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28岁。近三月来月经不调,周期总是超前。症见经色鲜红,量不多,持续期间达六七日之久,手足心烦热,口干唇红,午后潮热,舌质红、少津,六脉细数。
病属阴血亏损致月经愆期。
治宜养血育阴。
拟四物汤加味:熟地12g,炒白芍12g,当归9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地骨皮12g,北沙参15g,炙龟甲12g。三剂,水煎[方剂汇www.fane8.com],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药后,午后潮热及手足心热大减。复诊守原方化裁续服三剂。嘱继服八珍益母丸一月,下月经期必应期而至。后果如所言。
按:本案为阴血虚损月经先期证。周期提前,色鲜红量少,质清稀,是为血虚阴亏之候。此种病在妇科颇为多见,看来极为平常,无关紧要。但治之失其机宜,极易致误,如认为血热而月经提前,投以知母,黄柏、生地之类,必导致胞寒而经闭,如认为血虚经少,而投以当归、黄芪、川芎温补气血之剂,则阴愈亏而血热愈炽。本方养血育阴并施,为治虚热月经超前之良剂。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中的病机19条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该条虽仅8个字却把痛证、疮疡、瘙痒等病机非常明确地统括归属于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主君火,虚热为痒,实热为痛为肿,苦味入心,疮毒皆为血热,用苦寒的药来凉血解热毒就可以收效。
本例患者属未婚青年,患病之初,他医以西药消炎抗菌而打针输液,中医以苦寒之药而清热除湿。原则上看似没有错误,但长期使用,则可伤及阳气,使邪气入络,久病阻络成瘀,与患者未婚,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前列腺液不能正常排泄,则可形成浊精败精,瘀与浊精败精合而为患,阻滞前列腺的脉络,故见会阴部刺痛,痛引睾丸,以及指检见前列腺质地较硬。
荨麻疹是一常见病,寒冷性荨麻疹只是其中比较顽固、难以治疗的一种。按中医辨证多属“风疹”的范畴,究其病因,可有血分风热、血虚生风、肌肤湿热、肠胃湿热等,但历来片面认为是血分风热、血虚生风者多(如案中所叙到的某院长便是),治多用清热凉血、养血熄风法,有效佳者,亦多无效者。
《金匮要略》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仲景创此方以治肝血不足,导致木不生火,心神失养之证。患者前后多次求医他处,观前医用药,亦有酸枣仁汤加减者,却未有疗效。此案证虽属肝血亏虚,但知母之类性寒,此不宜用,患者舌质淡象亦可佐证。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由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桃仁、红花而成,因其有活血养血,化瘀止疼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杂病治疗中,应用灵活,效果突出,现介绍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甲状腺术后引起声音改变的原因很多,主要手术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本案乃最常见的术后水肿引起的声音改变,气滞血瘀是其病理基础。患者自觉咽喉部异常干燥不适,口干少津,舌红少津苔少,属阴伤证表现;胸闷气短,易出汗,且较难控制,为术后气血不足、脾虚失统所致。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黄 黄连 黄芩 大黄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芍药(酒炒)各60克,川芎、炙甘草各30克,当归、熟地黄(蒸,捣)、菟丝子(制)各120克,杜仲(酒炒)、鹿角霜、川椒各60克益气补血,温肾养肝,调补冲任。治妇女气血俱虚,矸
沉香(镑)、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酒浸.炒)、阳起石(研细水飞)、茴香(舶上者.炒)、破故纸(补骨脂)(酒浸.炒)、肉豆蔻(面裹.煨)、川楝子(蒸.去皮.核)、木香各一两;肉桂(去皮)半两,黑
当归三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通草二两(6g),大枣(擘)二十五枚(8枚)。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
仙茅9克 仙灵脾9克 巴戟天6克 鹿角霜12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熟地黄9克 甘草45克壮阳补血,调理冲任。主妇女冲任不调,月经超前或错后,量少色淡,或色暗兼有瘀块,每于经前身发疹块,经期
香附60克,白酒500毫升。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胸胁胀痛,脘腹疼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心中郁闷等。
黄芪15g,防己15g,白术15g,川芎15g,制何首乌15g,泽泻30g,生山楂30g,丹参30g,茵陈30g,水牛角30g,仙灵脾(淫羊藿)10g,生大黄9g。益气健脾,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
白芍、川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各三钱(各9克),红花二钱(6克)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血虚兼血瘀证,症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舌淡紫,苔白,脉沉迟或弦细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经、腰腿
