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
名称 | 僵蚕(Jiānɡ Cán) |
---|---|
英文名 | BOMBYX BATRYTICATUS |
别名 | 白僵蚕、僵虫、天虫 |
功能主治 |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
用法用量 | 5~9g。 |
性味 | 咸、辛,平。 |
归经 | 归肝、肺、胃经。 |
常用配伍 | 白僵蚕 , 甘草 , 附子 , 防风 , 天麻 , 白附子 , 麝香 , 全蝎 , 当归 , 羌活 , 川芎 , 白芷 , 朱砂 , 麻黄 , 蝉蜕 , 天南星 , 半夏 , 牛黄 , 荆芥 , 茯苓 |
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
僵蚕:淘洗后干燥,除去杂质。
炒僵蚕:取净僵蚕,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黄色。
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菌丝体近无色,细长卷曲缠结在体壁中。气管壁碎片略弯曲或弧状,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表皮组织表面具网格样皱缩纹理以及纹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有圆形毛窝,边缘黄色;刚毛黄色或黄棕色,表面光滑,壁稍厚。未消化的桑叶组织中大多含草酸钙簇晶或方晶。
置干燥处,防蛀。
1《本草易读》:“白僵蚕三百五十一,炒净丝用。恶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 诸味。咸,辛,无毒。祛风化痰,散结行瘀。疗头风齿痛,止喉痹咽肿。瘰 结核,丹毒瘙痒,小儿惊疳,妇人崩带。治中风之失音,除久疟之结痰;退茎囊之痒痛,消皮肤之风疮。…”
2《本草乘雅半偈》:“白僵蚕,(本经中品)【气味】咸辛平,无毒。【主治】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黯,令人面好,男子阴痒病。【核】曰∶白僵蚕,蚕病风死,其色自白,死且不朽也。今市肆多用中温死蚕,以锻石淹拌令白,服之为害最深。若…”
3《本草新编》:“僵蚕,僵蚕,味咸、辛,气平,无毒,升也,阴中阳也。逐风湿殊功,口噤失音者必用,拨疔毒极效,肿突几危者急敷。主小儿惊痫夜啼,治妇人崩中赤白,止阴痒,去三虫,灭黑 及诸疮瘢痕,面色令好。散风痰并结滞痰块,喉痹使…”
5《本草思辨录》:“白僵蚕,蚕者食桑之虫,桑能去风,蚕性故近之;且感风而僵,更于感风之病为宜,味辛气温而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朱丹溪谓从治相火,散浊逆结滞之痰者正合。汪庵删去从治字,而以为散相火逆结之痰,则其视…”
6《本草求真》:“僵蚕,(卵生)祛散风寒痰湿僵蚕(专入肝。兼入肺胃)。辛寒微温。大率多属祛风。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时珍曰。僵蚕。蚕之病风…”
7《雷公炮制药性解》:“白僵蚕,味咸辛,性微温,有小毒,入心肝脾肺四经。主风温口噤失音,疔毒风痰结滞,皮肤风动如虫行,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止阴痒,去三虫,灭黑点。米泔水浸去涎,炒去丝用。恶茯苓、茯神、萆?、桑螵蛸、桔梗、雄蚕…”
8《本草择要纲目》:“僵蚕,【气味】咸辛平无毒.浮而升.阳中之阳也.入厥阴阳明之药.【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男子阴痿.女子崩中赤白.产后腹痛.灭诸疮瘢痕.疗一切金疮疔肿风痔.盖僵蚕属火兼土与金.木老得金.气僵而不化.治喉痹…”
9《汤液本草》:“白僵蚕,味咸,辛平。无毒。《本草》云∶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生 川平泽,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湿。湿有毒,不可用。…”
10《新修本草》:“白僵蚕,味咸、辛,平,无毒。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疗男子阴疡病。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生颖川平泽。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湿,湿有毒,不可用。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即曝燥…”
11《本草衍义》:“白僵蚕,然蚕有两三番,惟头番僵蚕最佳,大而无蛆。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其蚕蛾则第二番者,以其敏于生育。…”
1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白僵蚕,白僵蚕,味咸辛平,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去皮肤风动如虫行;主面部 生如漆点。…”
