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或关节病牵涉范围非常广泛,种类繁多,病因各异,普遍的临床症状均可表现关节疼痛(arthralgia)。任何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如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一般都能治愈或缓解。
药材 | 狸骨、珠子参、苦豆根、山狸子骨、双翎草、水八角、药老、川桂、红缘层孔菌、千金坠、牛眼珠、制川乌、小花青藤、木椒根、小黑牛、草乌、篦子草、梧桐根、大树跌打、七爪风 |
---|---|
方剂 | 姜黄白花蛇酒、风湿腰痛药酒、薏苡仁汤、舒筋活血酒、防风汤、史国公酒、九节菖蒲酒、痛风药酒方、渗湿汤、苁蓉骨刺酒 |
中成药 | 雪莲注射液、寒湿痹颗粒、消肿九味散、尪痹胶囊、尪痹片、祛风止痛丸、瘀血痹胶囊、瘀血痹颗粒、瘀血痹片、复方南星止痛膏 |
1.韧带损伤
关节周围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在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疼痛、肿胀、瘀斑、活动受限。
2.软骨损伤
主要是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当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关节活动时有弹响。
3.关节滑膜炎
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关节滑膜后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并有摩擦发涩的声响。比如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在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会明显加重。
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和牛皮癣,也会侵犯关节出现肿痛。
5.儿童生长痛
此类患者主要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男孩多见。疼痛部位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这种情况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6.外伤性关节痛
由于某种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膝、踝等部位的关节在没有发生骨折等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外伤(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等)而引起关节疼痛。
7.化脓性关节炎
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伤的病史,疼痛的关节可以有肿胀,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显,但都有体温升高、关节疼痛、不能活动、血象升高等现象。
8.骨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后。关节疼痛早晨较重,白天和夜晚趋轻。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围的组织,可引起关节的疼痛。
9.骨质疏松症
老年妇女全身多个关节疼痛,感到特别无力,不能负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质疏松症。10.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生于20~45岁的女性。风湿性关节炎往往是游走性的疼痛,疼痛、肿胀、僵硬多发生在手腕部位,并且关节的敏感与肿胀、疼痛同时发生,对称发病。
11.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疼痛常见于拇指及第一跖趾关节(脚拇指外侧)。主要由于食用海鲜和饮酒进而诱发体内嘌呤代谢障碍。
12.劳损
引起的疼痛、由于关节部位活动量相对较大,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出现劳损,进而引起疼痛,常见的有肩周炎、网球肘等。
13.肿瘤引发的疼痛
关节局部出现肿瘤也是造成关节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老人。如果出现关节肿痛,疼痛感晚间比白天严重,服用止痛药物无效,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排除关节肿瘤。
1.病史
在关节部位疼痛的诊断上重要的是首先询问详细的病史。
2.体格检查
关节疼痛应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望诊观察关节部位有无红肿、隆起,静脉怒张、窦道、瘢痕、肌肉萎缩、畸形等情况。触诊了解两侧是否对称,等长,是否有关节积液。如膝关节的浮骸试验,是检查关节积液的常用方法。步态往往也是表明关节疾患的重要表现[方剂汇www.fane8.com],如跛行,鸭行步态,跳跃步态,呆步及麻痹性步态,痉挛性步态等;某些关节病变可有关节活动时弹响。
3.实验室检查
(1)类风湿因子(RE)检查类风湿因子的方法多,但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除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外,其他关节病及关节病变阳性率均较低(<:50%)。
(2)红斑狼疮细胞试验是一种已经摄取变性核质的吞噬细胞。约80%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发现、18%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见到红斑狼疮细胞。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物过敏、进行性全身硬化,节结性多动脉炎和皮肤真菌病,有时也可见到红斑狼疮细胞。
