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 | 荜茇、鸡内金、紫苏叶、旋覆花、半夏、撑篙竹、广藿香、干姜、紫柚木、白残花、竹茹、黄连、橘皮、土木香、神曲、猫花、扁豆花、麦门冬、枣槟榔、藿香 |
---|---|
方剂 | 四逆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人参半夏丸、丁香散、肝胃二气丹、吴茱萸汤、桂枝汤、半夏茯苓饮子、半夏泻心汤、柴胡桂姜半夏汤 |
中成药 | 柴芍六君丸、温中止泻丸、妙灵丸、保济丸、二陈丸、桂附理中丸、藿香正气口服液、止泻保童颗粒、小儿化食口服液、越鞠二陈丸 |
小儿呕吐主要应通过问诊来辨其寒热虚实实吐多见于体质壮实小儿,吐物酸臭,腹满拒按,虚吐多见于平素体弱之儿,吐物清稀;热吐多呕吐频繁,食入即吐;寒吐多以朝食暮吐,吐物不化为特征。
此例病例疗效明显是因为使用了吴茱萸汤原方。《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肝寒犯胃而上逆于巅,故见干呕吐涎沫、头痛等症。治以吴茱萸汤温肝胃、散寒饮。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呕吐哕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上冲的一类病症,其中,呕吐为呕出胃中食物、痰涎和水液,或仅有干呕恶心;哕,又称呃逆,是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内经》论呕吐哕,虽无专篇加以阐述,但散见于各篇中的有关内容已十分丰富,基本涵盖了病症名称、病因病机、病症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等诸多方面,从而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列“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后世医家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验方一:竹茹10g,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10g,合欢皮10g,生姜15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验方二:党参10g,白术10g,旋覆花10g,半夏10g,茯苓10g,生姜15g,夜交藤10g,远志6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验方三:柴胡10g,香附10g,竹茹10g,代赭石12g,半夏10g,陈皮10g,生姜15g,五味子10g,甘草10g。水
湿为阴邪,适逢长夏而来,其来有渐,加之患者素体肥胖,嗜食肥甘厚味,湿浊中阻,脾胃运化失常,脾虚则湿困,循环往复。湿邪阻遏气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受困,升降失常,故恶心呕吐,脘腹痞满;湿邪内蕴,津液不能上乘于口,故见口干而不欲进水;湿邪困脾,脾虚运化无力,则见周身乏力,语声低微;脾不升精,不能灌注脑海,则见头晕、头部昏蒙。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出现胀满呕吐或嘈杂呕吐,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呕吐新食、宿食、涎沫、黄绿酸苦水等,治疗需要先仔细观察呕吐特点,明辨病机,不可一味见呕止呕。
丁香、干姜各五分,白术一钱,为末,每清晨米汤下。
茱萸人参汤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疼。吴茱萸(五两,汤洗数次)人参(三两)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三枚,煎七分,不以时服。藿香正气散治气呕大效。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
【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目】张云岐曰。呕。有声者也。俗谓之。吐。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则曰食谷欲呕。于吐。则曰饮食入口即
丹溪书呕吐门曰∶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是混呕吐为一,张景岳亦不以为然,而未尝深辨。及观李东垣则以呕为有声有物,孙真人则以吐为有物无声。详呕吐字意,当以孙、李为是。《字汇》呕亦同讴。夫呕必有声,而谓∶气逆则
脾胃症辨人有能食而不能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当补脾,补脾尤宜补肾中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不能食,食之而安然者,乃脾不病而胃病也,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世人一见不饮食,动曰脾胃
呕指物从口出而有声,吐指物从口出而无声者。但呕、吐皆因气逆而作,故又合称吐逆。呕吐,是指胄脘中食物或痰涎等随胃气上逆而出的病证。另外,古有“有声无物谓之哕”之说,哕指干呕,多于呕吐频繁,胃中无物而气逆
25。产后伤食心下闷,恶食嘈杂吞吐酸,六君查曲香砂共,呕逆痰涎二陈煎。【注】产后过食肉面,伤于饮食者,必心胸饱闷,恶闻食气,懊??嘈杂,吞酸吐酸,宜用六君汤加山查,神曲,香附,缩砂,以补而消之。若更呕
(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
做完核酸检测出现呕吐不用担心,之所以出现呕吐现象,是有咽喉等部位进行粘膜的采集,会刺激咽喉而出现的咽反射症状;一般取完样之后,多喝水,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症状一般会得到缓解。但要是呕
1、宝宝对三文鱼不耐受或者不喜欢的话,可以把三文鱼换成其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给宝宝吃。2、如果宝宝吃三文鱼出现了过敏的情况,比如说呕吐、起红点、水肿、瘙痒等不适的情况,就需要吃一些宝宝的抗敏药,或者是直
宝宝接受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没有或者只有很轻的反应。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给宝宝多喝些开水,注意好好休息,经过1~2
取大陵、气海、阴交、神阙、下脘、中脘、巨阙、膻中、太冲、章门、期门、照海、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三阴交、乳根、不容、天枢、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
取豆浆500毫升,大米100克,清水7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周知米粒开花,加入豆浆,白糖.再用文火熬成。此食疗既可以治疗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淋浊,又适合酒后呕吐的患者。
视情况而定。在拔罐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精气和体力,如果患者本身的体质比较虚弱、气血流通不畅的话,再加上紧张、不安等情绪,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的情况。一般在拔罐之后只要注意平躺着休息,多喝温开水,
正常。由于每个人体质情况不同,虽然是接种同样的疫苗,但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目前比较常见的包括头疼发热、嗜睡、咳嗽、腹泻、呕吐等等,以及在接种部位有出现红晕、硬块、酸胀感、瘙痒感等情况。接种
一般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根据前期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紧急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接种是有可能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有时候还会表现为接种部
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21日初诊。昨日用冒,头痛头晕,身疼腰痛,恶心呕吐,恶寒,并素有腹痛大便溏泻,浮数,苔白。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为葛根加半夏汤适应
胡某,女,15岁。患者一年多来,每月必发呕吐一次,先吐水,后吐食物,不能饮食,曾服中草药。近半年来,病发加勤,一月二三发,发则粒米不进,惟卧床休息2~3日,俟其慢慢缓解。去某西医院检查,诊
赵某,男,48岁,半年来经常在饭后2—3小时发生呕吐,吐物为涎沫夹杂食物残渣,遇寒加重,时发时止,伴院腹闷胀,吸气纳呆,消瘦乏力,头晕心悸。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钡餐透视:胃蠕动增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