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根据分布范围,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根据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水肿,轻度水肿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的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凹陷,体重可增加5%左右。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药材 | 猪苓、苍术、马鞭草、茯苓、苎麻根、泽漆、葶苈子、苎麻、路路通、附子、泽泻、黄芪、冬瓜皮、赤小豆、三白草、冰凉花、槟榔、假蒟子、四方草、桂枝 |
---|---|
方剂 | 真武汤、参苓白术散、草神丹、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羌活胜湿汤、泽泻粥、柴胡桂枝汤、五苓散、实脾饮 |
中成药 | 肛泰栓、八味肾气丸、清热卡森胶囊、益肾化湿颗粒、金匮肾气丸、强肾颗粒、结石通胶囊、五苓片、经前安片、十枣丸 |
引起体液平衡失调的原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淋巴液回流受阻。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疾患等。当血浆白蛋白量降到25g/L或总蛋白量降到50g/L时,就可出现水肿,为全身性。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相应部位的组织水肿或积水,如肝硬变引起胃肠壁水肿的和腹水,心力衰竭时的腔静脉回流障碍则引起全身性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炎性病灶的水肿即主要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水肿亦属此机制。此类水肿通常发生于血管壁受损的局部。
4.淋巴回流受阻
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后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可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丝虫病时下肢和阴囊由于淋巴管被虫体阻塞,常发生下肢和阴囊水肿。此外淋巴管广泛性的癌细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肿。
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辅助水钠潴留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力衰竭、肝硬变、肾病综合征的水肿形成起辅助作用。心力衰竭时心搏出量减少,肾灌注血量不足,刺激肾近球感受器,使肾素分泌增多,肾素使血管紧张素原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的作用将血管紧张素Ⅰ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后者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使之分泌醛固酮,从而促进肾远曲小管的钠重吸收,招致钠潴留,引起血液晶体渗透压增高,后者刺激血管壁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从而加强肾远曲小管的水重吸收。水的潴留助长了心源性水肿的形成。肝硬变时的水肿和腹水,也有醛固酮的作用参与,这是由于肝细胞对醛固酮的灭活作用减退,同时,在腹水形成之后,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又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肾病综合征因白蛋白大量流失,血浆蛋白量低落,发生水肿,体液自血管内向血管外逸出,循环血量下降,又激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
1.全身性水肿
(1)心脏疾病 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肾脏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衰竭期、肾动脉硬化症、肾小管病变等。
(4)营养性因素 ①原发性食物摄入不足,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致的饥饿;②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如继发性摄食不足(神经性厌食、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胃肠疾患、妊娠呕吐、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肠道蠕动亢进等);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和渗出、急性或慢性失血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严重弥漫性肝疾患等。
(5)妊娠因素 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6)内分泌疾病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7)特发性因素 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方剂汇www.fane8.com],多见于妇女,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8)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2.局部性水肿
