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名称 | 杏仁(Xìnɡ Rén) |
---|---|
英文名 | Bitter Apricot Seed |
别名 | 杏核仁(《本经》),杏子(《伤寒论》),木落子(《石药尔雅》),苦杏仁(《临证指南》),杏梅仁(《浙江中药手册》)。 |
功能主治 |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
性味 | 苦,温,有毒。①《本经》:"味甘,温。"②《别录》:"苦,冷利,有毒。"③《本草正》:"味苦辛微甘。" |
归经 | 入肺、大肠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②《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二经。" |
常用配伍 | 甘草、麻黄、茯苓、半夏、人参、陈皮、当归、防风、黄芩、桔梗、白皮、地黄、白术、细辛、枳壳、大黄、石膏、桑白皮、紫菀、麦冬 |
相关方剂 | 黄连滴眼方、二茸丸、保真散、三仁茶、参杞酒、麻黄苍术汤、汉防己丸、大补延龄膏、橘红化痰丸、蛤蚧养肺丸 |
相关中成药 | 蛤蚧养肺丸、治咳枇杷合剂、杏贝止咳颗粒、如意定喘丸、芪黄通秘软胶囊、金莲清热颗粒、鹭鸶咯丸、清咳平喘颗粒、桑菊感冒丸(桑菊丸)、感冒清热颗粒(冲剂)(无糖型) |
杏仁: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炒杏仁:取净杏仁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1)取本品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摇匀,在试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塞紧塞子,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min,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检查氰甙)(2)薄层色谱 取本品0.5g,加等量碳酸钙共研碎,放入带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后,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作供试品。以苦杏仁甙作对照。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展开,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见"巴旦杏仁"条。
①治肺寒卒咳嗽:细辛半两(捣为末),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上药,于铛中熔蜡半两,次下酥一分,入细辛、杏仁,丸如羊枣大。不计时候,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圣惠方》)
②治咳逆上气:杏仁三升,熟捣如膏,蜜一升,为三分,以一分内杏仁捣,令强,更内一分捣之如膏,又内一分捣熟止。先食已含咽之,多少自在,日三。每服不得过半方寸匕,则痢。(《千金方》杏仁丸)
③治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睡卧不得者: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食后临卧。(《杨氏家藏方》杏仁煎)
④治上气喘急:桃仁、杏仁(并去双仁、皮尖,炒)各半两。上二味,细研,水调生面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蜜汤下,微利为度。(《圣济总录》双仁丸)
⑤治气喘促浮肿,小便淋沥:杏仁一两,去皮尖,熬研,和米煮粥极熟,空心吃二合。(《食医心镜》)
⑥治肺病咯血: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入青黛一钱,作饼,用柿饼一个,破开包药,湿纸裹,煨熟食之。(朱震亨)
⑦利喉咽,去喉痹,痰唾咳嗽,喉中热结生疮:杏仁去皮熬令赤,和桂末,研如泥,绵裹如指大,含之。(《本草拾遗》)
⑧治久病大肠燥结不利:杏仁八两,桃仁六两(俱用汤泡去皮),蒌仁十两(去壳净),三味总捣如泥;川贝八两,陈胆星四两(经三制者),同贝母研极细,拌入杏、桃、蒌三仁内。神曲四两研末,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钱,淡姜汤下。(《方脉正宗》)
⑨治暴下水泻及积痢:杏仁二十粒(汤浸去皮尖),巴豆二十粒(去膜油令尽)。上件研细,蒸枣肉为丸,如芥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食前。(《杨氏家藏方》朱砂丸)
⑩治上气,头面风,头痛,胸中气满贲豚,气上下往来,心下烦热,产妇金疮:杏仁一升,捣研,以水一斗滤取汁,令尽,以铜器螗火上从旦煮至日入,当熟如脂膏,下之。空腹酒服一方寸匕,日三,不饮酒者,以饮服之。(《千金方》杏仁膏)
⑾治眼疾翳膜遮障,但瞳子不破者:杏人三升(汤浸去皮尖、双人)。每一升,以面裹,于煻灰火中炮热,去面,研杏仁压取油,又取铜绿一钱与杏油同研,以铜箸点眼。(《圣济总录》杏仁膏)
⑿治鼻中生疮:捣杏仁乳敷之;亦烧核,压取油敷之。(《千金方》)
⒀治诸疮肿痛:杏仁去皮,研滤取膏,入轻粉、麻油调搽,不拘大人小儿。(《纲目》)
⒁治犬啮人:熬杏人五合,令黑,碎研成膏敷之。(《千金方》)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带皮苦杏仁与等量冰糖研碎混合,制成杏仁糖。早晚各服3钱,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4例,基本治愈23例,显效66例,好转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8%。对咳、痰、喘都有治疗作用,一般服药3~4天见效。个别患者服后有头晕、恶心、心慌等副作用,1~2天后自然消失。
②治疗外阴瘙痒
