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headache) 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药材 | 半夏、川芎、决明子、杏仁、广藿香、赤芍药、白芷、吴茱萸、蔓荆子、夏枯草、白芍、竻慈姑、槐角、法半夏、细辛、鸟不企、消石、蒺藜、菩提香、升麻 |
---|---|
方剂 | 消炎散、三仁汤、人马平安行军散、三拗汤、双降汤、通宣理肺丸、爽气丹、豆花羮、黄芪葛根汤、保安万灵丹 |
中成药 | 石歧外感茶、银花平感颗粒、感冒疏风颗粒、银菊感冒片、坤月安颗粒、风热感冒颗粒、桑姜感冒胶囊、金感欣片、比拜克胶囊、太和妙灵丸 |
临床上根据头痛起病方式可分为: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根据头痛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adaches):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②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包括头颈部外伤、颅颈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③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也可称为特发性头痛,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
颅脑感染或身体其他系统急性感染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常引发头痛的颅脑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如囊虫、包虫)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头痛。
头面部支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头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发头颈部疼痛。
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如酒精、一氧化碳、 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神经症躯体化障碍及癔症性头痛。
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组胺性头痛)、头痛型癫痫。
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颅内痛敏结构包括静脉窦(如矢状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叉神经(Ⅴ)、舌咽神经(Ⅸ)和迷走神经(Ⅹ)、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中继核等;颅外痛敏结构包括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第2和第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口咽部和鼻腔黏膜等。机械、化学、生物刺激和体内生化改变作用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均可引起头痛。如颅内、外动脉扩张或受牵拉,颅内静脉和静脉窦的移位或受牵引,脑神经和颈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或炎症刺激,颅、颈部肌肉痉挛、炎症刺激或创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刺激,颅内压异常,颅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投射系统功能紊乱等。
头面部血管、神经、脑膜、静脉窦、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粘膜等构成头部痛敏结构,当其受到机械牵拉、化学、生物刺激或体内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引发头部疼痛。
头痛程度有轻有重,疼痛时间有长有短。疼痛形式多种多样,常见胀痛、闷痛、撕裂样痛、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痛,部分伴有血管搏动感及头部紧箍感,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继发性头痛还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症状或体征,如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血管病变常伴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头痛依据程度产生不同危害,病情严重可使患者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
头痛诊断依据患者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头痛病因复杂,在头痛患者的病史采集中应重点询问头痛的起病方式、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头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方剂汇www.fane8.com],有无前驱症状,及有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等。同时,为更好鉴别头痛病因及性质,还应全面了解患者年龄与性别、睡眠和职业状况、既往病史和伴随疾病、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对头痛发病的影响。全面详尽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头痛的病变所在。适时恰当的选用神经影像学或腰穿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能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物理治疗两部分。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头痛应尽早去除病因,如颅内感染应抗感染治疗,颅内高压者宜脱水降颅压,颅内肿瘤需手术切除等。
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以曲马多为代表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此,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
头痛的防治应减少可能引发头痛的一切病因,包括避免头、颈部的软组织损伤、感染、避免接触及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波动等,同时还应及时诊断及治疗继发头痛的原发性疾病。镇静药、抗癫痫药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对于预防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发作有一定效果。
头痛患者应减少巧克力、乳酪、酒、咖啡、茶叶等易诱发疼痛食物。同时口味饮食应清淡,忌讳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头痛发作期应禁食火腿、干奶酪、保存过久的野味等食物。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
