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
药材 | 过江藤、龟版胶、果上叶、虎尾轮、小花黄堇、管仲、大蓟、见血清、大田基黄、土大黄、血见愁、胡颓子、阿胶、地骨皮、麦斛、海浮石、冬虫夏草、鸡矢藤、青天葵、莲子草 |
---|---|
方剂 | 黄耆散、必胜散、十灰散、肺福康丸、芦筒散、矾石汤、泻心汤、黄连阿胶汤、养阴清热调经汤、胶姜汤 |
中成药 | 益肺清化膏、云南红药胶囊(云南七龙散胶囊)、断血流颗粒、断血流片、八味檀香丸、荷叶丸、肺泰胶囊、一清片、云南红药胶囊、百补增力丸 |
引起咯血的疾病并非只局限于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咯血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下面列出引起咯血的各种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脓肿、肺癌、肺炎、肺吸虫病、肺阿米巴病、肺包虫病、肺真菌病、肺囊虫病、支气管结石、肺部转移性肿瘤、肺腺瘤、矽肺等。这些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或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从而引起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瘤、肺梗死及肺动静脉瘘等。
3.外伤
胸部外伤、挫伤、肋骨骨折、枪弹伤、爆炸伤和医疗操作(如胸腔或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也偶可引起咯血。
4.全身出血性倾向性疾病
常见的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型鼠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5.其他较少见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如替代性月经(不从阴道出血)、氧中毒、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内脏易位综合征等。
咯血伴有发热,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癌等。
咯血伴胸痛,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栓塞、肺结核、支气管癌等。
咯血伴呛咳,可见于支气管癌、支原体肺炎等。
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可见于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咯血伴黄疸,多见于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
1.病史询问
出血为初次或多次。如为多次,与以往有无不同。青壮年咳嗽咯血伴有低热者应考虑肺结核。中年以上的人,尤其是男性吸烟者应注意肺癌的可能性;须细致询问和观察咯血量色泽,有无带痰,询问个人史时须注意结核病接触史,多年的吸烟史,月经史,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生食螃蟹等。
咯血伴胸痛者多见于肺梗死、肺炎球菌性肺炎;咯血伴呛咳者多见于支气管肺癌,血痰见于肺脓肿;大量咯血者多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动脉瘤破裂等。国内文献报告,无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也有引起致病的大咯血。
2.体格检查
对咯血患者均应做胸部细致反复的检查。有些慢性心、肺疾病可并杵状指(趾),进行性肺结核与肺癌患者常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有些血液病患有全身出血性倾向。
3.实验室检查
痰检查有助于发现结核杆菌、真菌、细菌、癌细胞、寄生虫卵、心力衰竭细胞等;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有助于出血性疾病诊断;红细胞计数与原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推断出血程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病的可能性。
4.器械检查
(1)X线检查 咯血患者均应做X线检查,胸部透视,胸部平片体层摄片,有必要时可做支气管造影协助诊断。
(2)CT检查 有助于发现细小的出血病灶。
(3)支气管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咯血或支气管阻塞肺不张的患者应考虑支气管镜检查,如肿瘤、结核异物等,同时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等。
(4)放射性核素镓检查 助于肺癌与肺部其他包块的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需与呕血相鉴别。
1.一般治疗
进行吸氧、监护、止血、输血、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2.大咯血的抢救
大咯血要及时抢救,否则患者生命会受到威胁。
大咯血对人体的影响,除咯血的量和出血的速度外,还和患者的一般状况有关,如为久病体弱,即使出血小于300毫升也可能是致命的。
大咯血造成的直接危险主要是窒息和失血性休克[方剂汇www.fane8.com],间接危险是继发肺部感染或血块堵塞支气管引起肺不张,如为肺结核患者还可通过血行播散。