(1)淋巴性 原发性淋巴性水肿,如先天性淋巴性水肿、早发性淋巴性水肿;继发性淋巴性水肿,如肿瘤、感染、外科手术、丝虫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2)静脉阻塞性 肿瘤压迫或肿瘤转移、局部炎症、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可分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以及其他静脉阻塞。
(3)炎症性 为最常见的局部水肿。见于丹毒、疖肿、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等。
(4)变态反应性 荨麻疹,血清病以及食物、药物等的过敏反应等。
(5)血管神经性 属变态反应或神经源性,可因昆虫、机械刺激、温热环境或感情激动而诱发。部分病例与遗传有关。
根据引起水肿原因不同,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也不尽相同。临床常见的水肿往往由于一些重要的系统或器官的疾病所引起,故除水肿的一般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针对其原发病进行检查,以确定水肿的治疗和估计水肿的预后。对于全身性水肿的患者一般应考虑进行下列的实验室检查。
1.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的测定
如血浆总蛋白低于55克/升或白蛋白低于23克/升,表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其中白蛋白的降低尤为重要,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及营养不良。
2.尿检查与肾功能试验
有全身性水肿时应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如无蛋白尿很可能水肿不是由心脏或肾脏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轻度或中度蛋白尿,而持久性重度蛋白尿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持久性蛋白尿,尿中红细胞与管型增多,伴有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常提示水肿为肾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虽亦可有上述表现,但尿检查和肾功能的改变在程度上一般都比较轻。与水肿有关的肾功能试验,常选用酚磺酞亦称酚红试验、尿浓缩和稀释试验、尿素廓清试验等,可检测肾脏的排泄功能。
3.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如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者即为贫血,应考虑此水肿可能与慢性肾脏病有关。
4.计算水和钠盐的每日摄入量和排出量
计算每日水和钠盐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必要时测定血浆氯化钠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水、盐的潴留情况。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由于引起水肿的原因非常多,每一种病因所引起的水肿期治疗各不相同,无法有统一的治疗方法。但根本原则都是:根据病因情况对症治疗。治疗病因、消除水肿、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比如心源性水肿,一旦诊断明确,应该治疗心衰(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心衰控制好后,水肿自然消退;肝源性水肿,若为乙肝引起肝硬化导致,则大部分是低蛋白血症的水肿,这时候需要抗肝硬化治疗,比如乙肝抗病毒治疗、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腹水等;肾源性水肿原因也较多,主要还是对因治疗,若为肾病,则可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肾病被控制后,水肿自然消退。其余病因所导致的水肿,都遵循治疗原发疾病、维持生命体征的基本原则。
IgA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之一,常缘起感冒等疾病而触发,以蛋白尿、血尿为主要表现。《证治汇补》云:“或肺气有伤,妄行之血,随气化而下降;胞中或脾经湿热内陷之邪,乘所胜而下传水府;或肝伤血枯,或肾虚火动,或思虑劳心,或劳力伤脾,或小肠结热,或心胞伏暑,俱使热乘下焦,血随火溢。
唐容川指出:“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利则为水。”心衰瘀血伴水肿正是《血证论》所言之“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左心衰患者常伴有憋闷、喘促、咳嗽、咳痰、肺部满布湿啰音等肺瘀血和水肿的表现。
小便不利是指排尿困难,尿量少,以及小便闭塞不通等症状又称“癃闭”临床当辨清病变所在的脏腑以及寒热虚实的不同
本案是以水肿为特异性主症,并见下肢灼热酸软,辨证当以气滞络瘀、水湿潴留为标。药用天仙藤、鸡血藤、路路通、泽兰、鬼箭羽、丹皮等行气活血、通络利水;生地、楮实子、黑料豆、桑寄生滋肾养阴利水;泽泻、茯苓淡渗利湿;郁李仁、决明子润肠通腑、行水消肿。
