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 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 M. Shen 的树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名称 | 阿魏(ā Wèi) |
---|---|
英文名 | RESINA FERULAE |
别名 | 臭阿魏、细叶阿魏 |
功能主治 | 消积,散痞,杀虫。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症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 |
用法用量 | 1~1.5g,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药。 |
性味 | 苦、辛,温。 |
归经 | 归脾、胃经。 |
常用配伍 | 木香、陈皮、槟榔、当归、麝香、莪术、三棱、附子、乳香、丁香、桃仁、豆蔻、甘草、干姜、没药、茴香、沉香、白术、硇砂、朱砂 |
相关方剂 | 阿魏良姜丸、龙脑牛黄丸、化症回生丹、太乙膏、化积丸、黛连芦荟丸、内府玉红膏、固元丹、阿魏雷丸散、乾坤一气膏 |
相关中成药 | 流感丸、贴积膏、手掌参三十七味丸、安神丸、安阳膏药、二十九味能消散、回生口服液、七味榼藤子丸、消痞阿魏丸、加味烂积丸 |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蜡黄色至棕黄色。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面稍有孔隙;新鲜切面颜色较浅,放置后色渐深。脂膏状者黏稠,灰白色。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味辛辣,嚼之有灼烧感。
拣去杂质,斫成小块。
《雷公炮炙论》:"凡使阿魏,先于净钵中研如粉了,于热酒器上裛过,任入药用。"
(1) 取本品少量,加硫酸数滴使溶解,显黄棕色至红棕色,再滴加氨试液使呈碱性,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亮天蓝色荧光。
(2) 取本品少量,加盐酸0.5ml,煮沸,显淡黄棕色或淡紫红色,再加间苯三酚少量,颜色即变浅,继续煮沸,变为紫褐色。
(3) 取本品块状者切断,在新鲜切面上滴加硝酸1滴,由草绿色渐变为黄棕色。
(4) 取本品0.2g,置10ml刻度试管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用玻棒捣碎,浸渍30分钟,滤过,取滤液0.2ml,置5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亮度法(附录ⅤA)测定,在323nm和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从阿魏根或根茎切开后所得之橡胶树脂即阿魏,有特异的臭气,味苦而辛;能自肠胃道吸收,即使大量(12克)亦无显着毒性;可用作驱风剂(用4%15~30毫升灌肠,同时服轻泻剂),但肠道手术后3天内不宜使用。其挥发油自肺排出,故在支气管炎、百日咳或哮喘患者,可用作刺激性祛痰剂。
阿魏煎剂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与硫黄、槟榔及肉桂合用,作成煎剂预先给小鼠灌胃,可减少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后之成虫发育率。水浸剂在急性试验(犬静脉注射)及慢性试验(大鼠)中,能延长血凝时间,并能显着降低血浆对肝素的耐受力,其抗凝作用可能与血中肝素或肝素样物质的增加有关。国外有用其胶质作抗惊厥用或治疗某些精神病,亦有用作驱虫者。
新疆阿魏的水煎剂或水-醇提取液,对离体蛙心能降低其心跳振幅,增加心率;静脉注射于犬,可使血压有短暂的降低。1:1000煎剂能引起离体豚鼠子宫的强烈收缩;而水-醇提取物则无效。二者对动物的毒性均不大。
孕妇禁用。
①治一切痞块症瘕,食次血气成积者:阿魏五钱,白芥子四两,白术三两,三棱、莪术各二两。后四味俱炒燥,研为细末,以阿魏热酒溶化,和入为丸,黍米大。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下。妇人病此,本方加当归、川芎、干漆,俱酒炒各-两。(《何日中手集》)
②治痞:阿魏、乳香、没药、芒硝各二两,俱研细,听用。外用大黄二两,白芥子三两,木鳖子二十一个(去壳),穿山甲、肉桂、川独活各一两五钱,乱发二两;用香油四十两,煎黑去渣,待油冷凝,入锅内,乘油冷时加水飞净细炒燥黄丹二十两,将油煎滚,用铁箸不住手搅,以黄丹黑熟,软硬得所,提起,将凝,加入阿魏、乳、没、硝四味细末在内搅匀,即成膏矣。凡贴膏药时,先用芒硝研细,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定,用热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何日中手集》)
③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方剂汇www.fane8.com],肚痛,小便白浊: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两,黄连(炒)半两,花碱(研如粉)三钱,山查肉一两,连翘一两半,半夏(皂角浸一宿)一两。上为末,炒神曲糊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医学纲目》阿魏丸)
④治气积,肉积,心腹膨满,结块疼痛,或引胁肋疼痛,或痛连背膂,不思饮食:木香(不见火)、槟榔各半两,胡椒、阿魏(用醋化开)各二钱半。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时候,生姜皮汤下。(《济生方》阿魏丸)
