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是我国清代医家傅山编撰的妇产科名著,清代傅山著,刊于道光七年(1827年)。其中《女科》2卷,内容分10门77篇,论述妇科各病证治。《产后编》2卷,论述了43种产科疾病的证治。内容
《医心方》由日本人丹波康赖所着,分三十卷。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的四部医学巨着(《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医心方》)之一。《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中医养生疗疾名典,它荟集了久已失传
《诸症辨疑录》,吴球撰。四卷,约成书于1644年。卷一至卷三列述中风,伤寒,痰饮,虚损,失血等30种内伤杂病及少量疮疡病证。卷四论述妇科诸病。各病证所论注重病因病机阐发。书中除引用前贤医论外,间
《原病集》五卷。本书共分元、亨、利、贞四类。“元类要法”上下二卷,总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亨类钤法”、“利类钤法”各一卷,分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证。“贞类钤方”一卷
《医林改错》,2卷,清代王清任撰,刊行于1830年。上卷内容有二,其一是论述脏腑解剖,提出了王氏所绘的解剖图谱和一些生理学方面的新观点,意在改正古人在某些解剖和生理认识上的错误。其二是论述了王氏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卷五论述四诊,最后两卷是方药。何氏极力推崇并继承了
《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著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卷下详述脾胃病与天地阴阳、
产妇临盆必须听其自然,不宜催逼。安其神志,不使惊慌,直待瓜熟蒂自落矣。故用稳婆必须择老成忠浓者,预先嘱之,及至临盆,务令从容镇静,不得用手法催逼。世之稳婆催逼有二∶有不知时候,惟恐后时者。有急完,此家
强心,利尿。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心房纤维性颤动。
《张氏医通》,清·张璐撰,十六卷,刊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系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初名《医归》,为反映张氏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体例仿王肯堂《证治准绳》,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论曰: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忿忿如怒,头目眩痛,眦赤生瘜肉是也。其脉见于左手关上。阴实者,乃足厥阴经有余之候,盖肝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故其证如此。 治肝藏壅实,风热客搏经络,动
《圣济总录》,方书。又名《政和圣济总录》。二百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纂。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
《女科经论》(公元 1689 年)清.萧埙(赓六)着。八卷。分为月经、胎前、产后、崩淋、带下、杂病等门,辨别虚实寒热,详论治法。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气有馀:所现尿短赤、黄、红、粪鞕、羊矢、极臭、极黄之类。气不足:所现尿清长,间有黄者,粪溏、色白、色青之类。
气有馀:所现皮干枯、皮粗、毛干枯、肌肤燥痒之类。气不足:所现皮肉光润、毛泽,肌肤虽瘦,无燥痒之形。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 2019-2023 fane8.com 方剂汇 联系我们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