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headache) 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
药材 | 菩提香、大戟、菊花、疏叶当归、阳桃、水朝阳、藿香、半夏、东风橘、石南、黄藤、麦门冬、杏仁、石荠宁、广藿香、夏枯草、全蝎、长前胡、南天竹根、荆芥 |
---|---|
方剂 | 桂枝汤、全蝎止痛汤、栝楼桂枝汤、黄连清胃丸、血府逐瘀汤、黄紫丹、九味羌活汤、葛豉粥、防风通圣散、龙胆泻肝汤 |
中成药 | 清热止痛三味汤散、舒筋通络颗粒、天麻首乌片、万宝油、金感康胶囊、感冒灵片、芩连胶囊、感冒伤风咳茶、连花清瘟胶囊、银翘颗粒 |
临床上根据头痛起病方式可分为:①急性起病的头痛:常见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它脑血管疾病、脑膜炎或脑炎等;②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如颞动脉炎、颅内肿瘤等;③慢性起病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等。
根据头痛发生病因,国际头痛协会于2004年制定的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 ICHD-II)将头痛分为三大类:①原发性头痛(the primary headaches):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等;②继发性头痛(the secondary headaches):包括头颈部外伤、颅颈部血管性因素、颅内非血管性疾病、感染、药物戒断、精神性因素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③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它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头痛及其他类型头痛。
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能归因于某一确切病因,也可称为特发性头痛,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具体如下:
颅脑感染或身体其他系统急性感染引发的发热性疾病。常引发头痛的颅脑感染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寄生虫感染(如囊虫、包虫)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 肺炎等疾病。
蛛网膜下隙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颅脑肿瘤、颅内转移癌、炎性脱髓鞘假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头痛。
头面部支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枕神经痛。头面五官科疾患如眼、耳、鼻和牙疾病所致的头痛。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引发头颈部疼痛。
如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如酒精、一氧化碳、 有机磷、药物(如颠茄、水杨酸类)等中毒。
月经期及绝经期头痛。神经症躯体化障碍及癔症性头痛。
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组胺性头痛)、头痛型癫痫。
头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是由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内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经痛觉传导通路传导到达大脑皮层而引起。颅内痛敏结构包括静脉窦(如矢状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叉神经(Ⅴ)、舌咽神经(Ⅸ)和迷走神经(Ⅹ)、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中继核等;颅外痛敏结构包括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第2和第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口咽部和鼻腔黏膜等。机械、化学、生物刺激和体内生化改变作用于颅内、外痛敏结构均可引起头痛。如颅内、外动脉扩张或受牵拉,颅内静脉和静脉窦的移位或受牵引,脑神经和颈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或炎症刺激,颅、颈部肌肉痉挛、炎症刺激或创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刺激,颅内压异常,颅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投射系统功能紊乱等。
头面部血管、神经、脑膜、静脉窦、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粘膜等构成头部痛敏结构,当其受到机械牵拉、化学、生物刺激或体内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引发头部疼痛。
头痛程度有轻有重,疼痛时间有长有短。疼痛形式多种多样,常见胀痛、闷痛、撕裂样痛、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痛,部分伴有血管搏动感及头部紧箍感,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继发性头痛还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症状或体征,如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发热,血管病变常伴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头痛依据程度产生不同危害,病情严重可使患者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
头痛诊断依据患者头部疼痛部位即可诊断。在头痛的诊断过程中,应首先区分是原发性或是继发性。原发性头痛多为良性病程,继发性头痛则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任何原发性头痛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继发性头痛的基础之上。头痛病因复杂,在头痛患者的病史采集中应重点询问头痛的起病方式、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头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方剂汇www.fane8.com],有无前驱症状,及有无明确的诱发因素、头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等。同时,为更好鉴别头痛病因及性质,还应全面了解患者年龄与性别、睡眠和职业状况、既往病史和伴随疾病、外伤史、服药史、中毒史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对头痛发病的影响。全面详尽的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头颅、五官的检查,有助于发现头痛的病变所在。适时恰当的选用神经影像学或腰穿脑脊液等辅助检查,能为颅内器质性病变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物理治疗两部分。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原发性头痛急性发作和病因不能立即纠正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头痛应尽早去除病因,如颅内感染应抗感染治疗,颅内高压者宜脱水降颅压,颅内肿瘤需手术切除等。
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和麻醉性止痛药。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具有疗效确切,没有成瘾性优点,是头痛最常使用的止痛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保泰松、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以曲马多为代表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主要用于中、重度程度头痛和各种术后及癌性病变疼痛等。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作用最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这类药物仅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此,还有部分中药复方头痛止痛药,这类药物对于缓解和预防头痛有一定帮助。
