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干燥。
名称 | 白鲜皮(Bái Xiān Pí) |
---|---|
英文名 | CORTEX DICTAMNI |
别名 | 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 |
功能主治 |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
用法用量 | 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
性味 | 苦,寒。 |
归经 | 归脾、胃、膀胱经。 |
常用配伍 | 甘草 , 防风 , 黄芩 , 当归 , 大黄 , 茯苓 , 人参 , 白芷 , 羌活 , 独活 , 地黄 , 麻黄 , 栀子 , 升麻 , 川芎 , 苦参 , 麦冬 , 金银花 , 秦艽 , 羚羊角 |
本品呈卷筒状,长5~15cm,直径1~2cm,厚0。2~0。5cm。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纵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呈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厚片,干燥。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纤维多单个散在,黄色,直径25~ 100μm,壁厚,层纹明显。韧皮部宽广,射线宽 1~3 列细胞;纤维单个散在。薄壁组织中有多数草酸钙簇晶,直径 5~30μm。
(2) 取本品1g,粉碎,加氯仿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鲜皮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醋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报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等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均未见效果。1:20煎剂对阴道毛滴虫并无杀灭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本品所含白藓碱于小量时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分钟输出量及博出量均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对子宫及肠平滑肌的影响:白藓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有强力的收缩作用,茵芋碱也能加强猫或兔的在位子宫收缩,加强肾上腺素对子宫的影响,白藓碱、崖椒碱对大鼠子宫的自发性收缩无影响,但对于催产素所引起的大鼠子宫收缩则可减弱之,而茵芋碱则可增强。茵芋碱能抑制小肠收缩、崖椒碱能抑制氯化钡所致离体兔回肠痉挛,崖椒碱及芋茵碱还能松弛奥狄氏括约肌,有报告指出,白鲜碱、崖椒碱、茵芋碱等的混合物,对大鼠、豚鼠的解痉作用较单个生物碱的作用强。
4.抗癌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从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岑皮酮,白鲜碱及得自挥发油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为其体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浓度能杀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而黄柏酮、柠檬苦素及β-谷甾醇无效。
5.Dictamnus albus L.根皮有解热作用,给发热(温刺法)之家兔口服其煎剂,能使体温下降。狗静脉注射另一种白鲜皮D. Albus var.Caucasicus浸膏,能缩短血凝时间。
6.其它作用:白鲜碱、茵芋碱及崖椒碱的混合物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动物血压进行性下降。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但早年有报告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31%。
虚寒证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②《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①治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躁:白鲜皮、防风(去叉)、人参、知母(焙)、沙参各一两,黄苓(去黑心)三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食后临卧。(《圣济总录》白鲜皮散)
②治痫黄: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沈氏尊生书》白鲜皮汤)
③治鼠疫已有核,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服一升。(《补缺肘后方》)
④疗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白鲜皮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可酒、水等分煮之。(《小品方》一物白鲜汤)
