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根、树皮亦入药,随时可采。
名称 | 大枣(Dà Zǎo) |
---|---|
英文名 | Chinese Date, Jujube |
别名 | 枣、红枣、枣子 |
功能主治 | 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
用法用量 | 6~15g。 |
性味 | 甘,温。 |
归经 | 归脾、胃经。 |
常用配伍 | 甘草、生姜、当归、人参、茯苓、地黄、黄芪、白术、半夏、麦冬、白芍、陈皮、桂枝、黄芩、干姜、川芎、麻黄、防风、熟地黄、杏仁 |
相关方剂 | 当归四逆汤、实脾饮、桂枝加苓术附汤、菖蒲茶、甘草泻心汤、百花煎、温胆汤、薏苡仁红枣粥、小前胡汤、桂枝汤 |
相关中成药 | 健脑安神片、朝阳胶囊、感冒疏风丸、黄芪建中丸、增力再生丸、桂枝颗粒、儿康宁、薯蓣丸、健脾生血颗粒、冠心安滴丸 |
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约1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约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置干燥处,防蛀。
1.抗肿瘤作用1.1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的抑制作用 纯化的Wistrar系大鼠,体重80-120g,雄雌兼用。随机分组I组(对照组),18只,仅给自来水及普通干块饲料。Ⅱ组(MNNG组),18只,自由摄取MNNG100ug/ml连续10mo,其后改喂自来水。给普通干块饲料。Ⅲ组(MNNG同时加枣组),16只,给MNNG100ug/ml的同时给大枣(干果),每鼠每日约1g,mo15停药。其它同Ⅱ组。组(MNNG7mo后加枣组)125只,给MNNG100ug/m17mo月后加大枣至第15个月止。其它同Ⅲ组。将自行死亡或处死者,留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淋巴结及肺等脏器。胃一般沿大弯切开,取0·3-0·4cm三块组织,固定于酒精、福尔马林溶液,作组织切片,H.E染色。以肉眼和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及胃肠癌的发生率。用MNNG100ug/ml处理大鼠的同时连椟15mo喂给大枣Ⅱ组腺胃腺癌的发生率为15.4(2/13),胃肠道恶性肿瘤总的发生率为38.4%(5/13);MNNG100ug/ml处理大鼠7mo后,连续8mo投给大枣的Ⅳ组腺胃腺癌的发生率为21.7%(5/23),胃肠道癌瘤总的发生率为34.8%(8/23),与Ⅱ组(MNNG)胃肠道癌瘤的发生率71.14%(10/14)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用MNNG处理大鼠后,长期喂给中药大枣似有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生率的作用。
1.2对肉瘤一180增殖的抑制作用 从大枣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中进一步分离出游离型、酯活性的桦木酸、山楂酸,连续给药7d(25mg/日),对5-35%肉瘤一180增殖有抑制效果,特别是山楂酸,连续给药14日,有61%的抑制效果,比5一Fu抑制率更强。
2.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2.1对抗IgE刺激所致人外周血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白三烯(LTD4)的抑制作用 大枣10g,加热水100ml提取,得到大枣提取液。用Hubscher法自血液中分离出嗜碱性白细胞。体外培养用Lichteinstein和Osler两步法,以2X10-2抗体氮/ml的抗IgE刺激时,在第二步加入1:10稀释的大枣提取液。LTD4的测定按Samuelsson法进行。结果可见致敏者外周嗜碱性白细胞在未加任何刺激时,LTD4的产生极少(自发性释放),而用2X10-2抗体氮/ml的抗IgE刺激时可见LTD4释放。在第二步加入1:10稀释的大枣提取液时,LTD4的释放与自发性释放大致相同。其机理与大枣所含的cAMP易透过白细胞膜而作用于化学介质释放的第二期,抑制LTD4的释放,因与而抑制变态反应有关。
2.2对IgE抗体产生有特异性抑制作用 大枣乙醇提取物中的乙基-a-果糖甙(ethyl?-D-fructofuranoside)10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该化合物是在乙醇提取中与大枣所含的果糖在有机媒介作用下生成,具有对IgE抗体的产生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对5-羟色胺和组胺有拮抗作用。抗过敏作用与大枣中含有的cAMP样物质也有关。另外,有报道大枣中的酯型三萜系化合物中香豆酸能提高佐剂的活性。
3.其它作用3.1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采用延长硫喷妥钠作用作为指标,发现大枣内苯甲醇糖甙、柚配质(糖甙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显着降压作用,并确认柚配质(糖甙类)能降低自发运动,刺激反射作用,强直性木僵作用,并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3.2对体重、肌力的作用 雄性小白鼠,体重10-20g,分大枣组,对照组各18只。大枣组每天上午用30%大枣煎剂按体重0.3ml/kg,对照组给水0.3ml/kgip,实验中对小鼠分别以吞米混合饲料及蔬菜饲养3wk,上午空腹时称重,大枣组平均增加体重3.0g,对照组则平均增加1.6g。同时,两组动物进行空腹游泳试验,结果大枣组为3分钟50s,而对照组为2分钟30s。证明有增加体重、增强肌力作用。
3.3对实验性肝病变家兔血清白蛋白的影响 雄性家兔2只,体重2kg,用四氯化碳0·25ml/kgip,1周后以耳静脉内注射1%硫喷妥钠1ml/kg,结果麻醉时间比正常延长一倍以上。说明肝脏机能降低对硫喷妥钠的解毒作用,肝脏发生轻度病变。然后再用30%大枣煎剂,每天上午喂食前ipl周。实验性家兔进行自身对照血清白蛋白,结果表明,总蛋白正常值5·14g%,治疗前4.6g%,治疗后1wk4.90g%,白蛋白正常组3.10%,治疗前2.46g%,治疗1周后3.00g%;球蛋白2.04g%(正常值)治疗前2.23g%,治疗后周1.90g%。