14《本草备要》:“僵蚕,轻,宣,去风,化痰辛咸微温。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故能治风化痰,散结行经(蚕病风作僵,故因以治风,能散相火逆结之痰)。其气味俱薄,轻浮而升,入肺、肝、胃三经。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炒为末,姜…”
15《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啼,风痰之病。去三虫,风气所生之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能去皮肤之风斑,令润泽。男子阴疡病。下体风湿。蚕,食桑之虫也。桑能治风养血,故其性亦相近。僵蚕感风而僵,凡风气之疾,皆能治之,…”
16《雷公炮炙论》:“白僵蚕,雷公云∶凡使,先须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牛涎,浮于水面上,然后漉出,微火焙干,以布净拭蚕上黄肉毛,并黑口甲了,单捣,筛如粉用也。…”
17《神农本草经》:“白僵蚕,味咸。主小儿惊痫夜蹄,去三虫,减黑皯,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平泽。《名医》曰:生颍川,四月取自死者。案《说文》云:蚕任丝也。《淮南子》说林训云: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博物志》云:蚕三化,先孕…”
18《药笼小品》:“僵蚕,去齿足炒。治风痰之要药,痧痘症多用之,取其散风消痰也。日本国人有病,僵蚕为上药,非此不治,犹唐古忒之需大黄也。…”
19《本草分经》:“僵蚕,咸辛平,气味轻浮,入肺肝胃,去风化痰,散结行经能敬相火,治逆结之痰及风热为病。蚕蛹治风退热除蛔,疗小儿疳疾, 犬咬者终身忌食。…”
20《本草崇原》:“白僵蚕,气味咸辛平,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 ,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痒病。(蚕处处可育,而江浙尤多,蚕病风死,其色不变,故名白僵,僵者死而不朽之谓。《乘雅》云∶今市肆多用中温死蚕,以锻石淹拌,令白服…”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
钩藤0.9克 天麻 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并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15克 甘草(炙)芎藭各0.3克 麝香3克(研)
白花蛇 乌梢蛇 威灵仙 两头尖(俱酒浸)草乌 天麻(煨)全蝎(去毒)首乌(黑豆水浸)龟版(炙)麻黄 贯仲 炙草 羌活 官桂 藿香 乌药 黄连 熟地黄 大黄(蒸)木香 沉香各60克 细辛 赤芍 没药(去油,另研)丁香 乳香(去油,另研)僵蚕 天南星(姜制)青皮 骨碎补 白蔻 安息香(酒熬)黑附子(制)黄芩(蒸)茯苓 香附(酒浸,焙)玄参 白术各30克 防风75克 葛根 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 血竭(另研)21克 地龙(炙)犀角 麝香(另研)松脂各15克 牛黄(另研)片脑(另研)各4.5克 人参90克
熟地黄5钱,淮药8钱(炒),僵蚕1钱5分(姜汁炒),云苓3钱,牡丹皮(去骨),泽泻(盐水炒)1钱,麦冬(去心)1钱,炙草1钱,龙眼3粒。
蝉蜕一两(30克)、天南星二钱(6克)、明天麻二钱(6克)、带尾全蝎7个(10克)、炒僵蚕七条(15克)、朱砂1.5克(研细,另冲)
白附子(炮)石菖蒲 远志肉 天麻 全蝎(去毒,酒炒)羌活 僵蚕各30克 木香15克 牛胆南星30克
真蕲蛇(去皮骨并头尾各3寸,酒浸,炙取净末)4两,两头尖(系草药,出在乌鲁木齐,非鼠粪也,如不得真者,以白附子代之,其性相似,制过用)2两,真山羊血5钱,北细辛1两,龟版1两(醋炙),乌药1两,黄芪2两(蜜炙),母丁香1两(去油),乳香1两(瓦焙去油),麻黄2两,甘草2两,青皮1两,熟地黄2两,犀角8钱,没药1两(焙去油),赤芍1两,羌活1两,白芷2两,虎胫骨1对(醋炙),血竭8钱(另研),全蝎2两5钱(去毒),防风2两,天麻2两,熟附子1两,当归2两,骨碎补1两(去皮),香附1两(去净皮毛),玄参2两(酒炒),首乌2两(制),川大黄2两,威灵仙2两5钱,葛根2两5钱,沉香1两(不见火),白蔻仁2两,藿香2两,冬白术1两(土炒),红曲8钱,川萆薢1两,西牛黄2钱5分,草豆蔻仁2两,川黄连2两,茯苓2两,姜黄2两(片子),僵蚕1两,松香5钱(煮过),川芎2两,广三七1两,桑寄生1两5钱,冰片2钱5分,当门麝5钱,辰砂1两(飞净),桂心2两,天竺黄1两,地龙5钱(去土),穿山甲2两(前后4足各用5钱,麻油浸)。