1《本草易读》:“白鲜皮三十七,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 。苦,寒,微咸,无毒,性燥。足太阴、阳明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除一切风痹,治诸般黄胆。女子阴肿,小儿惊痫,两足肌死,四肢筋弱。头痛目痛之时疾,风疮疥癞之旧 。鼠已破,出脓血…”
2《本草从新》:“白鲜皮,通、祛风湿.气寒善行.味苦性燥.入脾胃.除湿热.兼入膀胱小肠.行水道.通关节.利九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一味白鲜皮汤、治产后风、时珍曰∶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兼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湿热乘虚…”
3《玉楸药解》:“白鲜皮,味苦,性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止咳,利水清疸。白鲜皮清金利水,治咳嗽上气,黄疸溺癃,疥癣鼠瘘。…”
4《药笼小品》:“白鲜皮,味苦性燥,入脾胃。除风湿,通关利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
5《中药炮制》:“白鲜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产地』东北、江苏、湖北及南方各地。『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泥沙,冬春季用温水洗,夏秋季用冷水洗,捞起滤干水份,上盖湿布,润一夜取出…”
生于山坡及丛林中。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主产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白鲜(《本经》),又名:白藓(《本草经集注》),白膻、白羊鲜(陶弘景),金雀儿椒(《日华子本草》),地羊膻(《本草图经》),八圭牛、野花椒、八股牛。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异的刺激味。根木质化,数条丛生,外皮淡黄白色。茎直立,高50~65厘米。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叶柄;叶轴有狭翼,小叶通常9~11片,无柄,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5~9厘米,宽2~4厘米,先端锐尖,边缘具细锯齿,表面密布腺点,叶两面沿脉有柔毛,尤以背面较多,至果期脱落,近光滑。总状花序;花轴及花梗混生白色柔毛及黑色腺毛;花梗基部有线状苞片1枚;花淡红色而有紫红色线条;萼片5,长约花瓣的1/5;花瓣5,倒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细呈柄状;雄蕊10;子房5室。蒴果,密被腺毛,成熟时5裂,每瓣片先端有一针尖。种子2~3枚,黑色,近圆形。花期4~5月。果期5~6月。
根含白鲜碱、白鲜内酯、谷甾醇、黄柏酮酸、胡芦巴碱、胆碱、梣皮酮。尚含菜油甾醇、茵芋碱、γ-崖椒碱、白鲜明碱。
地上部分含有补骨脂素和花椒毒素。
威灵仙30克 猪苓30克 栀仁30克 黄芩30克 黄连30克 连翘30克 归尾30克 泽泻30克 紫草45克 茜草根45克 赤苓皮45克 白鲜皮60克 粉牡丹皮30克 干生地黄60克
川芎5钱,白芷5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5钱,当归5钱,白术5钱,苍术5钱,陈皮5钱,香附5钱,枳壳5钱,乌药5钱,半夏5钱,青皮5钱,细辛5钱,知母5钱,贝母5钱,杏仁5钱,桑白皮5钱,黄连5钱,黄芩5钱,黄柏5钱,栀子5钱,大黄5钱,柴胡5钱,薄荷5钱,赤芍5钱,木通5钱,桃仁5钱,玄参5钱,猪苓5钱,泽泻5钱,桔梗5钱,前胡5钱,升麻5钱,麻黄5钱,牛膝5钱,杜仲5钱,山药5钱,远志5钱,续断5钱,良姜5钱,何首乌5钱,甘草5钱,连翘5钱,藁本5钱,茵陈5钱,地榆5钱,防风5钱,荆芥5钱,羌活5钱,独活5钱,金银花5钱,白蒺藜5钱,苦参5钱,僵蚕5钱,天麻5钱,南星5钱,川乌5钱,草乌5钱,威灵仙5钱,白鲜皮5钱,五加皮5钱,青风藤5钱,益母草5钱,两头尖5钱,五倍子5钱,大风子5钱,巴豆5钱,穿山甲5钱,芫花5钱,蜈蚣20条,苍耳头7个,桃枝30,柳枝30,榆枝30,槐枝30,桑枝30,楝枝30,楮枝30,枫枝30。
大黄1两,生地黄1两,玄参1两,归尾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官桂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黄1两,杏仁1两,川芎1两,荆芥1两,防风1两,连翘1两,细辛1两,苦参1两,苍术1两,山栀子1两,乌药1两,青皮1两,藿香1两,黄芩1两,枳壳1两,藁本1两,灵仙1两,牛膝1两,续断1两,贝母1两,忍冬藤1两,甘节1两,苏木1两,红花1两,桃仁1两,木香1两,丁香1两,艾叶1两,五加皮1两,青风藤1两,秦艽1两,白鲜皮1两,白及1两,白蔹1两,牙皂1两,僵蚕1两,蝉蜕1两,蛇蝉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蜂房1两,鳖甲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五倍子1两,黄柏1两,降香1两,骨碎补1两,良姜1两,炮山甲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苍耳草4两,槐4两,柳4两,榆4两,桃4两,桑4两,楝4两,楮4两。