①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②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③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⑥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⑦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⑧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⑨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⑩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⑾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⑿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⒀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⒁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方剂汇www.fane8.com],湿纸包,火内煨二刻,取出,去纸,水二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将汤洗眼。(《本草汇言》眼科方)
1.《注解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大枣之甘,滋助脾土,以平肾气。十枣汤,益土而胜水。
2.《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损齿,贻害多矣。
3.《本草汇言》:沈氏曰,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如龙谭方治惊悸怔忡,健忘恍惚,志意昏迷,精神不守,或中气不和,饮食无味,百体懒重,肌肉瘦,此属心、脾二藏元神亏损之证,必用大枣治之。佐用陈皮,调畅中脘虚滞之痰。
4.《药品化义》:大黑枣,助阴补血,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凡补肝肾药中,如滋阴降火汤、茯苓补心汤、产后芎归调血饮、保胎丸、养荣丸、四神丸,俱宜为佐使,因性味甘温,尤能扶脾养胃耳。
5.《本经逢原》古方中用大枣,皆是红枣,取生能散表也。入补脾药,宜用南枣,取甘能益津也。
6.《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熄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似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盖汗血一也,桂枝汤开经络而泄荣郁,不以大枣补其荣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而内伤来矣。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泻并行之法也。十枣汤、葶苈大枣数方悉是此意。惟伤寒荣闭卫郁,义在泄卫,不在泄荣,故麻黄汤不用也。
7.《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枣者五十八方,其不与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大率姜与枣联,为和营卫之主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故四十七方中其受桂枝汤节制者二十四,受小柴胡汤节制者六,不受桂柴节制者十七,此盖有二焉,皆有涉于营卫,一者营卫之气为邪阻于外,欲开而出之,又恐其散之猛也,则麻黄剂中加用之以防其太过;一者营卫之气为邪阻于内,欲补而达之,又恐其补之壅也,则人参剂中加用之,以助其不及。防之于外者,欲其力匀称,故分数仍桂枝、柴胡之法;助之于内者,欲其和里之力优,而后外达能锐,故枣重于姜,此实用姜枣之权舆,枣之功能,尤于是足见者也。《金匮要略》曰,病有贲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据《本经》大枣主大惊,宜无不可用矣,而不必悉用,何哉?夫《本经》固言之矣,曰身中不足大惊。不可截去'身中不足,,仅以'大惊'二字概之也。其有非身中本不足而用枣者,必缘误治。其义只在《伤寒论》曰,少阳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是故柴胡加尤骨牡蛎汤,下后证也;桂枝加桂汤,发汗及烧针后证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发汗后证也;贲豚汤证,则未经误治,故独不用枣,若夫《千金》风虚惊悸二十三方,用枣十一方,其方有用独后、细辛、羌活、白藓皮、银屑、大黄、石膏、蜀椒、菖蒲、防己、铁精、麻黄者,即不用枣,子此见枣之治惊,但治实中之虚、虚中之虚,而虚中有实者,则其所不能任,若实中之实,又所不待言矣。
8.《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9.《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12.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13.《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癖气。
14.《珍珠囊》:温胃。
15.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16.《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17.《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一般多为栽培。分布全国各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贵州等地。
枣(《诗经》),又名:刺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成"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有卵形,长2~6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歪斜,边缘具细锯齿,3主脉自基部发出,侧脉明显。花小形,成短聚伞花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萼5裂,上部呈花瓣状,下部连成筒状,绿色;花瓣5;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2室,花柱突出于花盘中央,先端2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1.5~5厘米,熟时深红色,果肉味甜,核两端锐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
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平喘,对于各种肺病不能平卧,卧则闷喘加重者皆有效果,同样对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效果也颇佳,桂枝甘草汤强心阳,四逆汤强肾阳。佐以白术、茯苓化湿饮,故效果佳。此类病人一定不能吃凉性东西,《内经》讲形寒饮冷则伤肺,正是如此。
按:“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并且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还有止汗作用,“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治疗心中郁闷烦躁。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脏真气,下行渗水湿,湿去则发生。
