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种内、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性疾患的一个泛称,并非一独立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皮炎和湿疹的概念及分类是皮肤科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为同义语来用,并不严格区分,如有人将异位性皮炎也称为异位性湿疹等。现在多数的观点认为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如接触性致敏、皮肤感染等,而湿疹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时将发病机制或临床特征相对明确者称为“某某皮炎”,而病因暂时不明确者笼统的诊断为“湿疹”。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皮炎与湿疹的章节中,包括有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20多种疾病。临床上常根据病因、发病部位或其他临床特征将某一特定的皮炎定义为某某皮炎,如接触某物质引起的称为接触性皮炎,内用药物引起的称为药物性皮炎等。湿疹则是个临时概念,一旦明确了病因,这一湿疹就应诊断为某某皮炎,而不应再诊断为湿疹了。
药材 | 杉木、臭梧桐、白屈菜、构树、寄马桩、细叶桉、莲子草、毛果算盘子、飞扬草、松花粉、大飞扬草、西南鹅掌柴、刺藜、粘人草、泽漆、茅莓、乌桕、土大黄、雀翘、铁苋菜 |
---|---|
方剂 | 七叶一枝花药酒、加味养血凉血汤、乌蛇荣皮汤、驱疫避虫酒、调胃承气汤、败毒散、复方墨旱莲软膏、消风散、板蓝根汤、凉血消风散 |
中成药 | 止痒酊、丹皮酚软膏、复方硫黄乳膏(维肤康乳膏)、松花散、止痒消炎水、百癣夏塔热片、八宝五胆药墨、凉血祛风糖浆、洁尔阴洗液、康肤酊 |
皮炎湿疹类疾患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2.外部因素
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生活环境(如冷、热、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理化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皮炎与湿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种皮损。
1.急性期
表现为红斑、水肿,可伴有丘疹、丘疤疹、水疱或糜烂、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逐渐向周围蔓延,病理表现为表皮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表皮内水疱。
2.亚急性期
水疱、红肿及渗出减少,出现结痂及脱屑。
3.慢性期
以皮肤粗糙肥厚革化为主,苔鲜样变,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组织病理表皮增厚,棘层肥厚,真皮乳头淋巴细胞浸润。手足部湿疹可伴发甲改变。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疹痒,甚至剧痒。
上述三期间常无明显界限,有的患者可同时并存,也有的皮炎不一定要经历三期。上述临床分期不提示病因或发病机制,而根据病因、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可以把能进行分类诊断的皮炎称为分类性皮炎(湿疹),如淤积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对于具备皮炎湿疹临床特点又不能进一步归类者称为未分类性湿疹(表1),各种不同的皮炎湿疹各具相对特异性的临床特点。
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各种不同类型的皮炎检查的结果不尽相同,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方剂汇www.fane8.com],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血清IgE含量增高。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等。斑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真菌检查可鉴别浅部真菌病,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主要根据病因、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综合考虑,能进行分类诊断的皮炎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淤积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均具有斑疹、丘疹、水疱、斑块、糜烂、结痂或苔藓样变等皮肤原发或继发性皮损的一种或几种皮肤炎症性表现;对于具备上述临床特点又不能进一步归类者统称为湿疹,可根据部位诊断如肛周湿疹、阴囊湿疹、外耳湿疹、乳房湿疹、眼睑湿疹等,也可根据皮损分期或季节等因素进行诊断如小腿慢性湿疹、夏季皮炎等。湿疹严重程度可根据其面积和皮疹的特点进行评分。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与其他各类病因和临床表现特异的皮炎相鉴别
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淤积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
2.与类似湿疹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如浅部真菌病、疥疮、多形性日光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培拉格病和皮肤淋巴瘤等。
3.与少见的具有湿疹样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相鉴别
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高IgE复发感染综合征等。
首先注意避免病因或各种可疑致病因素,患病期间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及饮酒,避免过度烫洗、搔抓等刺激。感染性炎症积极控制感染,非感染性炎症一般的治疗原则如下:
1.系统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类药、镇静安定剂等,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1)急性期、亚急性期:可用钙剂、维生素C等静脉注射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①皮损面积<:30%的患者,可以外用药物配合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等口服;②皮损面积≥30%的患者,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或硫代硫酸钠或复方甘草酸苷制剂静脉用药;严重患者短期应用激素1周;配合或交替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或雷公藤制剂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激素停药后继续应用这些药物2周左右,酌情给予抗组胺药。或单纯使用雷公藤制剂、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至病情缓解;皮损广泛且有糜烂、渗液或继发感染者适当给予抗生素;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CYA)和干扰素等。反复发作者可以试用免疫调节剂。
(2)慢性期:①皮损面积<:30%的患者,可以外用药物适当配合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等口服;疗效不佳者可以短期加用雷公藤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后停药;②皮损面积≥30%的患者,多数需要口服复方甘草酸苷、雷公藤制剂或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组胺药;不推荐激素。
2.外用药物治疗
