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名称 | 三棱(Sān Lénɡ) |
---|---|
英文名 | Common Burreed Rhizome, Rhizome of Common Burreed |
别名 | 萆根、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 |
功能主治 |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
用法用量 | 4.5~9g。 |
性味 | 辛、苦,平。 |
归经 | 归肝、脾经。 |
常用配伍 | 莪术、陈皮、木香、槟榔、青皮、当归、甘草、大黄、香附、枳壳、厚朴、白术、茯苓、干姜、附子、桃仁、丁香、蓬莪术、鳖甲、豆蔻 |
相关方剂 | 菊藻丸、地鳖紫金丹、疟母丸、曲术香棱丸、阿魏化瘤丸、金胆丸、麝香化积丹、达营汤、棱术散、理经四物汤 |
相关中成药 | 舒肝消积丸、化瘀散结灌肠液、回生口服液、参莲颗粒、筋骨跌打丸、消痞阿魏丸、益坤宁颗粒、温经活血片、脑康泰胶囊、调经化瘀丸 |
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附录Ⅱ D)炒至色变深。每100Kg三棱,用醋15kg。
本品横切面:皮层为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分枝状,枝端彼此相连,形成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中柱薄壁细胞类圆形,壁略厚,内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及周木型,散列,导管非木化。皮层及中柱均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红色分泌物。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三棱水煎者沸30min,制成含生药75%的煎剂,在100ml保养液中加入三棱煎剂0.2ml,观察对离体肠管的影响,实验重复8次,结果表明,三棱可引起肠管收缩加强,紧张性升高,但其作用可被不同浓度的阿托品所拮抗。对离体兔子宫也有兴奋作用。
2.对大白鼠血液凝固的影响 大鼠体重200±50g左右,禁食(不禁水)14-15小时,ig三棱煎剂6-8ml,连续2次,间隔1.5小时,总量相当中药15-20g,给药后1.5h,麻醉后自颈总动脉放血。对照组用自来水。观察药物对体外血栓形成的时间,长度,重量,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1-4。有报道用小鼠做三棱的活血作用,结果表明三棱水煎剂ig给药(每只相当生药10g),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还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致活酶的趋势,降低全血粘度。其结果对传统的活血化瘀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中还发现荆三棱(Scirpusyagara)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强于本品,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则本品强于荆三棱。
孕妇禁用。
①治症瘕:三棱草(切)一石,以水五石,煮取一石,去渣,更煎取三斗,于铜器中重釜煎如稠糖,出,纳密器中,旦以酒一盏服一匕,日二服,每服常令酒气相续。(《千金翼方》三棱草煎)
②治五积六聚,七症八瘕,破一切血,下一切气:大黄(煨)、硼砂、三棱(煨热,切)、干漆(炒烟尽)、巴豆(去皮、油)各一两。上为末,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或五丸、七丸,量人虚实加减服,空心米汤下。(《医学切问》三棱丸)
③治妇人、室女血寝,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久而不治,必成血蛊:京三棱、蓬术各二两,芫花半两,青皮(去瓤净)一两半。上锉如豆大,用好醋一升,煮干,焙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于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淡醋汤下。(《济生方》三棱煎丸)
④治血瘀经闭,小膜痛:三棱三钱,当归三钱,红花一钱,五分,生地四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⑤治产后癥块:京三棱一两(微煨,锉),木香半两,硇砂三分(细研),芫花半两(醋拌炒干),巴豆一分(去心、皮,纸裹压去油)。上药,捣罗为末,研入前件硇砂、巴豆令匀,以米醋二升,熬令减半,下诸药,慢火熬令稠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以醋汤下二丸。(《圣惠方》三棱丸)
⑥治食积腹胀:三棱、莱菔子各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⑦治慢性肝炎或迁延性肝炎:三棱、莪术、当归各三钱,赤芍四钱,丹参八钱,白茅根一两,青皮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1.王好古:三棱,破血中之气,肝经血分药也。三棱、莪术治积块疮硬者,乃坚者削之也。......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2.《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方剂汇www.fane8.com],女子症瘕,月经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症。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5.《开宝本草》:主老癖症瘕结块。
6.《医学启源》: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
7.《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洁古谓其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此见谛之言也。故凡用以消导,必资人参、芍药、地黄之力,而后可以无弊,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意可知矣。何者?盖积聚症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化流行致之,欲其消也,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只一味专用克消,则脾胃之气愈弱,后天之气益亏,将见故者不去,新者复至矣。戒之哉。