取杏仁3两,炒枯研成细粉,加麻油1.5两调成糊状。用时先取桑叶煎水冲洗外阴、阴道,然后用杏仁油糊涂搽,每日1次,或用带线棉球蘸杏仁油糊塞入阴道24小时后取出。治疗136例,有效率约90%,平均用药4~7次痒止。亦可用带皮杏仁,捣烂后,加水2倍,搅匀绞汁,以纱布浸透填塞阴道,每日1次[方剂汇www.fane8.com],每次3~4小时。治疗阴道滴虫病6例,均获近期治愈。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2.《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3.《名医别录》:主惊癎,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4.《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5.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6.《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7.《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9.李杲:杏仁下喘,治气也。桃仁疗狂,治血也。桃、杏仁俱治大便秘,当以气血分之。昼则难便,行阳气也;夜则难便,行阴血也。故虚人大便燥秘不可过泄者,脉浮在气,用杏仁、陈皮;脉沉在血,用桃仁、陈皮;所以俱用陈皮者,以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也。贲门上,主往来,魄门下,主收闭。故王氏言,肺与大肠为通道也。
10.《本草纲目》: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风、降气、润燥、消积,治伤损药中用之。治疮杀虫,用其毒也。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
11.《长沙药解》:肺主藏气,降于胸膈而行于经络,气逆则胸膈闭阻而生喘咳,藏病而不能降,因以痞塞,经病而不能行,于是肿痛。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其诸主治,治咳逆,调失音,止咯血,断血崩,杀虫NI,除ZHA刺,开耳聋,去目翳,平胬肉,消停食,润大肠,通小便,种种功效,皆其降浊消郁之能事也。
12.《本草求真》: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胸满便秘、烦热头痛,与夫蛊毒、疮疡、狗毒、面毒、锡毒、金疮,无不可以调治。东垣论杏仁与紫菀,均属宣肺除郁开溺,而一主于肺经之血,一主于肺经之气;杏仁与桃仁,俱治便秘,而一治其脉浮气喘便秘,于昼而见;一治其脉沉狂发便秘,于夜而见。冯楚瞻论杏仁、栝萎,均属除痰,而一从腠理中发散以祛,故表虚者最忌;一从肠胃中清利以除,故里虚者切忌。诸药貌虽相同,而究实有分辨,不可不细审而详察也。但用杏仁以治便秘,须用陈皮以佐,则气始通。
13.《药征》:杏仁主治胸间停水,故治喘咳,而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
14.《本经疏证》: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皆麻黄、杏仁并用,盖麻黄主开散,其力悉在毛窍,非借杏仁伸其血络中气,则其行反濡缓而有所伤,则可谓麻黄之于杏仁,犹桂枝之于芍药,水母之于虾矣。
15.《本草便读》:凡仁皆降,故(杏仁)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能润大肠,故大肠气闭者可用之。考杏仁之性似无辛味,似乎止有润降之功,而无解散立力,但风寒外束,肺气壅逆,不得不用此苦降之品,使气顺而表方得解,故麻黄汤用之,亦此意耳。桃仁、杏仁,其性相似,一入肝经血分,一入肺经气分。至于解毒杀虫,彼此均可,在乎用者之神明耳。
主产东北、华北各省。
①杏(《本经》),又名:甜梅(《江南录》)。
落叶乔木,高4~9米。树皮暗红棕色,幼枝光滑,有不整齐纵裂纹。叶互生;卵圆形,长5~9厘米,宽7~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略近心脏形,边缘有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主脉基部被白色柔毛;叶柄长2.5~4.5厘米,带红色,具2腺体。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小枝端;花梗短或几无梗;花萼5裂,裂片三角状椭圆形,基部合生成筒状;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阔卵形,长阔几相等;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简边缘,不等长;雌蕊1,子房1室,花柱光滑,仅基部有淡黄色柔毛,柱头头状。核果黄红色,心脏卵圆形,略扁,侧面具一浅凹槽,径3~4厘米,微被绒毛;核近于光滑,坚硬,扁心形,具沟状边缘;内有种子1枚,心脏卵形,红色。花期3~4月。果期4~6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川、贵州等地。
②山杏(《本草图经》)
形状与上种相近,叶较小,长4~5厘米,宽3~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呈同楔形或截形。果较小,果肉亦较薄;核的边缘薄而锐利;种子味苦。
生于山坡,间有栽培。分布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江苏等地。
含苦杏仁甙约3%、脂肪油(杏仁油)约50%、蛋白质和各种游离氨基酸。苦杏仁甙受杏仁中的苦杏仁酶及樱叶酶等β-葡萄糖甙酶水解,依次生成野樱皮甙和扁桃腈,再分解生成苯甲醛和氢氰酸。
苦杏仁又名杏仁。载《神农本草经》。系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张师推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患者年老体弱,正气素虚,外感时毒,热毒灼伤经络气血,致经络瘀滞,又津血同源,血留为水毒,形成水瘀互结胶着之态。故拟方桃红四物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