(3)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是测定各种风湿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最简便而又重要的检测手段。血沉增快可见于急性风湿热,急性感染,活动性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4)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高至500U以上,表明患者在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常用以协助诊断风湿热。
(5)C反应蛋白血中的C反应蛋白升高常被用于了解急性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情况。
(6)抗核抗体此种检测常用于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尤其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抗体效价和阳性率最高,诊断的特异性最强。
(7)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可用于观察免疫功能状况,对结缔组织疾患如: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肿瘤等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8)HLA-B27的检测HIA-B27阳性者最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阳性率在86%~96%。
(9)尿酸测定血尿酸、尿尿酸的含量。
(10)滑液的检查急性炎症关节液,呈现稀疏絮状蛋白凝块。变性性关节病其白细胞数为(0~1)/L,类风湿性节炎为(3~15)x10,甚至还更多。
4.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是一种新的外科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甚至还可以用于腕关节及指间关节的检查及治疗。关节镜技术损伤小,恢复快,可以肉眼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变化,比影像学检查更加准确。
5.影像学检查
X线拍片是关节疾患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主要查看骨质的变化,特别是对关节部位骨肿瘤,骨质破坏、畸形、关节渗液肿胀,有明显的诊断意义。CT及MRI也是检查关节病变的方法。
1.疼痛的特点
(1)发作快、慢、隐匿性。
(2)部位前、后、内侧、外侧、不定位。
(3)持续时间持续痛、间歇痛。
(4)严重性(程度)。
(5)性质钝痛、刺痛、休息痛、运动痛、夜间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6)急性损伤伤后是否能继续活动或负重,还是因疼痛不得不停止活动。
2.机械性症状
(1)交锁半月板破裂、游离体。
(2)爆裂声韧带损伤。
(3)弹响声半月板破裂。
(4)打软膝不稳定(髌骨半脱位、韧带撕裂、半月板破裂)。
3.肿胀、积液
(1)急性(2小时内)、大量、张力大:韧带撕裂或关节内骨折(血肿)。
(2)慢性(24~36小时)、轻中度:半月板损伤或韧带损伤。
(3)活动后反复发生:半月板损伤。
1.非激素性抗炎药物
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消炎、止痛作用。这类药物尚可增加溶酶体膜稳定性,减少酶的释放。但这类药物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此类药物有:①消炎痛;②阿司匹林;③炎痛喜康;④布洛芬;⑤萘普生;⑥氟灭酸等。
2.缓解性药物
可影响疾病的免疫反应病理过程。此类药物有:①金盐;②青霉胺;③氯喹及其衍生物;④左旋咪唑等。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应用指征是:①常规治疗无效时,可与一、二线药物合用。②严重关节外并发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
4.免疫抑制剂
又称“三线”药物。凡对一二线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可应用。此类药物有:①环孢菌素;②柳氮磺胺吡啶③环磷酰胺;④硫唑嘌呤;⑤甲氨喋呤等。
5.分子免疫
此类药物有:①γ干扰素;②特异性抗体(McAb)等。
6.其他
对于退行性变引起的关节痛,理疗和服用止痛药等方法固然能暂时缓解疼痛,但是并不能改变软骨缺失的根本问题。
膝关节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膝关节骨刺、膝关节积液等疾病,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为主要特征。此病缠绵难愈,限制了患者劳动、行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上西医多以卧床休养、口服止痛药物、手术等方式为主。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治疗膝关节疼痛有独特经验,以养血补肾、活血止痛法治之收效颇佳,现总结经验如下。
风寒湿邪杂而为痹,投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方中小柴胡汤条达枢机;桂枝汤调和营卫;芍药以缓急止痛,同时收敛营阴;白芍利营祛水;加入茯神、远志,治疗其失眠多梦之标,入陈皮以加重祛湿利水气,化痰浊的功效。二诊大便偏干,以生大黄推陈致新,桔梗提壶揭盖。
(1)行痹:肢体关节疼痛疫楚,多表现游走性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伴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遇寒加重,得热痛缓,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
取腰阳关、身柱、哑门、百会、阴交、神阙、中脘、列缺、曲池、风池、环跳、风市、阳陵泉、阳辅、悬钟、太溪、照海、大杼、胆俞、肾俞、委中、飞扬、申脉、三阴交、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
膝关节肿痛多是因为肝肾不足,筋膜失养,寒湿凝聚,或痰湿流注,或外伤瘀血,或内伤而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积液肿胀疼痛或有骨质增生而致。具体的针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针灸治疗方法一选穴取患者双侧三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