8.《本草图经》: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旁有根横贯,一根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如鲫鱼者,三棱也;根末将尽一魁,未发苗,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如乌头、乌喙,云母、云华之类,本非两物也。今人乃妄以凫茨、香附子为之。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今红蒲根至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独旁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
主产江苏、河南、山东、讧西。辽宁、安徽、浙江、四川、湖北等地亦产。
①黑三棱(《救荒本草》),又名:肄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块茎。茎直立,圆柱形,光滑,高50~100厘米。叶丛生,2列;叶片线形,长60~95厘米,宽约2厘米,叶背具1条纵棱,先端钝尖,基部抱茎。花茎由叶丛抽出,单一,有时分枝;花单性,集成头状花序,有叶状苞片;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直径约10毫米,通常2~10个;雌花序直径12毫米以上,通常1~3个;雄花花被3~4,倒披针形;雄蕊3;雌花有雌,蕊1,罕为2,子房纺锤形,柱头长3~4毫米,丝状。果呈核果状,倒卵状圆锥形,长6~10毫米,径4~8毫米,先端有锐尖头,花被宿存。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②小黑三棱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生多数块茎。茎高40~60厘米,叶片宽线形,长45~55厘米;宽6~8毫米。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上,无柄,通常5~7个,具叶状苞片;雌花序3~6个;雄花花药线形,花丝线状;雌花子房倒卵形,花柱宿存,略呈钩状。果呈核果状;纺锤形,熟时黑褐色。
生于池沼及水沟等处。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③细叶黑三棱
形态特点为根茎短,块茎较小;叶片狭线形,长45~70厘米,宽3~4毫米。
生于沼泽、水沟等处;分布东北、河北等地。
小黑三棱含挥发油0.05%。
三棱针刺血疗法安全可靠,一般没有什么危险性和不良反应,但也有极少数患者对刺血疗法不够了解,心存恐惧,或医者在施术时操作不当而发生一些意外情况,若碰到异常反应,医者一定要沉着、冷静、镇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急性乳腺炎三棱针取穴背部肩胛区的阳性反应点。急性乳腺炎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但若能及早预防或发现后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病症。
腱鞘囊肿三棱针取穴襄肿最高点。本病多因劳累过度,外伤筋脉,而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筋脉络道而成。
急性结膜炎三棱针取穴耳尖。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结膜杆菌等,可通过各种接触途径如手、手帕、公共浴池、游泳池等传播,多在夏秋季节流行。祖国医学称之为“天行赤眼”、“红眼病”、“暴发火眼”或“目中赤痛”。
网球肘三棱针取穴局部压痛点。本病主要由于慢性劳损引起,前臂在作反复拧、拉、旋转等动作时,使肘部的筋脉慢性损伤,迁延日久,气血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或感受风寒,以致劳伤气血,阻滞经脉而成。肘外部主要归手三阳经所主,故手三阳经筋受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落枕三棱针取穴患部压痛点、落枕穴。多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姿势不正,或枕头高低不适,或因负重颈部过度扭转,使颈部脉络受损;或风寒侵袭颈背部,寒性收引,使筋络拘急;颈部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颈项侧部主要由手三阳和足少阳经所主,因此,手三阳和足少阳筋络受损,气血阻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荆得三棱,允槌癥于无迹。荆三棱(注)荆,《本草》作京。《图经》谓生荆,楚作荆,以著其地。《本经》作京,非也。春生苗,高三四尺,似茭蒲叶,皆三棱。五六月茎端开花似莎草,黄紫色。根似鲫鱼状,大小不同,有如
味甘,平、温,无毒。疗产后恶血,通月水,血结,堕胎,破积聚症瘕,止痛利气。一名鸡爪三棱。生蜀地。二月、八月采。(今附)
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脾二经。主行气行血,多年症癖如石,能消为水,面裹煨。醋炒用。按∶三棱为血中气药,脾裹血,肺主气,宜并入焉。盖血随气上,气聚则血下流,故生症癖之患,非三棱不治,然有斩关之势,虚人忌之
味苦,气平,入足厥阴肝经。破滞行瘀,消积化块。三棱磨积聚癥瘕,善破老血,通经利气,下乳堕胎,止经产心腹诸痛,消跌扑损伤诸瘀,软疮疡痈肿坚硬。
味苦,气平。色白,属金,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兼入脾经,散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积聚老块,坚积,消肿止痛,通乳,堕胎,功近香附而力峻。虚者慎用。色黄体重若鲫鱼而小者良,醋浸炒,或面裹煨用。从血药
味苦、辛,气平。阴中之阳。无毒。生荆襄陂泽,近霜降采根。状若鲫鱼,黄白体重者美∶面包火炮,加醋复炒过灵。色白属在气边,专破血中之气。故消症瘕血块证,兼驱积聚气滞疼。虚者忌煎,恐损真气。仍有三种,亦附其
苦平,力峻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散一切血瘀气结,消坚积。
破积,除血块,气膨、气滞、气胀,消癥瘕,宁心脾腹痛。《十书》云:治心腹刺痛及气胀,血脉不调,消瘀血,破血中之气。损真气,虚人忌用。《汤液》云:主老癖癥瘕,结块气旅,血脉不调,疗扑损瘀血,女人经闭,心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