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名称 | 薄荷(Bò He) |
---|---|
英文名 | HERBA MENTHAE |
别名 | 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蔺、吴菝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履巉岩本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苛(《品汇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汇》)。 |
功能主治 | 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
用法用量 | 3~6g,入煎剂宜后下。 |
性味 | 辛,凉。 |
归经 | 归肺、肝经。 |
常用配伍 | 甘草 , 防风 , 荆芥 , 川芎 , 桔梗 , 连翘 , 黄芩 , 当归 , 栀子 , 荷叶 , 羌活 , 白芷 , 黄连 , 地黄 , 大黄 , 茯苓 , 柴胡 , 细辛 , 石膏 , 赤芍 |
本品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除去老茎及杂质,略喷清水,稍润,切短段,及时低温干燥。本品多为5~8mm的短段,墨绿色、紫棕色或灰褐色。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40%(ml/g) 。
(1) 本品叶的表面观:腺鳞头部8 细胞,直径约至90μm,柄单细胞;小腺毛头部及柄部均为单细胞。非腺毛1~8细胞,常弯曲,壁厚,微具疣状突起。下表皮气孔多见,直轴式。
(2) 取本品叶的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2 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 滴,即变紫红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石油醚(60~90℃)5ml,密塞,振摇数分钟,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对照品,加石油醚制成每1ml 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乙醇(2:8) 的混合溶液,在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置阴凉干燥处。
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头痛、神经痛、瘙痒等。应用于皮肤,首先有凉感,以后有轻微刺灼感。此种凉感并非皮肤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引起。
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后者的作用较强。用小鼠作试验,对离体小肠,薄荷精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对整体小鼠的小肠内容物之推进速度并无显着影响,甚至有抑制倾向,故推测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嗅、味感觉续发性引起的。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它对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其促进了分泌而去除了附着于粘膜上的粘液所致。薄荷酮之刺激性强于薄荷醇。
同属植物欧薄荷中的总黄酮类具有利胆作用。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①《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②《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③《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④《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简便单方》)
②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明目经验方》)
③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圣惠方》薄荷丸)
④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⑤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本事方》)
⑦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孟诜《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医说》)
⑨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闽东本草》)
1《本草便读》:“薄荷,薄荷(图缺)轻清入肺.味辛温而气禀芳香.解散上焦.清头目而善宣风热.(薄荷辛温香窜.体温而用凉.入肺经轻浮上升.故能解散上焦风热.为解表之药.利咽喉.辟口气.虽因其用凉而能治热证.然毕竟辛散之品.阴虚…”
2《新修本草》:“薄荷,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煮汁服,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汁发汗,大解劳乏。茎方,叶似荏而尖长,根经冬不死,又有蔓生者,功用相似。(新附)…”
3《本草撮要》:“薄荷,味辛.入手足厥阴经.功专治头目咽喉口齿诸症.得花粉清上化痰.另有鸡苏薄荷.体虚及夏月均宜少服.苏产者佳.…”
4《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薄荷,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汁发汗大解劳乏。《药性论》云∶使。能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新病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陈士良云∶能引诸药入营卫,…”
5《药性切用》:“薄荷叶,性味辛凉,散风热,清利头目,搜肝肺,宣滞解郁。但辛香耗气,多服损人。苏产…”
6《雷公炮制药性解》:“薄荷,味辛,性微寒无毒,入肺经。主中风失音,下胀气,去头风,通利关节,破血止痢,清风消肿,引诸药入营卫,能发毒汗,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按∶薄荷有走表之功,宜职太阴之部,中风诸患,固其专也。而血痢…”
7《本草蒙筌》:“薄荷,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无毒。又名鸡苏,各处俱种。姑苏龙脑者第一,(龙脑地名,在苏州府,儒学前此处种者,气甚香窜,因而得名,古方有龙脑鸡苏丸,即此是也。)五月端午日采干。与薤作 相宜,…”
8《食疗本草》:“薄荷〈平〉,解劳。与薤相宜。发汗,通利关节。杵汁服,去心脏风热。〔证〕…”
9《本草衍义》:“薄荷,世谓之南薄荷,为有一种龙脑薄荷,故言南以别之。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
10《饮食须知》:“薄荷,味辛性凉,虚弱人久食,成消渴病。新病初愈食之,令虚汗不止。与鳖相反。猫食之醉。凡收薄荷者,须隔夜以粪水浇之,雨后乃可刈收,则性凉,不尔不凉也。…”
11《本经逢原》:“薄荷,辛平,无毒。苏产者良。去梗用。发明 薄荷辛凉,上升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专于消风散热。凉能清利,故治咳嗽失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利咽喉,去舌苔,小儿惊热,及瘰 疮疥为要药。其性浮而上升,为药中春…”
12《本草分经》:“薄荷,辛散,升浮体温用凉发汗,能搜肝气而抑肺盛,宣滞解郁,散风热,通关窍。…”
13《得配本草》:“薄荷,辛、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气分。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口齿耳鼻诸病。治心腹恶气,胀满霍乱,小儿惊热,风痰血痢,瘰 疮疥,风瘙瘾疹。亦治蜂虿蛇蝎猫伤。(薄荷,猫之酒也。)配生地、春茶,治脑热鼻渊…”
14《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薄荷叶,使薄荷叶,味辛性凉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15《本草纲目》:“薄荷,「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金钱薄荷。「气味」(茎叶)辛、温、无毒。「主治」1、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2、眼睑红烂…”
