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药。

名称马齿苋(Mǎ Chǐ Xiàn)
英文名HERBA PORTULACAE
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乳腺炎痔疮出血,白带;外用治疔疮肿毒湿疹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性味酸,寒。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①《滇南本草》:"入胃。"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阳、阳明经。"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常用配伍马齿黄柏甘草地黄麝香防风赤芍升麻白皮干地黄白矾苦参地榆皂荚丁香地丁干漆石榴皮苍术莲子
相关方剂三仙汤马齿苋洗方行水膏马齿蛋羹复方地榆丸马齿苋藕汁饮马齿苋粉地榆防风散马齿苋散马齿苋膏
相关中成药肾炎灵胶囊安宫止血颗粒养阴清胃颗粒银马解毒颗粒三味泻痢颗粒痔舒适洗液金玄痔科熏洗散湿疹散复方青黛丸(浓缩丸)跌打万花油
概述方剂药酒汤方茶方药膳中成药

马齿苋性状及选购

干燥全草皱缩卷曲,常缠结成团。茎细而扭曲,长约15厘米。表面黄褐色至绿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折断面中心黄白色。叶多皱缩或破碎,暗绿色或深褐色。枝顶端常有椭圆形蒴果或其裂丬残留,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气微弱而特殊,味微酸而有粘性。以棵小、质嫩、叶多、青绿色者为佳。

马齿苋炮制方法

夏、秋采集,除去泥沙,用沸水略烫或略蒸晒干或鲜用。

马齿苋鉴别方法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乙醇溶液(1→20)15ml,加热回流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2ml,加3%碳酸钠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热3分钟后,在冰水中冷却,加活性炭少量,搅拌,滤过,滤液加新制的重氮对硝基苯胺试液2滴,显红色。

马齿苋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马齿苋药理作用

1、本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2、抑菌: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3、马齿苋对血管有显著地收缩作用,此种收缩作用兼有中枢及末梢性。

4、马齿苋对豚鼠、大鼠及兔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对兔在体子宫亦可引起收缩。

5、本品对家兔有降压利尿及加强肠蠕动作用。

马齿苋的副作用及禁忌

《本草经疏》:"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马齿苋附方

1、细菌性痢疾肠炎:①马齿苋(鲜草)1.5斤。先经干蒸3~4分钟,捣烂取汁150毫升左右。每服50毫升,每日3次。②消痢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儿童酌减。

2、产褥热:马齿苋4两,蒲公英2两。水煎服。

3、淋巴结结核:马齿苋6两(细粉),猪板油8两(净油),蜂蜜8两,将马齿苋洗净,用开水略烫捞出晒干。用铁锅将马齿苋炒炭存性,研细粉,猪板油烧热后放马齿苋,用铁勺不断搅拌均匀,片刻即冒白烟,此时将锅端下,放入蜂蜜搅拌成糊状,锅内有沸起现象,冷后即成软膏。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淘米水(用冷开水淘米)洗净,然后按疮口大小摊成一贴小膏药贴于患处,再用纱布固定,每2天换1次,以愈为度,不可间断。

4、急性阑尾炎:马齿苋、蒲公英各2两,水煎2次,浓缩为200毫升,2次分服。

5、产后出血、剖腹产、刮宫等子宫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马齿苋注射液,肌肉注射或直接子宫注射,每次2毫升。

6、钩虫病:鲜马齿苋半斤,水煎,浓缩成流浸膏,加米醋50毫升顿服,每日1次。3天为一个疗程。如需进行第二、三疗程时,每疗程间隔10~14天。

7、带状疱疹:鲜马齿苋2两,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马齿苋临床应用

①预防菌痢

取鲜马齿苋茎叶,洗净切碎,1斤马齿苋加水3斤,煎取1斤,过滤。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连服2~7天。儿童服60%马齿苋煎液,或把马齿苋切细做成馄饨、馒头馅,或煮粥吃;每斤鲜马齿苋可分给15个儿童服用,隔日吃1次。有些地区也作为副食晶食用,连续10天。经数千例观察,在菌痢流行季节服用,发病率明显下降。