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对慢性头痛呈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
头痛的防治应减少可能引发头痛的一切病因,包括避免头、颈部的软组织损伤、感染、避免接触及摄入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波动等,同时还应及时诊断及治疗继发头痛的原发性疾病。镇静药、抗癫痫药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对于预防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原发性头痛发作有一定效果。
头痛患者应减少巧克力、乳酪、酒、咖啡、茶叶等易诱发疼痛食物。同时口味饮食应清淡,忌讳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头痛发作期应禁食火腿、干奶酪、保存过久的野味等食物。
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劳倦过度则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不足以充营脑海而致头痛。归脾汤源自《济生方》,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医圣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治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治疗头痛应首辨内外伤,依经视位细审详。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行于头面,三阳经头痛多为实证,或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头痛部位比较清晰,如前额或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后部痛并连及项背,属太阳经;一侧或两侧头痛,并连及耳部,属少阳经。
“头痛”一词首见于长沙马王堆墓帛书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但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并指出外感和内伤为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例如《素问》中讲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这里讲的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头痛而眩。天麻钩藤饮有平肝息风、清热活血之功,常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本案以此方化裁,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苓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龙骨配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潜阳息风之效。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颞部阵发性、搏动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特点,甚则伴恶心呕吐,影响工作、生活。
秘传降气汤加石菖蒲,治气壅耳聋,大有神效。(方见诸气类。)小清肺饮治上膈有热,耳聋。(方见咳嗽类。)排风汤治风虚耳聋。(方见风科通治类。)塞耳丹治气道壅塞,两耳大聋聩。石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全蝎(
小蒜一斤,杵汁三合,温服二三次愈。
□徐(三四)暑风热头痛.宜清散.鲜荷叶边(三钱)鲜菊叶(一钱)木通(八分)羚羊角(一钱)连翘壳(一钱五分)黑山栀(一钱五分)蔓荆子(一钱)□杨(三三)阳浮头痛.暮热早凉.脉小音嘶.面赤肉.此属谋虑伤肝
治偏正头疼。白附子香白芷荆芥穗石膏(研)川芎天麻薄荷防风(以上各半两)苍术(米泔浸,)两头尖(黑心者不用,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临卧温茶清调服,忌食热物。
王(潞村,年五十六岁,十一月二十六日)血虚生风,半头痛,痛甚损目,目起翳障,潮热口苦,心悸眩晕,眠食欠安,脉小弦数,治宜育阴潜阳。西洋参甘菊蕊丹皮玫瑰花制首乌归身石决明冬桑叶(炒)蔓荆东白芍朱茯神外风
亮卿文学内人,头痛,遍身痛,前后心两乳皆胀,玉户撮急。肛门逼迫,大便三日未行,口干。因大拂意事而起,下午发热似疟、恶心、烦躁不宁,而时当盛暑,乃怒气伤肝,挟暑热而然。以石膏三钱,青皮、柴胡、枳壳各一钱
头痛为病,《灵枢》云∶厥头痛取足六经,手少阴真头痛,其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难经》曰∶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内经》云∶寸口脉中短者,曰头痛。《脉经》
(肾厥头痛,厥逆头痛附)许叔微云∶妇人患头风者,十居其半。每发必掉眩,如在车船上。盖因血虚、肝有风邪袭之尔。余常处此方以授人,比他药效而捷。川芎当归散川芎(一两)当归(三分)羌活旋复花华阴细辛蔓荆子防
若怀孕前就有慢性头痛的人,在怀孕之后,约有六成的人头痛症状会改善;三成的人头痛症状会消失;一成的人头痛症状会恶化。另外怀孕期间生理变化等部份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孕妈咪头痛。造成孕妈咪头痛原因分别说明如下1
头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它既可以作为一个病证单独出现,又可散见于其他疾病的病程当中作为伴症出现。引起头痛的病因很多,既可见于外感,又可见于内伤。外感者既可见于风热;也可见于风寒;又可见于风湿。
(肝火旺盛:经前头痛目胀,甚或颠顶掣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行量多色鲜,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2)气滞血瘀: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色紫有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边有
天麻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为治眩晕头痛的要药,对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痛、偏头痛等均有一定效果,现代也常用于高血压、中风等病的防治。
建议滋阴降火。因为阴虚头痛主要是因为人体内阴血不足或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所导致的头痛,人体内的火气通常也会比较大,所以一般来说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滋阴降火。但如果体内火气并不大的话,那么也可以滋阴
因人而异。虽然说天麻具有治疗头痛的作用,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类型都不一样,因此对于不同人群来说,其见效时间也是不同的,对于体质比较好、症状比较轻的人群来说一般吃2周左右就能见到比较好的效果了。
根据《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所记载“阴虚头痛,即血虚之属也,凡久病者多有之”,因此阴虚头痛主要指的是人体内阴血不足或阴液不足所导致的头痛。一般来说在头晕头痛的时候还会伴随着心烦内热、面色潮红、失眠多梦等
一般是正常的。新冠疫苗属于一种灭活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是可能存在一定不良反应的,打完新冠疫苗之后,第二天出现头痛的现象,那么可能是正常的。因为疫苗一般不良反应为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
李某,男,45岁。2014年3月6日初诊。反复头痛半年,再发2天。有高血压病史7年。症见头胀而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耳鸣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王某,男,40岁。初诊日期:2018年10月18日。主诉:后枕部疼痛半月余。患者诉半月前因工作疲劳后感受风寒,出现头痛症状,以右后枕部为主,疼痛剧烈时放射至右侧头顶部,未及前额。曾于外院就
王某,男,46岁。2020年10月2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3d。患者5年前因精神紧张出现头痛,查颅脑CT示:腔隙性脑梗死。间断口服中药治疗,仍反复发作。3d前因情绪激动头痛再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