遵循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急性期渗出不多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和油剂交替使用;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治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皮内注射。
取穴风池、大椎、膈俞、曲池、内关、神门、委中、血海、阴陵泉、三阴交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部皮肤以苔鲜样变和阵发性剧痒为特征。常与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或神经衰弱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以及衣领的摩擦,日照、多汗、饮酒或其他物理性刺激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儿童扁桃体炎多属风热外感,热毒内结咽喉所致。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治疗,见效快。但一旦出现意外过敏反应则雪上加霜,药毒、热热毒相互为患,血热妄行,造成皮肤出现紫癜、红斑。西医认为是过敏反应,由组织胺缺乏、肥大细胞和慢反应物质增多所致,属于中医风邪致病的范畴,故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痒为原则治疗该病。
神经性皮炎多见于青年或成年人,老年人较少见,儿童一般不发病。起病时,患部皮肤往往仅有瘙痒而无皮疹发生。经常搔抓或摩擦后,便出现粟糜至绿豆大小至丘疹,历时稍久,因丘疹逐日增多,密集融合,形成皮纹加深和皮嵴隆起的典型苔藓样变之斑片。
神经性皮炎患者最痛苦的症状是瘙痒,其次是皮损肥厚粗糙,尤其对于慢性顽固性神经性皮炎,皮损往往消退缓慢或者容易复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地为化”,肝五行属木,五气属风,主藏血。
异位性皮炎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和成人期三个阶段。
因桑毛虫毒毛刺伤皮肤所引起的皮炎称为桑毛虫皮炎。桑毛虫又称桑毒蛾,其侵害树种广泛,除嗜食桑叶外,也危害桃、李、苹果、梨等果树,以及城乡绿化树的叶子。桑毛虫一生分卵、幼虫、蛹和成蛾4个发育时期,其盛发期
尾蚴性皮炎(cercarialdermatitis)在我国稻田地区又称稻田皮炎,在美国、加拿大沼泽地区因游泳而感染称游泳痒等,均是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疾病。在人体,这类血吸虫仅限于
药物性皮炎可简称为药疹,系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或别的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皮肤粘膜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内脏损害,甚至死亡。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如同“水能载舟,也可覆舟”一样,药物既可治病救人
本病皮疹具有多形性、伴有剧痒的一种慢性良性皮肤病。【病因】病因不明,下列因素可能和发病有关.1.自身免疫病: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本病皮损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IgA免疫复合体和补体呈颗状粒沉着。在真皮浅
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以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及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限于接触部位,主要表现为红班、丘疹、水疱、糜烂及渗液,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病程自限
接触性皮炎系皮肤接触外界致敏或刺激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按发病机理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原发刺激与变态反应两种类型,临床所见以后者为多。一、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该型患者无
由于接触外来刺激物后,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又称毒物性皮炎。中医称之为“漆疮”、“膏药风”。病因与原发性刺激,如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刺激和变态反应,如接触动物性皮、毛,植物性叶、花,化学
神经性皮炎是瘙痒性皮肤疾病。中医称为“牛皮癣”、“摄领疱”。因其顽固难治,容易复发,其皮损外观似牛皮而得名。此症常由于精神过度兴奋、抑郁、神经功能障碍等引起。食疗方法有助于改善症状,并能起到较好的治疗
能引起食物中毒,出现日光性皮炎的野菜有灰菜、苋菜、刺菜、马齿苋、芥菜、杨树叶、榆树叶及洋槐叶等。虽然这些野菜有没有含毒素尚不清楚,但是却含有较多感光物质,比如紫素和紫质衍生物。这两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出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要告诫患者避免搔抓、摩擦等各种刺激,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要阻断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第二个主要是局部药物的外擦,可以根据皮疹的部位和特点,合理的选用激素类
阿是穴(皮损局部),风池(后枕部下侧凹陷中,入后发际1寸),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
神经性皮炎又叫做慢性单纯性苔藓,它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的皮肤病。临床上面它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它呈慢性发作,也容易反复发作,长延不愈。临床上面我
采用白胡椒15克,枯矾15克,生硫黄25克。用法以上3味药研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陈猪油调成糊状,瓶装,密闭,荫凉处放置,每日3次搽患处。备注主治神经性皮炎,对其他皮炎均有较好疗效。无毒副作用,是蒙古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阵发性的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苔藓样变它其实指的就是皮肤肥厚、粗糙,像牛皮一样,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西医称的牛皮癣它指的是银屑病,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中
风池可行艾条灸和指压拿捏法;大椎,膈俞用艾条灸或温灸器灸;曲池用艾条灸,麦粒灸,指压按揉;委中不灸,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皮损局部用多个艾炷直接灸将艾绒捏称火柴头大小若干粒,先在皮损局部涂以大蒜汁,置艾
过敏性皮炎不传染。因为过敏性皮炎主要是由于个体居住在过敏的环境下导致的,与环境以及个人体质相关,不会传染。很多人得了过敏性皮肤炎就不愿和他人接触,更不愿意参加公共活动害怕传染给他人,这都是没必要担心的
孙某,女,28岁。2016年8月12日初诊。因外用化妆品过敏2年。于多家医院诊治,外用多种激素药膏,治疗效果不理想。刻诊:面部红肿,发热,瘙痒感,紧绷感,丘疹,脱屑,手足不热,便黏日1~2
靳某,男,50岁,农民,1991年7月4日初诊。患者半年来颜面及躯干部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自觉灼热,瘙痒难忍,尤以耳部前后及前胸等处为重,可见大片结痂,痂下皮肤潮红,裂口渗液
史××,男,21岁,1977年11月30日就诊。全身皮疹、瘙痒10余天,加重并脱屑2天。初诊:患者因10余天前服用“鲁米那”后,出现全身皮肤红疹、瘙痒,初为米粒大小丘疹,渐融合成片状,伴烧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