②治疗菌痢、肠炎及痢疾带菌者

马齿苋对急、慢性菌痢的疗效,与其它治痢药物如磺胺脒、合霉素等相仿,对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对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剂量:马齿苋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较大,虽大量服用,亦无毒性。但亦有报告1例服用100%马齿苋煎液后引起过敏性皮疹。有人主张鲜草每日服1斤,干草减半。临床上常用50%煎剂(干草),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剂(鲜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连续7~10天为一疗程。慢性病例连服4周亦未见毒性反应。对顽固病例可用马齿苋煎液稀释后行保留灌肠,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又有用马齿苋、铁苋菜等量制成注射剂(每毫升相当于生药各1克),成人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3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此外,又可用马齿苋与白头翁黄柏按3:1:1的比例制成合剂,治疗效果亦满意。在马齿苋治疗过程中,对严重失水患者须按常规补液,腹痛者可给颠茄合剂。急性病例绝大多数在服药后一切临床症状迅速被控制,1~2天内体温恢复正常,3~6天内排便次数转为正常,3~4天内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2~6天最迟11天内大便培养转为阴性。又马齿苋对痢疾带菌者、肠炎、消化不良腹泻,也有同样效果。

③治疗钩虫病

成人1次量为鲜马齿苋5~6两,煎汁,加食醋50毫升,也可加适量白糖,每天1次或分2次空腹服,连服3天为一疗程。如需行第二、三疗程,须间隔10~14天。临床观察192例,服药1~3个疗程后粪检虫卵转阴率占80%上下。马齿苋亦可制成片剂或1:2流浸膏,以片剂疗效较高,流浸膏次之,水煎剂较差。

④治疗急性阑尾炎

干马齿苋、蒲公英各2两(亦可用鲜草,剂重加倍,水煎2次,煎液合并再浓煎成200毫升,上下午各服100毫升。经治疗31例,除1例疗效不佳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其中绝大多数在3~8天内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消失,压痛消失或尚有轻微深压痛。另法取马齿苋洗净捣碎,以纱布包裹压榨过滤,取原汁30毫升,加适量白糖及冷开水使成100毫升,为1次量,日服3次,也有疗效。

⑤治疗淋巴结核溃烂

取全草6两洗净晒干,加工成细粉,放入熬熟的猪板油8两中,趁热用铁勺不断搅拌,待冒白烟,将锅端下,放入蜂蜜8两,搅拌成糊状,冷却后即成软膏。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淘米水(冷开水淘米)洗净,按疮口大小摊成小膏药敷于患处,纱布覆盖,放布固定,每2天换1次,以痊愈为度,不可间断。治疗期间忌食无鳞鱼、鳖,忌房事。此膏对其它骨结核溃破也有同样疗效。同时,此膏又可用于内服治疗多种结核病。服法:每次1~3钱,日服3次。临床观察118例,其中淋巴结核42例,肺结核31例,其它结核(包括脊椎结核、骨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45例,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疗效。又有用鲜马齿苋洗净煮烂,挤出原汁,熬成膏状[方剂汇www.fane8.com],用于治疗寒性脓疡,按常规清创后,将药膏涂于患处,上盖敷料固定,亦取得一定疗效。

⑥治疗疮疖及化脓性疾患

取鲜马齿苋4~6两,洗净捣碎,加水2~3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液溻洗患处,每日2~4次;或用4~6层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钟;亦可用马齿苋捣成泥糊状敷于创面,外加敷科固定,每日换药4~6次。溻洗和捣敷适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疮毒疖肿乳痈丹毒、蜂窝织炎、肛周脓肿、甲沟炎等;溻洗还可用于黄水疮臁疮足癣感染等;湿敷法主要用于糜烂渗出性皮损,如湿疹、滦疮、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马齿苋外治,并适当配合内服药,,一般在1~2周可愈;对廉烂渗出的皮损用马齿苋湿敷,平均3~5天渗出停止,上皮新生。