本例为气阴两虚血瘀,方用卢老的名方“益气养阴活血补心汤”合生脉散、甘麦大枣汤,加瓜蒌、郁金。银杏酮脂丸为银杏叶提取物,对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有良好功效,本例以益气活血贯始终。
《内经》云:“人年过五十则阳气自半”“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外感风邪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起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之罪魁祸首。治疗本病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法。小青龙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之名方,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此方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本案患者对惊吓等刺激高度敏感,出现了精神上的不良情绪和肉体上的肌肉紧张,胸闷气短。受惊吓后心神失养,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虚火上扰。悲哀焦虑过度,耗伤阴血,心肝失养则魂不守舍,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失所养则气郁不舒,疏泄失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
本证属情志内伤,肝郁横逆,犯脾克胃,兼有脏躁之证,故方用解郁安神汤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合白术、鸡内金、砂仁,加强健脾和胃;郁金、川楝子,加强疏肝行气止痛;合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以解脏躁。
去核。甘,平,微苦,酸,无毒。入脾胃二经。养脾开胃,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坚志强力。和百药而通九窍,除烦闷而疗肠癖;滋血脉而治风燥,和阴阳而调荣卫。反胃吐食,大者一枚去核,入斑蝥一个,去头翅,煨熟去斑蝥
无毒。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治心下悬、肠澼。久服不饥神仙。一名干枣,一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曝干。三岁陈核中仁,燔之,味苦,主治腹痛,邪气。生枣,味甘、辛,多食令人多寒热,羸瘦者,不可食。生河东
味甘,气温,无毒。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也。入手少阴、太阴经。(陶氏曰:世传河东猗氏县大枣特异。今青州出者形大而核细多膏,甚甜。郁州互市者亦佳,少不及耳。江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但少膏脂。苏氏曰:今
大枣为脾家果,脾病宜食之。盖指不足之脾,如脾虚泄泻之类。又云:脾病,毋多食甘。盖指有余之脾,如中满肿胀之类。其色紫黑,兼入肝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凡补肝肾药中,必用以为佐使。枣,属土而有火,若无故频
干枣《本经》: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别录》曰: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除肠澼。久服不饥。《日华
【本经】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生平泽。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入足太阴脾、
大枣,味甘,气温,无毒,阳也,降也。入五脏。通九窍,和百药,养肺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惟中满及热疾忌食,齿疼并风疾禁尝。乃调和之品,非补益之味。《本经》曰其补者,亦因其调和之故也。按
即晒干大枣,宜入药,今人亦有用胶枣之大者。气味甘,平,无毒。思邈曰:甘辛,热滑,无毒。东垣曰:温。[主治]温胃益脾,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助十二经,疗心下悬,少气。和光粉烧,治疳痢。小儿患秋痢,与蛀
补血益气红枣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常吃红枣可以改善贫血症状,尤其适合缺铁性贫血者食用,用大枣和金银花泡水喝,还可以改善体质虚弱、面色暗黄等症状。养血安神红枣
怀孕是可以吃大枣的,红枣具有改善虚弱体质、滋补神经、补血安神、补中益气、养胃健脾等功效。 不要过多食用,一天吃四五颗就可以了,怀孕初期不要吃桂圆,山楂,薏米,螃蟹,甲鱼等,怀孕后的前3个月要补充
能一起泡。大枣又称“红枣”,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是一味补血药材,其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而金银花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两
211合适。黄芪性微温,大枣性温,枸杞性平,如果三者搭配泡饮食用的,要非常注意三种药材的使用剂量,否则容易导致人出现上火的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通常以黄芪为主要泡饮药材,占
金银花大枣茶原料金银花、陈皮、枸杞、大枣。做法1、将金银花洗净,放入水中浸泡;2、将陈皮、枸杞、大枣放入茶壶中;3、倒入浸泡好的金银花,大火煮开;4、加冰糖调味,倒入杯中,即可。
1、利尿消炎蒲公英中含有不少的维生素,以及钾、钙等矿物质成分,又有“尿床草”之称,与富含糖分的大枣一起泡水饮用,可以促进胃酸分泌,对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具有改进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利尿作用。2、美容排毒
材料藏红花、大枣。做法1、将藏红花洗净,沥干水分;2、将大枣用水洗净,去除内核;3、将藏红花和大枣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冲泡;4、盖上杯盖,冲泡5~10分钟,即可;功效活血止痛、养血安神。
材料黄芪30克,枸杞15克,红枣15克,冰糖适量。做法将黄芪和枸杞,红枣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煎煮1小时后,放入适量冰糖调味,代茶饮用。功效益气固表,补气养血,滋阴明目,适宜于气血虚弱的人群饮用。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