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名称 | 梧桐子(Wú Tónɡ Zǐ) |
---|---|
英文名 | Phoenix Tree Seed |
别名 | 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
功能主治 | 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
性味 | 甘,平。①《纲目》:"甘,平,无毒。"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
归经 | 《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
常用配伍 | 梧桐、麝香、乳香、硫黄、甘草、当归、茯苓、地黄、人参、陈皮、木香、黄连、附子、桔梗、柴胡、牛膝、杏仁、山药、肉桂、赤芍 |
相关方剂 | 金液丹、神应黑玉丹、人参鳖甲圆、玄兔丹、济危上丹、梧桐子茶油涂、四斤圆、白花蛇舌草铁匠树花饮 |
相关中成药 | 鼻血止颗粒 |
干燥种子,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我国北自河北、南达云南都有栽植。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陕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
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瓢羹树(《草木便方》),耳桐、苍桐、青皮树、春麻、九层皮、白梧桐。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方剂汇www.fane8.com],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含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并含咖啡碱。油中还分离出苹婆酸。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