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

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 (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

名称珍珠(Zhēn Zhū)
英文名MARGARITA
别名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蚌珠、真珠子、药珠。
功能主治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性味甘、咸,寒。
归经归心、肝经。
常用配伍麝香牛黄琥珀冰片朱砂甘草乳香雄黄硼砂没药黄连人参血竭犀角儿茶金箔天竺黄僵蚕当归茯苓
相关方剂枕清眠安汤珠珀保婴丹灵宝如意丹八宝丹救惊丸十宝丹金箔丸丁泥散珍珠化痰丸安眠汤
相关中成药珍视明滴眼液珍珠冰硼散阿珍养血口服液珍珠明目滴眼液(胶体溶液)新癀片复方珍珠暗疮胶囊明目二十五味丸珍黄片胃疡宁丸脑立清丸
概述方剂药酒汤方茶方药膳中成药

珍珠性状及选购

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棒形,直径1.5~8mm。表面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泽。质坚硬,破碎面显层纹。无臭,无味。

珍珠炮制方法

珍珠:洗净,晾干。

珍珠粉:取净珍珠,碾细,照水飞法(附录Ⅱ D)制成最细粉。

珍珠鉴别方法

(1)本品粉末类白色。不规则碎块,半透明,具彩虹样光泽。表面显颗粒性,由数至十数薄层重叠,片层结构排列紧密,可见致密的成层线条或极细密的微波状纹理。

本品磨片具同心层纹。

(2)取本品粉末,加稀盐酸,即发生大量气泡,滤过,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Ⅳ)。

(3)取本品,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通常环周部分较明亮。

珍珠药理作用

珍珠提取液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珍珠的副作用及禁忌

①《本草经疏》:"病不由火热者勿用。"

②《本草新编》:"疮毒若内毒未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珍珠附方

①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及小儿气血未定,遇触即惊,或急慢惊风,痫痓搐搦: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②治小儿惊啼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③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④治风痰火毒、喉痹,及小儿痰搐惊风:珍珠三分,牛黄一分。上研极细,或吹或掺;小儿痰痓,以灯心调服二、三分。(《医级》珠黄散)

⑤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⑥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人: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⑦治风热眼中生赤脉,冲贯黑睛,及有花翳:真珠一分,龙脑半分,琥珀一分,朱砂半分,硼砂二豆大。同细研如粉。每日三、五度,以铜箸取少许,点在眦上。(《圣惠方》真珠散)

⑧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⑨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方剂汇www.fane8.com],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内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者,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⑩治发斑:珠子七个研碎,用新水调匀服之。(《儒门事亲》发斑药)

珍珠论述

1.《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

2.《药性论》:治眼中翳障自膜。亦能坠痰。

3.《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黯,止泄。合知母疗烦热消渴,以左缠根治小儿黑麸豆疮入眼。

4.《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

5.《本草衍义》:小儿惊热药中多用。

6.《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

7.《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8.《本经逢原》:缎灰入长肉药及汤火伤敷之。

珍珠生境分部

海产的天然珍珠主产广东、台湾;淡水养殖的珍珠主产黑龙江、安徽、江苏及上海等地。

珍珠原始形态

①珍珠贝,又名:珠母贝。

贝壳2片,大而坚厚,略呈圆形;左右两壳不等,左壳较大于右壳。壳的长度与高度几相等,通常长约10~15厘米,大者可达20厘米。壳顶向前弯,位于背缘中部靠前端,右壳顶前方有一凹陷,为足丝的出孔。壳顶前后有两耳,后耳较大。壳表面黑褐色。左壳稍凸,右壳较平,壳顶光滑,绿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鳞片,鳞片在边缘向外延伸呈棘状。有些鳞片呈锯齿状,色淡白;贝壳中部锯齿状鳞片脱落,留有明显的放射纹痕迹。壳内面珍珠层厚,有虹光色彩,边缘黄褐色。铰合线直,在壳顶下有1~2个主齿,韧带细长,紫褐色。闭壳肌痕大,长圆形,略呈葫芦状。外套痕简单,足舌状,具足丝。

生活于暖海中,利用足丝附着于岩石或珊瑚礁上。分布西沙群岛、海南、广西及广东沿海。

②马氏珍珠贝

贝壳呈斜四方形,壳长5~9厘米。壳顶位于前方,后耳大,前耳较小。背缘平直,腹缘圆。边缘鳞片层紧密,末端稍翘起,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壳面淡黄色,同心生长轮纹极细密,成片状,薄而脆,极易脱落,在贝壳中部常被磨损,在后缘部的排列极密,延伸成小舌状,末端翘起。贝壳内面珍珠层厚,光泽强,边缘淡黄色。闭壳肌痕长圆形。

生活于波浪较为平静的海湾,沙泥、岩礁或石砾较多的海底。分布广东、广西沿海。目前已有人工养殖。

以上两种珍珠贝的珍珠层(珠母),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三角帆蚌,详"蚌肉"条。

④褶纹冠蚌,详"蚌肉"条。

⑤背角无齿蚌,详"蚌肉"条。

珍珠化学成分

主含碳酸钙。

珍珠贝的天然珍珠含碳酸钙91.72%,有机物5.94%,水2.23%。

马氏珍珠贝的天然珍珠有白色、银色两种,各含碳酸钙83.71%、80.82%,碳酸镁7.22%、2.16%,氧化硅0.54%、0.56%,磷酸钙0.35%、0.15%;氧化铝和氧化铁0.54%、痕量,水0.89%、1.26%,有机物6.11%、13.44%。养殖珍珠的成分与天然珍珠相比,碳酸钙含量大,为94.70%,碳酸镁含量极少。

珍珠中的元素有铝、铜、铁、镁、锰、钠、锌、硅、钛、锶等。

搜索推荐

精准搜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