①沙参有南、北之分,北沙参养阴润肺之力较强;南沙参清肺祛痰之功较胜。一般伤阴干咳少痰,用北沙参为佳。②杏仁也有南北之分,北杏仁重在平喘止咳,入药用。南杏仁以润肺止咳见长,多煲汤食用。北杏仁有毒,莫误当南杏仁食用。
胸痹之病,有轻有重,胸中急痛者重也;胸中气塞者轻也。此条之证治为胸痹之轻证。《医宗金鉴》云:“水盛气者,则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其水,水利则气顺矣;气盛水者,则痞塞,主以橘皮枳实生姜汤,以开其气,气开则痹通矣。”
“急则治其标”,给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加味,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二诊打嗝呃逆频频,根据“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给予桂枝生姜枳实汤加减。“缓则治其本”“丸者缓也”,当患者主诉明显好转以后,给予补中益气丸,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
杏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等病症。
气味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汤泡去皮。双仁者,大毒勿用)陈修园曰∶杏仁气味甘苦,其实苦重于甘,其性带湿,其质冷利(冷利者,滋润之意也)。下气二字,亦
杏仁清华盖之炎,桃仁破血。桃花附。杏仁(注)杏核仁也,此乃梅属,故俗名杏梅。春初开白花,结实,五月而熟,南北园圃处处有之。采时,须待黄熟,取自落者,其性全有力,破核取仁,双仁者有毒,不用,热汤泡去皮尖
泻肺、解肌、润燥辛苦甘温而利.有小毒.泻肺降气.行痰解肌.除风散寒.利胸膈气逆.通大肠气秘.(东垣曰∶杏仁下喘治气、桃仁疗狂治血、俱治大便秘、当分气血、脉浮属气、昼便难而阳气秘者、用杏仁陈皮、脉沉属血
气味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丹溪曰:杏仁性热,因寒者可用。洁古曰:杏仁气薄味厚,浊而沉坠,降也,阴也,入手太阴经。[主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寒心贲豚并上焦风燥,肺燥喘热,润大肠气秘,疗心下急满痛,治
杏仁,味甘、苦,气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有小毒。专入太阴肺经。乃利下之剂,除胸中气逆喘促,止咳嗽,坠痰,润大肠,气闭便难,逐痹散结。研纳女人阴户,又治发痒虫疽。虽与桃仁同是利气下血之药,其中亦有分别
杏有脉络为心果,仁则主通脉络之气而为肺果。其性直降而兼横扩,横扩与直降,互相牵制而不得逞,故非加他药不能横扩不能直降。然用杏仁于横扩,有兼取其直降者。用杏仁于直降,有兼取其横扩者。证若两有所需,杏仁亦
杏仁(图缺)苦辛宣壅,能疏肺部风寒,温润下行善降大肠燥结,能宽胸而降气,可治咳以搜痰,甜者因味属甘平,用之则功多润降。(杏仁味苦性温,入肺经气分,凡仁皆降,故功专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能润大肠,故大肠
气温,味甘、苦,冷利。有小毒。入手太阴经。《象》云∶除肺燥,治风燥在胸膈间。麸炒,去皮尖用。《心》云∶散结润燥,散肺之风及热,是以风热嗽者用之。《本草》云∶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贲豚
品种区别从品种上看巴旦木跟杏仁是有一定区别的,巴旦木学名扁桃,是蔷薇科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而杏仁则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杏或山杏的种子。外形区别杏仁体积比巴旦木要小,形状多为扁平卵形,一端圆另一端尖,
原料雪耳60克,南杏仁30克,白果30克,马蹄30克,马蹄粉30克,冰糖适量做法马蹄粉、冰糖用水湿化,马蹄洗净,切成小粒。雪耳、南杏仁、白果用水浸泡3小时,洗净,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
不是。杏仁中含有的嘌呤较低,并不属于高嘌呤食物,是属于低嘌呤食物,痛风的人是可以吃杏仁的,并且杏仁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食用的时候要控制好量,不能一次性食用较多的量,对杏仁过敏的人不宜吃杏仁以及杏
杏仁露并不是凉性的。杏仁露是用杏仁为原料,加上水等材料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而杏仁是温性的,因此杏仁露也偏温性。因此阴虚咳嗽、虚热、热痰、元气虚陷、虚咳便秘、大便溏泄者要少喝杏仁露。
1、湿热体质的人不能吃杏仁微温,对于健康体质的人群来说,多吃容易造成内热不适,更何况是本身就属于湿热体质的人群,则更不能吃了,否则容易加重病症。2、产妇、幼儿不能吃杏仁不含蛋白质,食用饱腹感极强,不易
巴旦木略高。巴旦木在坚果类食物中所含的热量是相对偏高的,100克巴旦木中的热量将近有600大卡,比同等重量的米饭热量要高得多,而同等重量的杏仁热量大约是578大卡,热量比巴旦木略低一点,但总的来看差别
有一定区别。虽然巴旦木跟杏仁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种食物,从品种上看,巴旦木学名扁桃,是蔷薇科桃属中扁桃亚属的植物,而杏仁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杏或山杏的种子。从外形上看,杏仁果实比巴旦木
巴旦木是新疆维吾尔语名称,其果实称巴旦杏,学名叫扁桃,也有俗称其为薄壳杏仁,是蔷薇科扁桃属植物,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木本油料树和干果树种。尽管巴旦木和杏仁在名字、外形等方面有些相似,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种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