临床疾病复杂多变,每每合病或有兼夹痰瘀食积等,故表现在每一例患者身上,症状并不典型。例如本案中,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表现但为“四逆”,而患者不但没有四逆,反而“手足微热”,如能掌握本方证本质,病位为半表半里、病性为上热下寒,则在临床中便可以引申、扩大应用。患者虽手足热,但肩膀、膝盖发凉,故仍为下寒之象,实则与四逆病机相同,故而用之辄效。
本案既有恶寒发热等太阳表证,又见水肿、腰痛等少阴里证。故用麻黄解外以“开鬼门”;附子温肾阳以复膀胱气化而“洁净府”;细辛辛温,专走少阴,能行水气而润肾燥。三者合用,温散兼施,表里同治。
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称为水肿。局部水肿常由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如炎症反应),全身性水肿容易在组织比较疏松以及身体最低的部位出现,严重时可在胸腹腔内出现积液。水肿产生的机理目前尚有争论,主要的因
遍身浮肿,以手按之仍起者。葶苈四两炒为末,以红枣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皮汤下,日三服,试之立验。或用西瓜烧灰为散,服之亦效。
治男子脾元虚惫,水气肿满。红芽大戟(炒,主脾)甜葶苈(炒,主肝)黑牵牛(半生半熟,主肾)续随子(炒,去壳,主肺)甘遂(炒,主心)上各为一两,观其五脏病证,主其病之药加一两,共二两,并为细末,煎灯心汤,
丹溪云水之为病不一贾洛阳以病肿不治必为痼疾虽有扁鹊亦莫能为则知肿之危恶非他病比也治水大法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凡有热者水气在表可汗身无热者水气在里宜上腰以下肿宜利小便腰以上肿宜发汗此仲景之要法也若遍身肿烦渴
问曰∶水肿、鼓胀,何以别之?答曰∶目窠与足先肿,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肿者,胀也。然水肿亦有兼胀者,胀亦有兼水者,须按其先后多寡而治之,今分为两门,
人生百病,最难者莫出于水。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气壮则水还于肾,虚则水散于皮。又三焦壅塞,营卫闭格,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有肿于头目,与肿于腰脚,肿于四肢,肿于双目者。有
水肿之病出乎脾,世人不识乱猜疑;肾水脾土两要固,脾土一亏水无围。泛滥并流四肢去,使人浮肿黄光辉;风肿气肿并血肿,阴水阳水亦须知。风肿走注皮麻木,气肿随气稍长之;血肿之症如何识,皮间赤缕血痕见。阳水自热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本病证
可以。黑咖啡能够去水肿,主要是由于咖啡因具有利尿以及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在其中加入牛奶,所含的成分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其他物质,所以黑咖啡加牛奶是可以保持原有功效的。但需注意的是,水肿分为生
车前草茶选择含根茎叶的全株车前草(青草行可买到),一天取用20〜30克,以1500㏄热开水冲泡,分多次饮用。车前草,别名五筋草、五根草、车轮草。其味甘、性寒。具利水消肿功能,并有镇咳、止泻、清热、杀菌
1.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2.加强营养,适当经水,减少进盐量。3.劳逸结合,不可过劳或完全卧床。4.睡眠时抬高下肢以利血液回流。
身体姿势坐姿方面,不宜坐太矮的椅子,座椅的高度最好能高过膝盖。站立时,应可稍微前倾,以帮助放松。躺卧时则尽量采取侧卧姿势,并以左侧躺的方式更佳,在下方那侧的脚可伸直,上方的脚则可稍微弯曲,并于两腿间加
怀孕时期发生的水肿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1、因为子宫变大,造成静脉回流变差、血液循环不好所造成。2、怀孕后因荷尔蒙变化、黄体素增加、肾上腺以及胎盘荷尔蒙激素的改变,使得血液中蛋白减少,加上渗透压的关系,水
怀孕时期发生的水肿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1、因为子宫变大,造成静脉回流变差、血液循环不好所造成。2、怀孕后因荷尔蒙变化、黄体素增加、肾上腺以及胎盘荷尔蒙激素的改变,使得血液中蛋白减少,加上渗透压的关系,水
脾虚型水肿1.患者取坐位,按摩者站立其身后,将双手拇指分别置于患者双侧脾俞,胃俞,三焦俞,用适当的力度揉按各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注意揉按力度不要过大。2.患者取坐位,按摩者对面而坐,以一手持患
去水肿鰂鱼汤材料鰂鱼1条、北芪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大腹皮10克、陈皮8克、生姜3片做法1.鰂鱼洗净后,以少许油煎至两面微黄,抹去油份,备用;2.其余药材装入药布袋或泡茶纱袋,备用;3.将材
陈某,男,17岁。症状:全身反复浮肿7个月。全身浮肿,面目肿甚,眼眶红赤,腹胀如鼓,阴囊肿亮,下肢肿,按之如泥,大便微溏,小便少,舌苔薄黄微腻,脉细弱。辨证:肺
患者,女,50岁,2009年3月10日初诊。诉浮肿反复发作2年。患者2年前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下肢按之没指,其肿势常随情志改变而增减,曾于某医院行血、尿、大便常规及胸透、肝功能、肾功能、
郑某某,女,39岁。1998年3月2日住院行混合痔内扎外切术,术后第3天因饮食不慎致腹痛,腹泻,大便稀不成形,每日4次,便后肛口疼痛,少许擦血。肛检:肛门右前边缘水肿,皮层潮红,触之疼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