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药材 | 黄芪、龟甲胶、常春油麻藤、当归、白芍、首乌藤、阿胶、火麻仁、枸杞子、千针万线草、土牛党七、鸡血藤、龙眼肉、猪肝、驴肾、羊髓、黄毛榕、桑椹、黄耆、苦杏仁 |
---|---|
方剂 | 人参全鹿汤、逍遥丸、清肝汤、家秘戊己汤、当归补血汤、驻颜酒、柴胡清肝汤、延龄丹、归芍地黄汤、阿胶白皮粥 |
中成药 | 湿毒清片、红花如意丸、香附丸(水蜜丸)、驴胶补血颗粒(冲剂)、四物颗粒、正天丸、益安宁、暖宫孕子胶囊、四物合剂、益安宁丸 |
本证多因饮食不调,劳倦过度,情志不遂,失血过多,久病不愈或素体虚弱所致。
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证候。
1.心悸病中见血虚证
证候: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方药: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党参、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枣。
2.虚劳病中见血虚证
临床表现每以心、肝血虚症状为主。
(1)心血虚证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治则:养血安神。主方:养心汤。方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党参、麦门冬、五味子、炙甘草、柏子仁、茯神、灯芯草、莲子。
(2)肝血虚证候:头晕、目眩、耳鸣、胁痛、惊惕不安、月经不调、经闭,甚则肌肤甲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细。治则:补血养肝。主方:四物汤加味。方药: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
3.眩晕病中见血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白无华,唇甲苍白,常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治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主方:归脾汤。方药: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党参、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枣。
4.头痛病中见血虚证
证候:头痛头晕,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治则:补养气血。主方:八珍汤。方药:晒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5.便秘病中出现血虚证
证候:大便干结[方剂汇www.fane8.com],排出困难,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口唇色淡,脉细。治则:养血润肠通便。主方:润肠丸。方药:当归、生地黄、桃仁、火麻仁、枳壳。
6.出血性疾病中见血虚证
证候: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心悸,脉细无力等。治则:补气摄血。主方:人参归脾汤。方药:黄芪炒、白术、当归、白茯苓、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晒人参、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枣。
7.发热病中见血虚证
证候:发热,夜重昼轻,心悸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数。治则:清热养血。主方:当归补血汤。方药:当归、黄芪。
1.仙人粥
制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先煮首乌,去渣,取浓汁,同粳米、红枣煮粥,粥成加红糖,再煮l~2沸即可食之。
2.黄豆炖猪肝
黄豆100克、猪肝100克,先煮黄豆八成熟,再入猪肝并煮熟,日分2次服,连服3周。
3.兔肝煲
4.猪肝泥
取猪肝制成泥状,煮熟,常食之。
《金匮要略》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仲景创此方以治肝血不足,导致木不生火,心神失养之证。患者前后多次求医他处,观前医用药,亦有酸枣仁汤加减者,却未有疗效。此案证虽属肝血亏虚,但知母之类性寒,此不宜用,患者舌质淡象亦可佐证。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鉴别诊断
在治疗方面,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气能生血,气能固血。治疗既要大补已虚之阴血,又要重视益气健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资固本求源。凡属血虚发热者,无论男女老幼,服用本方,皆有较好的疗效。
陈宝贵指出:张锡纯谓此方主治泄泻日久,气血两虚,身体羸弱,将成劳瘵之候。从组方分析来看,此方所治当以气血亏虚为主,泄泻当不甚重。张锡纯制方之意以扶提中气为主,故命名此方为扶中汤。但从陈宝贵的体会来说,此方治疗心脾两虚证更为恰当。
白癜风是一种由黑素细胞被破坏引起的以乳白色或瓷白色色素脱失斑为典型特征的后天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白癜”“白驳风”等范畴,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目前白癜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存在的假说包括自身免疫学说、遗传学说、神经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及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等,大多数研究认为免疫学说占主要地位。