当归5钱,川芎5钱,赤芍5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5钱,白术5钱,苍术5钱,甘草节5钱,陈皮5钱,半夏5钱,青皮5钱,香附5钱,枳壳5钱,乌药5钱,何首乌5钱,白芷5钱,知母5钱,杏仁5钱,桑白皮5钱,金银花5钱,黄连5钱,黄芩5钱,黄柏5钱,大黄5钱,白蒺藜5钱,栀子5钱,柴胡5钱,连翘5钱,薄荷5钱,威灵仙5钱,木通5钱,桃仁5钱,玄参5钱,桔梗5钱,白鲜皮5钱,猪芩5钱,泽泻5钱,前胡5钱,升麻5钱,五加皮5钱,麻黄5钱,牛膝5钱,杜仲5钱,山药5钱,益母草5钱,远志5钱,续断5钱,良姜5钱,藁本5钱,青风藤5钱,茵陈5钱,地榆5钱,防风5钱,荆芥5钱,两头尖5钱,羌活5钱,独活5钱,苦参5钱,天麻5钱,南星5钱,川乌5钱,草乌5钱,文蛤5钱,巴豆仁5钱,芫花5钱,细辛1两,贝母1两,僵蚕1两,大枫子1两,川山甲1两,蜈蚣21条,苍耳头21个,虾蟆7个,白花蛇5钱,地龙5钱,全蝎5钱,海桐皮5钱,白及5钱,白蔹5钱,木鳖子8两,桃枝3-7寸,柳枝3-7寸,榆枝3-7寸,槐枝3-7寸,桑枝3-7寸,楝枝3-7寸,或杏枝3-7寸,楮枝3-7寸,或椿枝3-7寸,血余4两。
化毒散(乳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2两,祛湿药膏(苦参、薄荷、白芷、防风、芥穗、连翘、苍术、大黄、鹤虱草、威灵仙、白鲜皮、五倍子、大风子、青黛面、白蜡、香油或凡士林)8两。
生地(黄酒浸)30g、当归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丹皮15 紫草15g、首乌30g、蒺藜30g、白鲜皮30g、乌蛇肉(蜜丸先吞)30g、炙草10g、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
生地黄30g,生槐花30g,山豆根9g,白鲜皮15g,草河车15g,大青叶15g,紫草15g,黄药子12g。
藿香1两5钱,艾绒1两5钱,蓖麻子1两5钱,生草乌1两5钱,荆芥1两5钱,乌药1两5钱,桂枝1两5钱,蜂房1两5钱,藁本1两5钱,秦艽1两5钱,全蝎1两5钱,枳壳1两5钱,灵仙1两5钱,桃仁1两5钱,黄芩1两5钱,玄参(去芦)1两5钱,木香1两5钱,独活1两5钱,杏仁1两5钱,肉桂(去粗皮)1两5钱,麻黄1两5钱,白鲜皮1两5钱,南星(生)1两5钱,归尾1两5钱,檀香1两5钱,僵蚕1两5钱,川附子1两5钱,牙皂1两5钱,竹节香附1两5钱,莱菔子1两5钱,生地黄1两5钱,苍术1两5钱,羌活1两5钱,紫荆皮1两5钱,贝母1两5钱,牛膝1两5钱,白蔹1两5钱,骨碎补1两5钱,防风1两5钱,赤芍1两5钱,清风藤1两5钱,苏木1两5钱,细辛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川芎1两5钱,蝉退1两5钱,良姜1两5钱,大风子1两5钱,连翘1两5钱,丁香1两5钱,甘草1两5钱,山栀子1两5钱,鳖甲1两5钱,白及1两5钱,续断1两5钱,红花1两5钱,紫丁皮1两5钱,生半夏1两5钱,白芷1两5钱,苦参1两5钱,生血余3两,大黄3两,蜈蚣35条,蛇退2钱,槐枝8钱,桃枝8钱,柳枝8钱,桑枝8钱,榆枝8钱,松香4两,百草霜6两。
全虫(打)2钱,皂刺4钱,猪牙皂角2钱,刺蒺藜5钱,炒槐花5钱,炒枳壳3钱,苦参2钱,荆芥2钱,蝉蜕2钱,威灵仙4钱,白鲜皮1两,紫草根3钱。
地骨皮9克 五加皮9克 桑白皮15克 干姜皮6克 大腹皮9克 白鲜皮15克 粉牡丹皮9克 赤苓皮15克 冬瓜皮15克 扁豆皮15克 川槿皮9克
白鲜皮和木槿皮可以一起泡酒吗?白鲜皮和木槿皮可以一起泡酒。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鲜皮和木槿皮一起配伍泡酒的配方,包含白鲜皮和木槿皮泡酒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白鲜皮和木槿皮可以一起服用吗?白鲜皮和木槿皮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鲜皮和木槿皮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鲜皮和木槿皮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鲜皮和缩砂蜜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缩砂蜜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白鲜皮和六棱菊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六棱菊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白鲜皮和缩砂蜜可以一起服用吗?白鲜皮和缩砂蜜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鲜皮和缩砂蜜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鲜皮和缩砂蜜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鲜皮和青羊角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青羊角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白鲜皮和除虫菊的方剂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除虫菊的方剂,包含方剂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白鲜皮和青羊角可以一起服用吗?白鲜皮和青羊角可以一起服用。共为您找到了1个白鲜皮和青羊角一起配伍服用的配方,包含白鲜皮和青羊角服用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含有白鲜皮和构树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构树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
含有白鲜皮和羊角拗的中成药有哪些?共为您找到了1个含有白鲜皮和羊角拗的中成药,包含中成药组成比例、功效与作用及主治、用法用量,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