此因脾肾阳虚,寒湿乘虚侵入肌腠,阻碍经气不能
颈椎病多病程较长,缠绵日久,临床上若证未变,方亦不变。但是,颈椎又是督脉所过之处,本病日久可致督脉空虚,卫外不固,以致出现愈而复发。故对病久体弱者,或在疗程后期,均加用补益填涩之品。这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所以,本病的基本治疗是祛病通脉以除邪,补益填涩以扶正。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
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桂枝芍药各减一两.余同.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经云.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此方主之.
刘某,男,20岁,农机学校学生,1994年1月28日初诊。自谓去年八月病痢疾,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脓血相杂,血多脓少,经输液点滴治疗好转。之后虽无脓血,然仍日便数行,经常骨楚恶寒。近又犯病七日,便次甚
治太阳病项背强KTKT。反汗出恶风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葛根(四两)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之传经,自太阳而阳明,然二经之病恒互相连带,不能划然分为两界也。是以太阳之病有兼阳明者,此乃太阳入阳明之渐也,桂枝加葛根汤所主之病是也。《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KTKT(音),反汗出恶风者,
葛根四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桂枝加葛根汤,治邪从太阳来,才及阳明,即于方
此汤成无己本有麻黄。非!有麻黄则为葛根汤矣。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桂枝芍药各减一两余同。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
李某,女,33岁,市邮电局职工。绝育术后十余日,发热汗出,腰背恶风,项颈不舒,脉象浮缓。观其脉症,此乃气血虚弱,营卫不和之中风证也。本当桂枝剂解肌以治,然王叔和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训,且时在盛夏
庚戌.建康徐南强.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予曰.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家曰.他医用此方.尽二剂而病如旧.汗出愈加.予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予曰.误矣.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汤
陈某某,男,4岁半。1963年8月15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4小时内抽风2次,因昏迷而急诊入院。患儿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现象,当时诊为急性中毒性痢疾,用冬眠药物及温湿布裹身。翌日,面色
夏某,女,30岁,郑州人。在2年前经检查诊断为支原体性角膜炎,至今反复发作,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眼内有异物烧灼感,眼痒,眼眵多,眼睑红赤,流泪,眼眶疼痛、多汗,怕冷,手足心热,心烦
刘某菜,男,41岁。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问其大便则称稀搪,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辨为桂枝加葛
孟某某,女,12岁,1987年6月4日初诊。近两个月来排尿时经常昏倒,不省人事,无叫声,无吐涎,晕照3—5分钟,醒后手足欠温,肢体汗出,头晕,倦怠乏力,休息片刻后,无明显不适,已经影响上学
李某某,女,37岁,患荨麻疹数年,每日必发,疹出如粟,逢汗出遇风时加重,病发则全身肌腠不舒,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虽为小疾,但病发时搔痒难忍,心中作烦,颇影响工作与休息。
赵某某,女,6岁,1984年10月lo日初诊。其父代诉:思儿于三月前外出途中,因感风寒,当晚发烧,三日烧退后,遂发现双眼睑下垂。经省、地等医院诊为“重症睑下垂”。口服维生素BI,间断注射新
李某,女,33岁。2016年8月2日初诊。主诉:发热1天。现病史:患者昨日吹空调后自觉后颈部发凉发紧,鼻塞,头痛,前额胀痛,鼻塞较轻,鼻中异味,微恶风,后颈部发紧,体温38.2°C,自服小
王某,女,52岁。平素易汗出,1985年10月感下肢抽搐疼痛,渐至颈项强,下肢僵直瘛纵,不能下地,伴发作性唿吸困难,甚则窒息。经某医院诊断为僵人综合征。诊时头项强直,转侧不利,全身瘦弱,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