《难经》曰:“三阳经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此乃言三阳之经上于头,因而头痛多属三阳经。然而阴病亦有头痛乎?太阴少阴二经之脉,皆上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惟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病亦有头痛。
本案患者易发脾气,头痛,不欲饮食或食多则不消化,乃肝郁脾虚之象,首以逍遥散疏肝健脾。逍遥散既有疏肝解郁之功,也有健脾之效,气血充和则血脉自通,通则不痛,顽疾顿消。偏头痛发作时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等,配用竹茹、陈皮等和胃止吐,取得较好的疗效。
“头痛”一词首见于长沙马王堆墓帛书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但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并指出外感和内伤为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例如《素问》中讲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这里讲的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临床极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国际头痛协会(HIS)将头痛分为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痛性脑神经病、其他面部疼痛及其他头痛,并对各类头痛的诊断做出了规范,显示头痛的病因病机复杂而广泛。中医学将头痛归属于“头痛”“头风”“脑风”“首风”等范畴,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论述头痛的病机特点。本文旨在从中医“藏象学说”角度,论述五脏及五脏间相互作用与中医头痛的关系,提出“五脏皆令头痛”的观点,现分述如下。
头痛是一个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见于许多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辨治较为复杂。《伤寒论》中涉及头痛的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12条,“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各1条,“霍乱病”2条。笔者梳理了《伤寒论》中关于头痛的认识,结合《内经》理论及临床病案分析,希望能够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虽然邪在脑,不比邪犯心与犯五脏也,苟治之得法,亦有生者。我今传一奇方以救世,名为救脑汤:救脑汤辛夷(三
邢××,女,67岁。河北省任丘县马家坞乡,农民。【病史】1975年春节,左面部疼痛,其后逐渐转为剧痛,阵阵发作,持续三年之久。任丘××医院,北京××医院等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未
族侄孙君锡,头痛,胸背胀,饮食下膈便吐,咳嗽不住口,痰浊如脓,大便结燥。脉之,独右寸洪大。以二陈汤加竹茹、滑石、石膏、酒连、麦冬,连进四剂,夜与益元丸兼服,而嗽吐俱止。惟痰浊如脓色,且腥气触人,此将欲
赵氏五十五岁乙丑三月十八日六脉弦而迟,沉部有,浮部无,巅顶痛甚,下连太阳,阳虚内风眩动之故。桂枝(六钱)白芍(三钱)生(六钱)炙甘草(三钱)川芎(一钱)全当归(二钱)生姜(五钱)大枣(三八,去核)胶饴
脉: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必易除。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夫头者,诸阳所聚之处也。诸阴至头而过,惟足厥阴有络上头至巅顶。其脉浮紧弦长洪大者,属风热痰火而致也。其脉微弱虚濡者,属气血两虚,必
(头风 雷头风 眉棱骨痛 真头痛 头重头摇 颈项强痛 天白蚁)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头痛数岁不
1。头痛痰热风湿气,或兼气血虚而疼,在右属气多痰热,左属血少更属风,因风眩晕头风痛,热晕烦渴火上攻,气郁不伸痰呕吐,湿则重痛虚动增。【注】头痛,属痰,属热,属风,属湿,属气,或兼气虚,血虚。因风而痛,
内热头痛属阳明,鼻干目痛齿颊疼,清热加味茶调治,便秘加入大黄攻。【注】胃热头痛,病在阳明。因小儿肥甘无节,胃火上炎,故发时鼻干,目痛,上至头,下至齿,颊痛无定时。宜加味茶调散清之。加味茶调散荆芥穗薄荷
如果想避免头痛(再度)发生,可通过以下3个方式来着手1.规律作息为了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建议孕妇,应好好调整作息节奏,如每天睡足7~8小时、三餐均衡且定时定量、适度运动、饮用足够水分等,让身心呈现稳定健
可以治疗头痛。天麻具有镇静止痛的效果,对于神经性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加上鸡肉性平温,营养价值又高,二者结合既补益又具镇痛效果,特别对于一些头痛效果甚佳,是自古就有的治疗头痛的方法。
因人而异。虽然天麻对于治疗头痛来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毕竟是属于一种中药材,如果是要用于治疗疾病的话,那么建议最好是先咨询相关医生,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只是用于日常保健食用的话,那么建
导致乳头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依次是不正确的喂养体位和含接,宝宝舌系带过紧和妈妈产奶过多。如果喂奶时妈妈有乳头痛,首先,纠正宝宝含接乳房,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让宝宝的头和身躯在同一直线,宝宝腹部与妈妈腹部相
(1)经脉不利:头痛以后头部为主,痛连颠顶、前额,或牵连头侧,或颈枕部拘紧或疫痛,连及颞额,或伴肩背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2)寒湿侵袭:头痛项强,肢体疫痛,或有寒热,舌苔薄白,脉浮濡。(
(肝火旺盛:经前头痛目胀,甚或颠顶掣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行量多色鲜,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2)气滞血瘀: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色紫有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边有
常见证型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头痛头痛而胀,发热恶风,时有汗出,口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身重肢倦,纳呆胸闷,大便或溏,苔白腻
对于头痛的患者来所,可以用三伏贴进行治疗,但是首先要明确头痛的类型如虚寒头痛、神经性的头痛以及其它的相关头痛、慢性的头痛,三伏贴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头痛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脑中风、脑出血所引起的头痛比较
涨某,女,40岁,工人。左侧头痛七、8年,重时牵连前额。每于劳累,情绪不佳或月经前后发作。近年来头痛发作频繁。并伴心烦易怒,耳鸣多梦,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纳呆食少,大便干,小便黄。舌尖微红
刘某,女,36岁。1965年3月9日初诊:主诉及病史:反复发作头痛5年,多于午后、疲劳、睡眠不足时发作,多次到医院查无所获,多谓“神经性头痛”,给镇静剂、止痛剂可暂时缓解而不能除根。近一月
张某某,女,35岁,山西太原人,主因头痛10年余,于2021年3月18日就诊。患者在受风、休息欠佳时双侧太阳穴及眼眶处均出现疼痛,伴有畏光、畏声、呕吐等症状,且自去年开始月经期间亦出现头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