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 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注:同属植物多刺天门冬Asparagus spinosissimus Wang et S. C. Chen。分布于西藏,当地也作天冬入药。
名称 | 天冬(Tiān Dōnɡ) |
---|---|
英文名 | RADIX ASPARAGI |
别名 | 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
功能主治 |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
用法用量 | 6~12g。 |
性味 | 甘、苦,寒。 |
归经 | 归肺、肾经。 |
常用配伍 | 石斛 , 鹿角霜 , 天南星 , 冬虫夏草 , 小丁香 , 地黄 , 麦冬 , 甘草 , 人参 , 茯苓 , 熟地黄 , 当归 , 牛膝 , 五味子 , 知母 , 远志 , 枸杞子 , 黄芪 , 山药 , 白术 |
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
本品横切面:根被有时残存。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 μm,壁厚,纹孔及孔沟极细密,有的断续排列成环;黏液细胞散在,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针晶长40~99μm。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各31~135 个,相互间隔排列,少数导管深入至髓部,髓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1《长沙药解》:“天冬,【本经】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生山谷。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伤寒》麻黄升麻汤…”
3《本草易读》:“天冬百七十二,去心蒸用。地黄、贝母为使。畏曾青,忌鲤鱼。误食鲤,浮萍可解之。甘,寒,微苦,无毒。入手太阳,手足少阴经。滋肾润燥,止渴消痰。除阴火而疗骨蒸,润五脏而利二便。痰咳喘促之邪热,消渴嗌干之火热,肺痿肺痈之热…”
4《药笼小品》:“天冬,苦寒。补水,与地黄皆为补北济南之品。但脾胃虚寒者大忌。糖制者虽易其性,然亦能滑肠,大便不实者不宜服。…”
5《本草分经》:“天冬,甘苦大寒,入肺经气分,益水之上源而下通肾,清金降火,润燥滋阴,消痰止血,杀虫,去肾家湿热,治喘嗽骨蒸一切阴虚有火诸症。…”
6《药鉴》:“天冬,气寒,味苦甘,气薄味浓,升也,阴也,无毒。入手太阴足少阴之剂也。疗风淫湿痹,补虚损劳伤。且强骨髓,润五脏,悦颜色,养肌肤。解渴除烦,消痰住嗽,保肺气不被热扰,通肾气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闭结。同…”
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
含多种螺旋甾甙类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人参(去芦)、丹参(微炒)、玄参(微炒)、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炒)、桔梗各五钱(15g),五味子、当归身(酒洗)、天冬(去心)、麦冬(去心)、柏子仁(炒)、酸枣仁各一两(30g),生地黄(酒洗)四两(120g)
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党参1两,丹参1两,玄参1两,黄芪1两,于术1两,木通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酒川芎1两,酒当归1两,酒白芍1两,川乌1两,萸肉1两,香白芷1两,淮山药1两,羌活1两,防风1两,柴胡1两,秦艽1两,苍术1两,厚朴1两,青皮1两,陈皮1两,乌药1两,杏仁1两,香附子1两,苏子1两,贝母1两,生半夏1两,生南星1两,枳实1两,牡丹皮1两,地骨皮1两,桑白皮1两,菟丝子1两,蛇床子1两,杜仲1两,牛膝1两,续断1两,炙甘草1两,破故纸1两,黄柏1两,知母1两,锁阳1两,巴戟天1两,胡桃仁1两,五味子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枣仁1两,柏子仁1两,远志肉(炒)1两,肉豆蔻仁1两,吴茱萸1两,大茴1两,灵仙1两,覆盆子1两,川楝子1两,车前子1两,泽泻1两,益智仁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黑山栀子1两,大黄1两,桂枝1两,红花1两,木鳖仁1两,萆麻仁1两,炮山甲1两,金樱子1两,五倍子1两,龙骨1两,牡蛎1两,生姜2两,干姜2两,葱白2两,薤白2两,韭蒜头2两,干艾2两,侧柏叶2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桃枝8两,冬青枝8两,鲜菊花8两,苍耳草1株,凤仙草1株,石菖蒲1两,白芥子1两,莱菔子1两,花椒1两,大枣1两,乌梅1两,发团3两。
鹿茸(去毛)770克 人参(去芦)620克 熟地黄180克 制山甲240克(用苏合油60克制)生地黄240克 石燕300克(用鲜姜30克制)苁蓉(酒蒸)270克 家雀脑100个 地骨皮120克(用蜜30克制)杜仲炭(盐炒)60克 甘草30克(用蜜6克制)天冬120克(用黄酒30克制)枸杞子90克(用蜜30克制)川牛膝120克(用黄酒90克制)大蜻蜓(去足、翔)60克 海马300克(用苏合油90克制)大青盐(清炒)240克 淫羊藿60克(用牛乳30克制)蚕蛾(去足、翅)27克 故纸90克(用黄酒60克制)砂仁120克 锁阳90克(用黄酒60克制)硫黄9克 菟丝子90克(用黄酒助克制)急性子75克(水煮)细辛45克(用醋45克制)公丁香75克(用川椒6克炒,去川椒)生黑附子560克(用清水煮一次,用醋560克煮一次,用蜜90克制)
熟干地黄(洗,焙)120克 白茯苓(去皮)茯神(去木)当归(洗,焙)远志(去心)石菖蒲 黑参 人参(去芦头)麦冬(去心)天冬(去心)桔梗(去芦头)百部 柏子仁 杜仲(姜汁炒)甘草 (炙)丹参(洗)酸枣仁(炒)五味子(去梗)各30克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版(捣碎)15克 生杭芍15克 玄参1.5克 天冬15克 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天冬(去心,蒸)、生地黄(酒洗)、麦冬(去心,蒸)、熟地黄(九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茯苓(乳蒸)、獭肝、广三七各15克
生地黄(洗)熟地黄(洗再蒸)天冬(去皮)麦冬(去心)各30克 人参15克(经验秘方、良方、寿亲养老新书各30克)。
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芪(蜜炙)天冬 麦冬 枸杞子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天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含有天冬和苘麻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苘麻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天冬和庵闾子可以一起服用吗?天冬和庵闾子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天冬和庵闾子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天冬和庵闾子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天冬和鹿尾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鹿尾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天冬和铁树可以一起服用吗?天冬和铁树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天冬和铁树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天冬和铁树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天冬和南蛇藤果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南蛇藤果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天冬和鹿尾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鹿尾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天冬和金沸草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金沸草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天冬和樗白皮可以一起服用吗?天冬和樗白皮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天冬和樗白皮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天冬和樗白皮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天冬和羊骨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羊骨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天冬和紫葳根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天冬和紫葳根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