(1)体位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令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鼓励患者轻轻将血液咯出,以避免血液滞留于呼吸道内。如已知病灶部位则取患侧卧位,以避免血液流入健侧肺内。如不明出血部位时则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2)镇静避免精神紧张,给予精神安慰,必要时可给少量镇静药,如口服安定。
(3)咳嗽剧烈者咳嗽剧烈的大咯血患者,可适量给予镇咳药,但一定要慎重,禁用剧烈的镇静止咳药,以免过度抑制咳嗽中枢,使血液淤积气道,引起窒息。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咯血量、呼吸、脉搏等情况,防止休克的发生。
(5)勿用力排便防止用力大便而加重咯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感胸闷、气短、喘憋,要帮助患者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时给予吸氧。
(7)窒息患者的抢救如若发生大咯血窒息,立即体位引流,取头低足高位(可将床尾抬高45度左右),或侧头拍背。
经初步处理,咯血稍有缓和,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相对平稳时,应尽快护送患者到附近医院,以便进一步救治;如出血不止,请急救中心急救医师进行就地抢救,一旦病情稍微平稳,允许转运时,仍需送医院进行吸氧、监护、止血、输血、输液及对症和病因治疗。
咯血与五脏均有关联,但病位首先在肺,然肺与大肠相表里,若火盛气逆,肺热下移大肠,泻火通便止血常可获奇效,此为泻下止血之法。主方为黄连黄芩泻心汤。本案患者因肺炎入院,又因七情不舒而至咯血,病因不必多虑,当为七情不舒,郁怒伤肝,气郁化火,或肝阴不足,虚火上炎,木火上逆肺金,扰动阳络,而致咯血。
本案患者既往无肺部基础疾病,唯嗜烟,此次因两肺感染急性起病,证见发热、咳嗽气逆、咯血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弦滑,实属火旺气逆,损及脉络,此时当以凉血止血,直折其火为法,主方泻白散。奚师认为,火旺气逆是咯血病机的中心环节,血热伤络,血不循经,正如《景岳全书》所言:“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而发。”
严明教授(1928-2007)为江苏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药治疗肝胆病,对于其他疑难杂症亦有独特见解。严教授去世后留下150本文字材料记录其临证验案及学术思想,笔者作为严老学术思想第四代传承人,认真学习了这些资料,受益匪浅。现撷取严明教授医案中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反复咯血症病案1则,与同道分享。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此为《素问·经脉别论》中讲述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中土失运则痰浊变生,肺为水之上源,中土不能升清降浊,则反将痰浊上承,壅滞肺气,使肺气失于宣降,痰浊堆积,肾阳不能温煦脾土,淤于土中之水湿不能蒸腾气化,中轴更滞。
宁血止血法适用于咯血已止,或血止复涌,主要针对患病脏腑及其病因,如外邪犯肺、肝火犯肺、痰热壅肺、癌毒伤络,随证治之即可。本案患者癌症诊断明确,平素即咳嗽、气喘阵作,难以平复,此次痰中带血,又见胸胁胀痛,心烦发热,时有盗汗,舌暗,苔剥,脉弦滑,实属热毒蕴结,而又兼阴虚虚火伤络,治当抗癌解毒、益肺止血。
花蕊石,其性酸、涩、平、无毒,归肝经,具有化瘀,止血等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等症。《本草纲目》记载:“花蕊石,其功专于止血,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矣。”
香附一钱为末,米汤下,日二服。
四物汤(见虚劳。)白扁豆散(见嗽血。)黑神散小乌沉汤(俱见鼻衄。)七珍散(见不能食。)白芨枇杷丸(戴氏)白芨(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
甲申季春吴门表侄妇脾胃素热.因冒感风邪.目涩鼻干.自用姜汤.连三晨咯血数口.又恣饮藕汤益增烦胀.夫所谓外感者从外而入必令从外而出.姜汤独力.既难奏效藕汤凉涩复闭外邪用解表剂人芩连天花粉.一服即愈.
治肺破咯血,王医师方,蔡邦度传。香附子去毛,为细末,以米饮调下。
咯血者,痰带血丝也。昔人谓咯血出于心,谓心主血脉,咯出血丝象血脉之形故也。又谓咯血出于肾,盖肾主五液,虚火上升,则水液泛上,凝而为痰。然第吐痰已也,而何以又带血丝哉?盖肾气下行,则水出膀胱,今肾经之气
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咯与唾少异,唾出于气,上无所阻;咯出于痰,气郁于喉咙之下,滞不得出,咯而乃出。求其所属之脏,咯、唾同出于肾也。治咯血之方,宜用童便、青黛,以泻手足少阳三焦与胆所合之相火,而姜汁为
○咯血,痰带血丝出者,用姜汁、青黛、童便、竹沥入血药中用,如四物汤加地黄膏、牛膝膏之类。咯唾血出于肾,以天门冬、麦门冬、贝母、知母、桔梗、百部、黄柏、远志、熟苄、牡蛎、姜、桂之类;痰涎血出于脾,以葛根
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初得病,且宜白扁豆散,加入生地黄、藕节各半钱,尤佳。及浓磨京墨,调黑神散、小乌沉汤各一钱。或新掘生地黄,净洗,生姜少许,捣汁去滓温进。又有以生姜一片,四面蘸百草霜含咽,如百草霜已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