16《本草从新》:“薄荷,轻、宣散风热.辛能散.凉能清.(本经温、盖体温而用凉也.)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疏逆和中.宣滞解郁.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舌胎.(含漱、或和蜜擦之.)眼耳咽喉口…”
17《玉楸药解》:“薄荷,味辛,气凉,入手太阴肺经。发表退热,善泻皮毛,治伤风头痛,瘰疬疥癣,瘾疹瘙痒。滴鼻止衄,涂敷消疮。…”
19《本草求真》:“薄荷,(芳草)疏肝气风及热内淫薄荷(专入肝。兼入肺)。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皆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
20《汤液本草》:“薄荷,气温,味辛、苦,辛、凉。无毒。手太阴经、厥阴经药。《象》云∶能发汗,通骨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去枝、梗,搓碎用。《心》云∶上行之药。陈士良云∶能引诸药入荣卫,又主风气壅…”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
①薄荷
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叶柄长2~1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叶片长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尖锯齿,密生缘毛,上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苞片1,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及微柔毛;花萼钟状,5裂,裂片近三角形,具明显的5条纵脉,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二唇形,紫色或淡红色,有时为白色,长3~5毫米,上唇1片,长圆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片,较小,全缘,花冠外面光滑或上面裂片被毛,内侧喉部被一圈细柔毛;雄蕊4,花药黄色,花丝丝状,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筒外;子房4深裂,花柱伸出花冠筒外,柱头2歧。小坚果长1毫米,藏于宿萼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各地。
②家薄荷
与上种相似。叶卵形至长圆形,长2~5厘米,两面均有腺点。萼裂片窄三角形,有缘毛。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小坚果长0.7毫米。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此外,兴安薄荷(东北),以及江苏(苏州、太仓)栽培的龙脑薄荷(《本草衍义》)等,亦同供药用。
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
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各一钱。薄荷少许。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3克),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6克),滑石三两(18克),甘草二两(12克),荆芥、白术、栀子各一分(各1克)
夏枯草八两三钱(250克),玄参、青盐各五两(150克),海藻、川贝母、薄荷叶、天花粉、海蛤粉、白蔹、连翘(去心)、熟大黄、生甘草、生地黄、桔梗、枳壳、当归、消石各一两(30克)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
知母 贝母 天冬 麦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
甘草(炙)30克 桂府腻白滑石180克 薄荷叶(末)7.5克
苍术5两,上白术4两,羌活3两,川乌3两,姜黄3两,生半夏(姜制)3两,乌药3两,川芎3两,青皮3两,生大黄3两,生香附2两,炒香附2两,生灵脂2两,炒灵脂2两,生延胡2两,炒延胡2两,枳实2两,黄连2两,姜制厚朴2两,当归2两,灵仙2两,黑丑头(半生半炒)2两,巴仁2两,枯黄芩1两,黄柏1两,生蒲黄1两,黑山栀子1两,川郁金1两,莪术1两,三棱1两,槟榔1两,陈皮1两,山楂1两,麦芽1两,神曲1两,南星1两,白丑头1两,苦葶苈1两,苏梗1两,藿梗1两,南薄荷1两,草乌1两,独活1两,柴胡1两,前胡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防风1两,连翘1两,干葛1两,苦桔梗1两,知母1两,大贝母1两,甘遂1两,大戟1两,芫花1两,防己1两,瓜蒌仁1两,腹皮1两,天花粉1两,赤芍1两,白芍1两,枳壳1两,茵陈1两,川楝子1两,木通1两,泽泻1两,车前子1两,猪苓1两,宣木瓜1两,皂角1两,苦杏仁1两,桃仁1两,苏子1两,益智仁1两,良姜1两,草果1两,吴茱萸1两,红花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僵蚕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蝉蜕1两,生山甲1两,生甘草1两,发团3两,飞滑石4两,生姜1斤,葱白1斤,韭白1斤,薤白1斤,大蒜头1斤,红凤仙1斤,白凤仙(全)1斤,槐枝1斤,柳枝1斤,桑枝1斤(凤仙子者或用4两),榆枝8两,桃枝8两(俱连叶),石菖蒲2两,莱菔子2两,干姜2两,陈佛手干1两,小茴1两,艾1两。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桅各240克 大黄360克 连翘 姜黄各180克 玄参 薄荷 归尾 菊花各120克 葛根 川芎 桔梗 天花粉各60克
柴胡 羌活 桔梗 金银花 连翘 防风 荆芥 薄荷叶 川芎 独活 前胡 白茯苓 甘草 枳壳
飞滑石十五两(450克)、淡黄芩十两(300克)、绵茵陈十一两(330克)、石菖蒲六两(180克)、川贝母五两(150克)、木通五两(150克)、藿香四两(120克)、连翘四两(120克)、白豆蔻四两(120克)、薄荷四两(120克)、射干四两(120克)
大黄和薄荷可以一起服用吗?大黄和薄荷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205个大黄和薄荷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大黄和薄荷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玉竹薄荷膏儿童是可以吃的。玉竹薄荷膏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如果咽喉部位有淡的话,使用这个药物进行治疗是可行的,对此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服用3~5天时间,如果症状得不到缓解,则需要去医院进
备孕期间不建议吃薄荷。薄荷有抗早孕和抗受精卵着床的作用,所以备孕期间是不可以吃薄荷的,还要尽量远离薄荷。同时薄荷还会减少产妇的出奶量,所以产奶也是不可吃薄荷的。男女双方在备孕期要注意饮食,那些会降低受
薄荷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功效。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含有大黄和薄荷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04个含有大黄和薄荷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附子和薄荷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71个含有附子和薄荷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黄连和薄荷脑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0个含有黄连和薄荷脑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黄连和薄荷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59个含有黄连和薄荷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黄连和薄荷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234个含有黄连和薄荷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半夏和薄荷脑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9个含有半夏和薄荷脑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