蕲蛇(酒炙)120克 龟版(炙)30克 玄参(去芦)30克 麻黄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黄 30克 白芷60克 地龙肉15克大黄(炙)60克 威灵仙75克 熟地黄60克 羌活30克 姜黄60克 乌药 30克 首乌(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细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蚕(炒)30克 白术(炒)30克 黄芪6O克天麻60克 黄连60克 骨碎补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风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党参(去芦)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没药(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当归60克以上五十味,共研为细粉,过罗。再兑入麝香9克,牛黄10.5克,朱砂粉3O克,犀角粉24克,高丽参粉60克,冰片10.5克
明天麻30克 川贝母30克 胆南星(九制者)15克 半夏(姜汁炒)30克 陈皮(洗,去白)21克 茯苓(蒸)30克 茯神(去木,蒸)30克 丹参(酒蒸)60克 麦冬(去心)60克 石菖蒲(石杵碎,取粉)15克 远志(去心,甘草水洗)21克 全蝎(去尾,甘草水洗)15克 僵蚕(甘草水洗,去嘴,炒)15克 真琥珀15克(腐煮灯草,研)辰砂(细研,水飞)9克
天麻(一两) 独活(去芦.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桂心(一两) 麻黄(去节.一两) 乌蛇肉(酥炙黄.一两) 全蝎(炒.七钱半) 白僵蚕(炒.七钱半) 人参(去芦.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细辛(去苗.七钱半) 羚羊角(七钱半) 当归(炒.七钱半) 白术(七钱半) 薏苡仁(七钱半) 牛膝(酒浸.七钱半) 川芎(七钱半) 天南星(醋炒.七钱半) 牛黄(另碾.二钱半) 麝香(另碾.二钱半) 茯神(去木.七钱半) 朱砂(另碾.半两) 龙脑(另碾.二钱半)
白僵蚕和金线草可以一起服用吗?白僵蚕和金线草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僵蚕和金线草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僵蚕和金线草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白僵蚕和蝉花可以一起服用吗?白僵蚕和蝉花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2个白僵蚕和蝉花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僵蚕和蝉花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僵蚕和伏牛花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僵蚕和伏牛花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白僵蚕和伏牛花可以一起服用吗?白僵蚕和伏牛花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僵蚕和伏牛花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僵蚕和伏牛花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僵蚕和金线草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僵蚕和金线草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白僵蚕和蓖麻叶可以一起服用吗?白僵蚕和蓖麻叶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僵蚕和蓖麻叶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僵蚕和蓖麻叶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僵蚕和方儿茶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僵蚕和方儿茶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白僵蚕和蓖麻叶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僵蚕和蓖麻叶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白僵蚕和方儿茶可以一起服用吗?白僵蚕和方儿茶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僵蚕和方儿茶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僵蚕和方儿茶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僵蚕和蝉花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2个含有白僵蚕和蝉花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