本案患者之手足厥寒,系因素体血虚,复因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养而致。本方即桂枝汤,倍用大枣,加当归、细辛、木通而成。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桂枝、细辛温经散寒;甘草、大枣补中益气;木通通行血脉。诸药相伍,血脉得养,寒邪得散,气血畅,阴阳和,故疗效满意。
凡女人血虚者,或迟或早,经多不调,此当察脏气,审阴阳,详参形证脉色,辩而治之,庶无误也。盖血虚之候,或色淡,或涩少,或过期不至,或行后反痛,痛则喜暖喜按,或经后则困惫难支,腰膝如折,或脉息则微弱弦涩,
血热一症,须分虚实。有血虚之血热,宜凉宜补。血盛之血热,宜凉宜治。古人未之悉,何也?凡痘初见点,内热殊甚,脉息洪数,而痘色则白,不知者认为气虚则误矣。此乃气盛血虚血热,故不能华色,以同毒出外,气余而血
(附亡血出汗,亡血昏愦。)吴给事坠马伤首,出血过多,发热烦躁,肉筋惕,或欲投破伤风药。曰∶此血虚火动所致,当峻补其血为善。遂用圣愈汤,二剂即安,又养气血而瘥。一男子损臂,出血过多又下之,致烦热不止,瘀
温一渠内人,平素血虚咳嗽,近为饮食所伤,不知饥饿。专科作阴虚治,而胸膈愈胀。予脉之,右关滑大,左手软弱。法当先健脾,消去饮食,然后治嗽。若为补阴降火,不惟咳嗽无功,恐脾胃转伤,腹胀泻泄,变将不测。何也
气虚顶陷多软薄,气过成泡少浆脓,血虚淡红摸转白,血过发□紫黑凝。【注】痘之形色,乃气血外现也,如顶凹陷,手摸之多软薄者,此气虚也,气过者,气过盛也,泡者,发水泡也,少浆脓者,不能生浆也,谓气若过盛,则
血虚头痛者,血虚脉空,自鱼尾上攻头痛者是也。产后多有此证。鱼尾眉尖后近发际是。(鱼尾在眉梢后陷中,即丝竹空穴是也。)川芎当归汤川芎当归(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煎温服。一方川芎(半两)为末,每服二钱
夫金刃中于经络者,下血必多,腑脏空虚,津液竭少,无血气以荣养,故须补之也。治金疮出血多,内补肉苁蓉散方。肉苁蓉四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令干 白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微赤,剉 干姜二两,炮裂,剉 当
心主血而藏神。虚则心烦不寐。精神衰弱。甚则五液干枯。夜热盗汗。脾统血而运液。虚则唇口燥烈。津不到咽。甚则舌肉干枯。肌肤甲错。肝藏血而主筋。虚则血不养筋。筋惕肉。甚则一身痉挛。手足螈。至于两颧嫩红。唇淡
饮食调理对于气虚湿气重的人群来说,可以通过调节饮食调理身体,多吃温和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枸杞、莲子、核桃等,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的叶酸、优质蛋白以及铁元素物质,能帮助人体缓解症状。其次还可以多吃一些肉
血虚由于产时失血过多,阴血暴虚,阳无所附,以致阳浮于外而发热。薛立斋说:“新产妇人,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而外热。”
气虚血虚是气和血都是存在虚的症状,一般多是因为久病不愈导致气不能生血,或者是血虚不能化气所致的,其主要表现会有气少懒言、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四肢麻木等症状,女性还会出现月经量少、经血色淡、月
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皮损常局限一处或几处,粗糙肥厚,或成苔藓样改变,表面覆有细薄鳞屑,兼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常伴剧烈瘙痒,舌质淡,苔薄白。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燥化脾湿
感冒由于分娩是耗损气血,身体抗病能力减低,容易感冒,症状和一般虚人敢冒相似,发热,怕冷,头痛,浑身酸痛,自汗或没有汗,或寒热往来,或有咳嗽,流涕,呕吐。舌质淡润,苔薄白或微黄,脉多浮数。血虚由于产妇耗
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称为气血两虚,其症状一般有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对于这样的证候,宜采用气血双补的方法调养,气虚血虚程度严重的人可用中药调理,同时适当的
症状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悸少眠,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少苔。按摩方法1.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平放,按摩者先用拇指揉按下肢三阴交,血海,用力适中,各半分钟,然后用一手扶住患者的脚,用
气虚血虚也被称为气血不足,一般会导致人体脏腑功能的减退以及抵抗力的下降,而湿气重一般是由于本身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下降所造成的。因此对于一些气虚血虚湿气重的人群来说,平时需要吃一些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养胃
沈某,女,45岁。患头痛已三月,午后痛甚,如细筋牵引,痛连眼梢角,目涩,心悸,舌淡红,脉细弱。病属血虚头痛。法宜补养气血为治。
沈某,女,42岁。初诊日期:2014年3月20日。患者因关节痛10年求诊。来诊见体瘦面黄,皮肤干燥,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因服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出现肝损而停服,现泼尼松、美洛昔康、
王某,女,2岁。2021年1月6日初诊。主诉:双下肢皮疹反复发作2月余。患儿2个多月来双下肢反复出现皮疹,初起皮疹颜色鲜红、瘙痒,伴有关节肿痛,无咯血、便血现象,于他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