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分上中下3卷,共计92案。其中大多医案有一剂知,二剂已,甚则覆杯而愈的效果。《曹颖甫先生医案》是由王慎轩随曹颖甫先生侍诊时抄录整理汇编而成,为搜集附列的治验。曹颖甫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血证论》为清唐宗海著医书,成书于1884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血证治疗的专著。 《血证论》全书共分八卷。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本书补救
清·柯琴编注。四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了“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地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分篇汇论,挈其大纲
《外治寿世方》为清·邹存淦所着。分《外治寿世方初编》和《外治寿世方续编》两部分。初编按病种、人体部位以及妇、儿、急救、杂治分为六十二门,载方二千四百余首;续编则以膏丹立目,收外治膏丹约八十余种。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新编系列教材之七《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既是习医之良师,亦是授徒之益友。但原文言简意赅、辞艰理深,初习者必先读准字音、究明句义,然后方可热读背诵,用诸临证。《中医诊法·中药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从“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的顺序看,《伤寒论》是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论治着作,因此《伤寒论讲解》既是中医的基础理论课,又是中医的临床课。其中既涉及到外感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又涉及到多种杂病的辨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医方集解》全书共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
穴位学名腧穴(腧读shù),又称孔穴、穴、穴道等。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
《黄帝内经讲解》一书,是从指导临床的角度选材类编并在忠实于《内经》原文的基础上采用讲解方式编纂而成。在“高等中医函授教材”中,它是中医学的基础课,又是《中医药学概论》的提高课,是深入理解和掌握中
《长沙方歌括》由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是对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以韵文的方式、总结、整理而成,是一本方剂的启蒙读物。本书由陈氏原文、注释和解说三部分组成:注释部分主要是对古今词义不同的字
《本草思辨录》,古代中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不能轻易改动。却
方剂学讲解是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教学需要而写。本教材的编写原则,首先要求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医基本理论体系概念、辨证论洽的术语,以及药物的性味功能等阐述每个方剂的主治、功能。其次要求以中医病机做为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撰著,成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共10卷。其中,卷1为基础理论,卷2至卷6为内科杂证,卷7为妇科,卷8为儿科,卷9为外科,卷10为民间单方、杂治、急救、灸疗等方。本
《丹溪治法心要》,原题朱丹溪述,实系其门人及私淑者编辑整理。由明·高宾(叔原)校正重刻。是书共8卷,囊内、外、妇、儿各病症凡154种。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发前贤之未明,堪称集朱氏临证
《脾胃论》,撰于公元1249年,三卷,是李东垣创导脾胃学说的代表著作。卷上为基本部分,引用大量《内经》原文以阐述其脾胃论的主要观点和治疗方药。卷中阐述脾胃病的具体论治。卷下详述脾胃病与天地阴阳、
《温病条辨》,清代吴瑭(鞠通)著(1798年),为温病通论著作。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在温邪易耗伤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
补肾清火,固齿明目,乌须黑发,香口润体。主肾虚胃火之牙齿疼痛。
补肺气,退潮热,益肝肾。用于肺结核潮热、咳嗽、咯血、腰膝无力、头晕、耳鸣、肠炎腹泻、黄疸型肝炎、目赤肿痛。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 2019-2023 fane8.com 方剂汇 联系我们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