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鲜品随时可采。
名称 | 溪黄草(Xī Huánɡ Cǎo) |
---|---|
英文名 | Linearstripe Rabdosia Herb |
别名 | 熊胆草、山熊胆、风血草、黄汁草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肠炎,痢疾,跌打肿痛。 |
用法用量 | 0.5~1两。 |
性味 | 苦,寒。 |
归经 | 归肝;胆;大肠经 |
相关方剂 | 珍溪消肝积汤、湿热型胆石汤、溪黄草泥鳅汤 |
相关中成药 | 消炎利胆片、复方胆通片、消炎利胆片(薄膜衣片)、胆石通胶囊、消炎利胆胶囊、消炎利胆分散片、消炎利胆颗粒、消炎利胆滴丸、消炎利胆软胶囊、复方胆通胶囊 |
性状鉴别 (1)溪黄草 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叟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两而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线纹香茶菜 茎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8.8cm,上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被具节微硬毛并布满褐色腺点;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mm,外具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布满红褐色点;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1)溪黄草非腺毛少,圆锥形,较短,1-3(-4)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多膨大,顶端尖,疣突密且明显,下表面同叶脉处有明显波状纹线,毛茸密,近平匍状或斜向着生,有时顶端细胞主糨成弧形;腺鳞略呈平碟形,有四条棱突。
(2)线纹香茶菜 非腺毛多,宽圆锥形略扁瘪,1-5(-9)个细胞组成,顶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弯,表面有密点状突起,近基部细胞宽可至110-150μ,表面有纵向或放射状突起的波状纹理。
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方剂汇www.fane8.com],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1]。
脾胃虚寒者慎服。
生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广州有栽培。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直立,四方形,分枝,稍被毛。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稀疏的短细毛,下面近无毛,有红褐色的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有5齿,2唇形,结果时增大,外面有红褐色腺点和疏短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有裂片4,裂片宽而反折,下唇作船形,全缘,比上唇长;雄蕊4,2长2短,伸出于花冠筒外。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藏于萼的基部。花期5~10月。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溪黄草又名熊胆草、溪沟草。载(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系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striatus(benth.)kudo或溪黄草rabdosia(maxim.)hara的全草。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约在栽后3个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约75日进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晒即可。
溪黄草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都能生长,常野生在溪边湿地、村边、沟边、田边及林下。溪黄草属长日照植物,喜光照,在充足的阳光下,种子发芽良好,植株生长健壮;溪黄草怕渍水、怕泥土板结,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培种植,低洼积水土壤容易引起烂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