⑦用于收缩子宫

经500余例临床观察,马齿苋注射液可以代替麦角新碱,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其作用甚至较麦角新碱为强。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5~1.0钱,对产后流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肌注2毫升;对剖腹产、刮宫取胎可直接注射于子宫底两侧或注入宫颈。

⑧治疗小儿单钝性腹泻

取新马齿苋0.5~1.0斤,煎汤,加适量白糖调味,分次作饮料服下,1天服完,连服2~3天。或取鲜马齿苋洗净焙干研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⑨治疗小儿百日咳

取50%马齿苋糖浆100毫升,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药3天后,即见咳嗽减少,发作时间缩短,症状减轻。

马齿苋论述

1.《本草经疏》:《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

2.《原病式》云:诸痛痒疮,皆属心火。马齿艾辛寒能凉血散热,故主症结,痈疮疔肿,白秃,及三十六种风结疮,捣敷则肿散疔根拔,绞汁服则恶物当下,内外施之皆得也。辛寒通利,故寒热去,大小便利也。苦能杀虫,寒能除热,故主杀诸虫,去寸白,止渴;辛寒能散肺家之热,故主目盲白翳也。

3.《本草正义》:马齿苋,最善解痈肿热毒,亦可作敷药,《蜀本草》称其酸寒,寇宗奭谓其寒滑,陈藏器谓治诸肿,破痃癖,止消渴,皆寒凉解热之正治。苏恭亦谓饮汁治反胃,金疮流血,诸淋,破血癖症瘕,则不独治痈肿,兼能消痞。苏颂谓治女人赤白带下,则此症多由湿热凝滞,寒滑以利导之,而湿热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带。濒湖谓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又无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绩也。

4.《唐本草》: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孟诜: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效。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

5.《食疗本草》:明目,亦治疳痢。

6.《本草拾遗》:止消渴。

7.《蜀本草》: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8.《开宝本草》:主目盲白瞖,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症结痈疮。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9.《日用本草》:凉肝退翳

10.《滇南本草》: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11.《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12.《生草药性备要》: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马齿苋生境分部

生于路旁、田间、园圃等向阳处。分布于全国各省区。

马齿苋原始形态

一年生草本,长可达35厘米。茎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绿色或淡紫色,全体光滑无毛。单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肉质肥厚,长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长0.6~2.7厘米,宽0.4~1.1厘米,先端圆,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宽楔形,形似马齿,故名“马齿苋”;全缘,上面深色,下面淡绿色或暗淡红色,除中脉外,余脉均不明显。夏日开黄色小花,3~5朵簇生于枝顶4~5叶状的总苞内。萼片2;花瓣5,黄色,凹头,干时开放最盛;雄蕊10~12;子房下位,花柱顶端4~5裂成线形,伸出雄蕊之上。蒴果圆锥形,自腰部横裂为帽盖状,内有多数黑色扁圆形细小的种子。

马齿苋化学成分

全草含左旋去甲肾上腺素(l-noradrenaline,C8H11O3N),鲜草约含250毫克%,并含有多巴明[dopamine,C8H11O2N为4-(2-乙氨基)焦性儿茶酚,4-(2-amino-ethyl)pyrocatechol]及少量多巴[dopa,C9H11O4N为3-(3,4-二羟基苯)-L丙氨酸,3-(3,4-dihydroxyphenyl)-L-alanine];此外,尚含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B2、PP、C、胡萝卜素、皂甙、鞣质、树脂、脂肪、尿素(urea)、钙、磷、铁盐、草酸氢钾、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及其它钾盐。钾盐以氧化钾(K2O)计,鲜草约含1%,干草约含10%。还含有丰富的苹果酸、枸橼酸、氨基酸、草酸盐及微量游离的草酸。全草并显生物碱、香豆精、黄酮、强心甙及蒽醌类化合物反应。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