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八两) 上法制,服食具载注中。 玉壶,指人身而言。道书曰:金精满鼎气归根,玉液盈壶神入室。玄寿先生曰:硫是矾之液,矾是铁之精,生于温泉,产于山旁,有水火既济之妙。《本草》只治阴
温肾,明目。治阳痿,目眩。①《本经》:"主明目,补中不足。"②《本草经集注》:"解藜芦毒。"③《中药志》:"治肾虚阳痿,目眩。"
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通∶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泻∶可以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
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夫热气剽悍,药气亦然,二气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汤液本草》由元代王好古撰于公元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补充若干资料。王好古以本草、汤液(经方)为正学,故撰此书。上卷为药性总论,中下两卷记载242种药物。 《
(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
祛风活络。筋络伤后,风寒湿外邪侵入,拘挛作痛。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 兆流产,高血压症。
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属风热与痰。作风痰治,类痛风证,用白芷、酒片芩,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又方∶川乌、草乌、童便浸炒去毒各一钱为君,细辛、羌活、酒芩、甘草各半分为佐,为细末,分作二三服,茶清下。一加南星,姜茶调服
治溃烂诸疮,效不可言,不可轻视此方。 木耳(一两,焙干,研末) 白沙糖(一两,和均) 以温水浸如糊,敷之缚之。 此方与刺猬皮治遗精,抽葫芦治鼓症,义同。明此义,方可以学医。
余友薛文煌,字朗斋,通州人,素知医。道光十年二月,因赴山东,来舍辞行。闲谈言及古人论生血之源,有言心生血、脾统血者,有言脾生血、心统血者,不知宗谁?余曰:皆不可宗。血是精汁入血府所化,心乃是出入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一段,本不当说,纵然能说,必不能行。欲不说,有许多病,人不知源,思至此又不得不说。不但医书论病,言灵机发于心,即儒家谈道德,言性理,亦未有不言灵机在心者。因始创之人,不知心在胸
止血减瘀,活血化瘀,益气行血,消肿止痛,通窍通络。主治面部瘀血伤、面部外伤血肿、眼外伤瘀血、出血性中风等。
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主外伤所致气血瘀滞。(神经性耳聋)
益气养阴,化痰通络。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证,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结代;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金匮) 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当归 贝母 苦参 等分。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从来小便难,伤寒热邪传里则有之,必先见表证。或化源郁热者有之,上必见渴。中气
健胃散寒,除痰,破痞瘤,养荣强壮。用于单一型培根病,胃痞瘤,胃溃引起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胸烧、泛酸。亦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主治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
(补气升阳) 补中益气(汤,东垣)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黄芪(蜜炙)钱半,人参、甘草(炙)各一钱,白术(土炒)、陈皮(留白)、归身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加姜、枣煎。表虚者,升
血虚,用朱砂安神丸治之。一方治惊悸,定志丸加琥珀、郁金。痰迷心膈,治痰药皆可。
寒热病,凡阴虚者难治。久病恶寒,当用解郁。恶寒,阳虚也,用人参、黄 之类,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之气。背恶寒甚者,脉浮大无力者,是阳虚。虚劳冬月恶寒之甚,气实者可下,亦宜解表,用柴胡、葛根。用苍术恐燥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人身万病皆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症加入诸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仿此。气郁用香附横行胸臆间,必
用煎熟桐油,调密陀僧末敷之。
治风狗咬,取小儿头发炒新香附、野菊,碾细酒调服,尽醉而止。狗咬方,用紫苏口嚼碎涂之。又方,用 炭打碎为末敷之。
属气虚、阳气。有痰亦自汗,湿亦自汗,热亦自汗。大法宜人参、黄 ,少佐以桂枝。阳虚者,附子亦可用;气虚自汗,黄 建中汤;气虚寒热自汗,劳倦少食脉弱者,补中益气汤;劳役大虚,脉沉细,汗大出,舌上润,不烦躁
《丹溪治法心要》,原题朱丹溪述,实系其门人及私淑者编辑整理。由明·高宾(叔原)校正重刻。是书共8卷,囊内、外、妇、儿各病症凡154种。病因证治论述精简,文微义奥,且多发前贤之未明,堪称集朱氏临证
治酒食所伤,心胸烦满,口吐酸水,呕逆不定,饮食无味,胸膈不快。 干生姜(二斤) 盐(炒,二十二斤半) 杏仁(去皮、尖,麸炒,别研,十斤) 白面(炒,三斤) 甘草(炒,十三斤) 上为末
一 伤寒头疼又身热,便是阳证,不可服热药。伤寒传三阴、三阳共六经。内太阴病头不疼身不热,少阴病有反发热而无头疼,厥阴病有头疼而无发热,即是阳证,若医者妄投热药,决致死亡。一 伤寒当直攻毒瓦斯,不可补益
治脾胃不和,干呕恶心,腹胁胀满,不美饮食。 生姜(洗,切,五斤) 甘草(炙,剉,三两) 枣(去核,一斤) 上一处拌匀,用盆器盛贮,以布盖罨一宿,焙干,捣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
寻万物之性,皆有离合。虎啸风生,龙吟云起,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漆得蟹而散,麻得漆而涌,桂得葱而软,树得桂而枯,戎盐累卵,獭胆分杯,其气爽有相关感,多如此类,其理不可得而思之。至于诸药,尤能递为利害,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 2019-2023 fane8.com 方剂汇 联系我们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