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 | 环草、金石斛、土白蔹、玄精石、绵阳岩白菜、吊兰、毛赪桐、牛毛七、山毛藓 |
---|---|
方剂 | 豨莶至阴汤、香蕉蘸黑芝麻、石斛养胃酒、栝楼根煎剂、百合固金汤、玉露糕、加减犀角地黄汤、口炎清冲剂、加减清肌汤、沙参黄芩汤 |
中成药 | 西洋参黄芪胶囊、润肺止咳合剂、荣发胶囊、慢肝养阴片、青蒿鳖甲片、养阴生血合剂、慢咽宁袋泡茶、滋阴润肠口服液、通脉降糖胶囊、清热养阴丸 |
本案月经失调,先期而至,本属血热,加之逾期不止,30余日经行未止,且量多色红,咽干颧红,五心烦热,倦怠乏力,实为气阴两虚之候。投以保阴煎,原方由生地、熟地、续断、山药、白芍、黄芩、黄柏、甘草八味组成。本案因出血日久,量多不减,已成气血不足之症。故加阿胶以补血止血,太子参以气阴两补。恐凉血止血太过,故适加益母草,防止成瘀,师景岳之法而不泥景岳之方也。
温邪深入营血每见咽喉部干痛,因此,慢性咽喉炎痛也应当从营血论治。方中玄参、麦冬滋阴清热;牡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木蝴蝶、生甘草、射干、知母等,共奏清利咽喉以及疏散风热之功,故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方中生地养阴清热,枸杞子滋补肝肾,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阴液,清金制木,培土抑木,上述甘润生津之品补益肝体;炒黄芩、青蒿清胆利湿;茵陈、金钱草、焦山栀清热利胆、退黄;垂盆草、五味子相配护肝降酶;八月札疏肝理气而不伤阴;三叶青、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癌活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方中茯苓、山药、甘草均为益气健脾助运之品;实脾又须消导为先,故予鸡内金、麦芽消食和胃。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有长期支扩与大量咯血史,经动脉栓塞治疗术后仍有反复咳嗽、咯痰、咯血,西医各种手段治疗无效。经四诊合参,辨证为阴虚内热,痰热内蕴,灼伤血络,治拟养阴清热、宁络止血、兼清痰热。
患者平素喜食寒凉之品则伤肺气,多食辛辣之品易生火热之邪,上蒸咽喉,熏灼肺脏,炼津液为痰。由于饮食偏好,使脾脏健运失常,饮食不能化为精微,反而酿成痰浊,阻塞气道,使肺失宣肃出现咳嗽。方和谦以调和肺气入手,利咽泄火。药中用沙参、麦冬益胃,元参、生地增液,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马勃、薄荷、丝瓜络清咽利肺,生甘草、桔梗相配组成桔梗汤解毒宣肺,利咽泻火,治疗咽喉之疾,炙甘草补中健运、调和诸药而收功。
肺癌术后患者,手术外伤袭肺,肿瘤内伤耗肺,对于肺部这个“娇脏”来说是内外受邪,对于整个机体来说可谓“元气大伤”,人体的内在本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患者主要以阴虚症状为主,受胸闷、口咽干燥所苦,故治疗当以养阴清肺、甘寒生津为主,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
李某,女,53岁,安徽黄山人。2016年5月5日就诊。患者2006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化疗4次。2015年因“不完全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术后1周开始发热,最高39.2°C,予抗感染、
钟某某,女,53岁。1964年3月12日入院(住院号:12299)。大便清稀3个月,恶寒发热、身疼骨楚、咳嗽胸痛1日。T38.7°C,X线胸透示:右下大叶性肺炎。血常规:白细胞42.8×1
张某,女性,80岁,述患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自30多岁开始,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等症状,多次住院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后采用中医药疗法、中西药灌肠而逐渐好转。但是一直常年靠服用柳氮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