⑤治疟疾:胭脂、阿魏各一大豆许,同研。以大蒜肉研和为膏,用大核桃一枚,劈开去仁,取一片以药膏子填在核内。疟发时,用药核桃覆在手虎口上,男左女右,令药着肉,以绯帛系定,经宿乃去。(《圣济总录》扼虎膏)
生态环境:生于沙地、荒漠。生于海拔850m荒漠中和带砾石的粘质山坡上。生于沙漠边缘地区,海拔约700m的粘质土壤的冲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亚地区及伊朗和阿富汗。分布于新疆伊宁。分布于新疆乞康。
①阿魏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初生时只确有根生叶,至第5年始抽花茎;花茎粗壮,高达2米,具纵纹。叶近于肉质,早落;近基部叶为3~4回羽状复叶,长达50厘米,叶柄基部略膨大;最终裂片长方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灰绿色,下面常有毛;茎上部叶1~2回。花单性或两性;复伞形花序,中央花序有伞梗20~30枝,每枝又有小伞梗多枝;两性花与单性花各成单独花序,或两性花序中央着生1个雌花序;两性花黄色,花萼有5微齿;花瓣5;雄蕊5,长于花瓣;雌蕊2心皮,上部扁平,几分离,无明显花柱;雄花与两性花相似,仅心皮内胚珠不育;雌花白色,花盘上位,肥大,2心皮,合生,子房下位,被毛,2室,胚珠1。双悬果背扁,卵形、长卵形或近方形,背面有毛,具10肋,棕色。花期3月。果期4月。5月植物枯萎死亡。
生长于多沙地带。分布苏联中亚细亚地区及伊朗、阿富汗。
②新疆阿魏
多年生草本,高50~200厘米。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3~4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羽状深裂。复伞形花序,花黄色,小而密。双悬果扁椭圆形。
生于戈壁滩及荒山上。分布新疆。
③宽叶阿魏
多年生草本,高达2米。叶为3回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为淡黄色,子房及种子光滑。
分布新疆。
阿魏含挥发油、树脂及树胶等。品质佳良者(粒状品)可得挥发油10~17%,树脂40~64%,树胶约25%,灰分约1.5~10%。块状品所含的无机杂质有的可达60%以上。
挥发油中含蒎烯,并伴有多种二硫化合物,其中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约占45%,是本品特殊蒜臭的原因。树脂中含阿魏酸及其酯类,还有法呢斯淝醇A、B、C等。
本品不含游离伞形花内酯,但如与盐酸共煮,则易产生伞形花内酯,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萤光。此反应可用作鉴别根据之一。
阿魏又名熏渠、哈昔泥、五彩魏。载《雷公炮炙论》。系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或阜康阿魏f.fukanensis k.m.shen的树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阿魏又名魏去疾、五彩魏,为伞形科植物阿魏、新疆阿魏及阜康阿魏的树脂,主产于中亚细亚地区及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新疆亦有产,主要生长在戈壁滩及荒山等多沙地带。多在其树未开花前采收。
阿魏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消积杀虫的功能。用于癥瘕痞块、虫积、肉积、心腹冷痛、疟疾、痢疾等病症。
味辛,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杀虫破症,辟瘟消瘴。得丹砂为丸能截疟,得灵脂、黄狗胆治噎膈痞积。惟臭烈恐伤胃气,虚者须忌用。钵研细,热酒器上滤过入药,解蕈菜及自死牛马毒。
阿魏(图缺)化积有功于脾胃,杀虫独禀夫辛温,臭烈难闻,外消多效。(阿魏,出西番诸国,一云是树脂,一云是草根煎成,未知孰是,辛温气臭,入脾胃,消积杀虫,虽极臭而又能辟臭,凡口气腋气等证,皆可用之,然人之
有草木二种,草者出西域,可晒可煎。木者出南番,取其脂汁,熬作膏,名阿魏。出三佛齐及暹罗国者,树不甚高,土人纳筒于树,脂满其中,冬月破筒取之。近惟广州有之,是木膏液滴酿而成。又有云树汁毒甚,系羊于下,自
阿魏,味辛,气平,无毒,热。入脾、胃、大肠。杀虫下恶气,破症积,辟瘟禁疟,却鬼祛邪,蛊毒能消,传尸可减,乃消毒攻邪之物,宜于外治,而不宜于内治者也。阿魏以臭者为佳,无臭气者皆假。然亦有臭者不可用,乃取
阿魏(图缺),出西蕃及昆仑,今惟广州有之。旧说苗、叶、根极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曝干者为次。今广州出者,云是木膏液滴酿结成。二说不同。谨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阿魏木,生波斯国,呼为阿
见脾和。
(唐本草)【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核】曰∶出西番,及昆仑,今云南长河中亦有。与舶上者气味虽相似,只无黄色耳。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或如草,或如木,此
(阿魏_图缺)味辛,平,无毒。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生西蕃及昆仑。唐本注云∶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曝干者为次。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