益营卫,滋气血。治月水不调,脐腹痛,妇人经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疼痛不一,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产恶露过多,或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产后血块不散,或亡血过多,恶露不止,四物汤加茱萸
(养血通剂)四物(汤,《局方》)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当归(酒洗)、生地各三钱,白芍二钱,川芎钱半。当归辛苦甘温,入心脾,生血为君;生地甘寒,入心肾,滋血为臣;芍药酸寒,入肝脾,敛阴为佐;川芎
四物汤(《局方》)(治营血虚热。)熟地黄(二钱) 当归身(一钱) 白芍药(钱半) 川芎䓖(八分)(上四味,水煎,温服。肥盛多湿痰,及呕逆少食便溏者禁用。)增损四物汤(《局方》) 治血虚发热,食少便溏。
治下痢纯血,久不愈,属阴虚。当归川芎芍药生地槐花(炒)黄连桃仁(各等分)
壬寅春,邵小墀室,患汛愆。释医诊以为妊,广服保胎药,渐至腹胀跗肿,气逆碍卧,饮食不进。入夏延孟英视之,曰∶血虚气滞,误补成胀也。先以∶黄连浓朴山楂鸡内金橘皮大腹皮枳实茯苓栀子楝实杏仁紫菀旋复等药,稍佐
四物汤(养血)治一切血虚,及妇人经病。(月经先期为热,后期为寒、为虚、为郁、为痰)(朱丹溪曰: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上应于月,其行有常,故名曰“经”,为气之配。因气而行,成块者,气之凝;
生地(三两) 当归(三两,酒洗) 芎(一两五钱) 芍药(二两)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芎归入少阳主升,芍地入厥阴主降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车前子木通玄明粉各适量功效主治:益血利湿,清热止血。主治房劳尿血不止,或有尿痛。用法:水煎,调玄明粉,空心服。出处:《万病验方》
炒白芍具有调理月经不调的作用。如果你的月经总是不太规律,还有腹痛的症状,那么,你就可以使用炒白芍了,它对于止痛养血还是十分有效的。
对因寒而致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效果。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等功效,将艾叶加在热水里泡脚,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而月经不调属于一种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艾叶泡脚并不一
使用艾叶泡脚对月经不调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因为艾叶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平时经常用艾叶泡脚能够促使身体血液循环通畅,有利于盆腔血管通畅,对于血瘀、体寒导致的月经不调的情况会得到缓解。但如果女性
1、血瘀导致月经不调会有月经推迟、痛经、月经量增多以及月经量过少等症状,具体表现为月经颜色暗、有血块或者是痛经。2、血瘀导致月经不调的舌苔会呈紫暗色且有瘀斑,脉象也会表现为弦脉或者是涩脉。3、血瘀导致
月经期间应该停止按摩,务必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愉快。平时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
有一定的作用。艾灸对于月经不调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艾灸的时候可以选择艾灸三阴交穴位,其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会更好一些。但是月经不调艾灸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建议是在来月经的前一周开始进行艾灸,一个穴
刮痧能够帮助人体疏通筋脉,活血化瘀,对治疗月经不调是有一定效果的。月经不调患者通过对等穴位进行刮痧,可以有效刺激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帮助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有一定帮助。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都有的问题,主要表现月经周期时间异常或是经血异常,甚至出现小腹疼痛等问题。藏红花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瘀开结,止痛,常用于帮助治疗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瘀血作痛等症状
艾某,女,40岁。患者面色苍白,目眩头晕,心慌心悸,夜难入寐,合目则梦,胃纳不佳,记忆力减退,月经不调,差前落后;舌质淡,苔薄白;六脉细弱。病属心脾两虚,气血亏
郑某,男,40岁。病者自述患黄疸已两年余。肝功不稳定。肝脾大,本人自己亦可触及。右胁有时痛,脘闷嗳气,胃纳甚少,小便淡黄,大便欠畅,头晕,眠差,身倦神疲,心烦易怒,舌红,有瘀点,六脉细弦。
邹某,男,60岁。病者述患黄疸近两年,至今肝功仍不正常,右胁时作隐痛,面色淡白不华,头晕眼花,精神困顿,脘闷不舒,胃纳差,动辄生气发怒,夜难入寐,每夜只能睡眠二三小时;舌质淡红,六脉微弦。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