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药材 | 梧桐、化药、青鱼胆草、云实、野棉花、丝瓜子、蜈蚣藻、油桐根、大叶酸藤子、三尖杉、鸡嗉子、铜罗汉、灵香草、芜荑、海人草、搬倒甑、山萩、摇钱树根、龙骨风、南方红豆杉 |
---|---|
方剂 | 乌梅丸、胆道排石汤Ⅴ号、炒使君子、加减乌梅丸、葱叶茶、利胆汤、糠蜜南瓜子、凤眼果煲猪瘦肉、胆道驱蛔汤、驱蛔汤3号 |
中成药 | 复方鹧鸪菜散 |
本病因摄入感染性回虫卵所致,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产出的幼虫钻入小肠壁,然后经血循环移行至心和肺,由肺沿支气管上行至口咽部被吞下回到小肠,在小肠发育为成虫。约在2个月内完成生活史,成虫的寿命6~12个月。
因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
1.蛔蚴移行症
蛔蚴在寄生宿主体内移行时引起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抵达肺脏后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X射线检查可见迁徙性浸润性阴影,临床上称为过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综合征。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2.肠蛔虫症
常见症状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有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一旦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可在肠腔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患者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以脐部为甚,伴有恶心、呕吐,并可吐出蛔虫,腹部可触及能移动的腊肠样肿物。有时蛔虫性肠梗阻可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套叠,必须及时手术治疗。蛔虫也可穿过肠壁,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时手术可致死亡。
3.异位蛔虫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肠道寄生环境改变时可离开肠道进入其他带孔的脏器,引起异位蛔虫症,常见以下几种:①胆道蛔虫症,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女性较常见。诱因有高热、腹泻、妊娠、分娩等。妊娠时胃酸减少,膨大的子宫迫使肠道移位,分娩时强烈的宫缩诱发肠蠕动增加,均可促使蛔虫向胆管逆行。此病发病骤然,右上腹偏中有剧烈阵发性绞痛,钻凿样感,患者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可吐出蛔虫。发作间期无疼痛或仅感轻微疼痛。若蛔虫钻入肝脏可引起蛔虫性肝脓肿,必须及早手术治疗。②胰管蛔虫症,多并发于胆道蛔虫症,临床征象似急性胰腺炎。③阑尾蛔虫症[方剂汇www.fane8.com],多见于幼儿,因小儿阑尾根部的口径较宽,易为蛔虫钻入。其临床征象似急性阑尾炎,但腹痛性质为绞痛,并呕吐频繁,易发生穿孔,宜及早手术治疗。
1.病原学检查
粪便涂片法或盐水浮聚法可较容易查到虫卵。近年来常用改良加藤法。该法虫卵检出率较高。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
2.血常规
幼虫移行时引起的异位蛔虫症及并发感染时血液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3.辅助检查
B超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异位蛔虫症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出现乏力、咳嗽或哮喘样发作,肺部炎症进展、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厌食、腹痛、体重下降等应注意患蛔虫病的可能性。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胃肠钡餐透视发现蛔虫阴影或有粪便排出或吐出蛔虫史者,均可明确蛔虫病的诊断。蛔虫性肠梗阻以儿童为多见,腹部的条索状肿块结合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进行鉴别。疑为肺蛔症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蚴确诊。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枸橼酸哌嗪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如同时存在别的肠道蠕虫,则应先驱蛔虫以防成虫异位移行。为缓解梗阻并发症,必要时可作手术或内镜处理。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患者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以脐腹阵痛,吐蛔便蛔,面黄肌瘦,泛吐清涎,腹部虫瘕为特征的病证。若蛔虫上窜胆道,可发蛔厥;钻入阑门,可致肠痈;集结成团,阻塞肠道,则成关格。治疗多根据其不同的病情以施治
蛔虫又名“长虫”。蝈虫病是指感染蛔虫卵而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临床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脐周疼痛时作时止,便下蛔虫,为主要特征。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但以小儿发病率为高。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环境卫生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趺、蹲踞也.蹶、颠踬也.趺蹶者.盖言立则能持.若蹲踞而趺.则颠踬而蹶.从俯覆矣.与诸经之言蹶者大殊.旧注.引痿厥、踝厥.误甚.其人能前不能却二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我国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为蛟墙、鱿、长虫。如《灵枢·厥病》篇说:“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
(论一首脉证一条方四首)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月端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目闰目闰者,藜芦甘草汤主之。藜芦甘草汤方(未见)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
师曰∶病跗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按』证刺俱未详,必有缺文,不释。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者,藜芦甘草汤主之。『按』证未详,方亦缺,不释。藜芦甘草汤方(缺)转筋之为病,
肠道蛔虫钻入胆道即引起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胆道寄生虫病,约占胆道疾病的8~12%,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儿童青年多见、无性别差异、农村较为多见。处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甚大,也是原发性胆管结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病人突然感觉上中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有向上钻顶的感觉。此时病人常屈膝捧腹,坐卧不宁,汗流满面,痛苦之极。剧痛可持续数分钟后自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