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
药材 | 埃蕾、老虎须、沙前胡、山大颜、马勃、岗梅、蝙蝠草、蜈蚣兰、一枝黄花、蓝花扁竹、陀罗紫菀、扁蒲扇、硼砂、黄锁梅、百脉根、朱砂根、野香橼花、长瓣金莲花、火炭母、三叉苦 |
---|---|
方剂 | 大黄附子细辛汤、桔梗汤、扁桃解毒汤、玄参青果茶、千捶膏、蒲金粥、仙方活命饮、咽炎散、清咽解毒片、大黄甘草汤 |
中成药 | 莲芝消炎分散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表热清胶囊、了哥王颗粒、山香圆片(喉特灵片)、复方鱼腥草颗粒、喉咽清口服液、梅翁退热片、咽舒胶囊、喉康散 |
1.由于细菌及分泌物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或者葡萄球菌。
1.急性期
(1)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懒等。
(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
2.慢性期
(1)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烟酒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2)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3)扁桃体肿大肥大的扁桃体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4)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有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1.急性期
口咽部黏膜明显充血,可呈弥漫性。扁桃体、咽腭弓及舌腭弓充血更为显著。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
2.慢性期
检查可见扁桃体慢性充血,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牵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另外,扁桃体激发试验、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激酶和抗透明质酸酶滴度的动态观察等,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应根据病史、局部与全身检查等资料,全面分析,相互参证,有时结合扁桃体摘除后的情况加以判断。
1.一般治疗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睡前刷牙[方剂汇www.fane8.com],饭后漱口,以减少口腔内细菌感染的机会。
(2)含漱法可选用含碘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含化。用淡盐水漱口,简单又方便,可于饭后及睡前,取温开水一杯,加少许食盐,口感有咸味即可,反复漱口,每次5分钟左右。
(3)药物治疗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若为链球菌感染,可用长效青霉素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应采用手术疗法。
2.手术治疗原则
(1)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者。
(2)反复急性发作,每年4~5次以上,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
(3)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炎外无其他病变者。
(4)由于扁桃体炎而导致的肾炎、风湿等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择期手术。
3.不宜手术者
(1)急性炎症期及患急性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有流行病的时期。
(2)造血系统疾病、凝血机能减退、高血压、心脏病、肺结核等患者不宜手术。
(3)妇女月经期及经前3~5日不做手术,否则,术后咽炎症状加重。
(4)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如不十分必要可不手术,否则,术后咽炎症状加重。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具体何时手术为宜,最好请医生帮助决定。
急性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而慢性扁桃体炎常合并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中耳炎等慢性疾病,甚至还可诱发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瓣膜心脏病、心内膜炎、心肌炎、急性肾炎等严重疾病。
1.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2.患扁桃体急性炎症应彻底治愈,避免变成慢性炎症。
3.预防和治疗各类传染病。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外感邪毒从口鼻入侵肺系,邪客咽喉,搏结喉核,则喉核红肿、疼痛、肥大,久病则损及肺阴致肺阴虚损,津液不足,咽喉失养。又肝肾同源,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连舌下,久病则伤津耗血,损及肝肾之阴,致虚火上炎,气血凝滞咽喉而为病。
乳蛾,又称喉蛾或蛾风,西医称之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喉科种福》言:“乳蛾一症,由胸膈上有风热,故咽喉肿痛,热盛而生蛾”,即指出本病是外受风邪,循口鼻而入,咽喉首先受邪,肺经有热,郁遏为病。李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认为本病病位虽在肺,实本在脾胃有热。
刘完素在《黄帝内经》玄府的基础上,延伸玄府内涵,扩大了“汗孔”之本意。刘完素指出玄府内达脏腑,外通四末肌腠,无器不有,谓之“玄微府”。依《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所言:“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皆尽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扁桃体亦在其中。
扁桃体炎为咽喉部两侧的喉核红肿、疼痛,表面有白色或黄色的脓性分泌物的病症
急性扁桃体炎三棱针取穴第一组为少商(双),第二组为合谷、内庭。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如外感风热等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属实热证;如胃阴亏耗,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亦可致咽喉肿痛,属阴虚证。
扁桃体炎俗称“乳蛾”,主要由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多发生在受凉或过度疲劳后,常见于青少年。急性期表现为扁桃体红肿,有黄白色渗出物,并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多次反复发作易转为慢性,可及时行手术摘除,以避免并发风湿热和急性肾炎等病。
急性扁桃体炎,也称急性扁桃腺炎,中医称风热乳蛾、风热喉蛾。发病原因,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侵入扁桃体,引起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急,开始怕冷,继之发热,体温可达39~40
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的咽喉疾病。临床以咽喉两侧赤肿疼痛、吞咽不利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气候骤变时较多。外感风邪热毒起病发为风热乳蛾(急性扁桃体炎),因多次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成虚火乳蛾、石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或病毒感染。常因身体抵抗力降低时,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或咽部的细菌繁殖,或外界病原侵入而发病。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诊
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依据不仅是明显的扁桃体病理形态,更重要的是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流行性感冒杆菌。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扁桃体隐窝疤痕形成引流受阻,加
【概述】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咽部扁桃体红肿、吞咽不利为主要特征。急性扁桃体炎多为链球菌感染。反复感染,细菌毒素经腺窝周围血管网,吸收后传播到周身。因而扁桃体成为不少全身性疾
急性扁桃体炎(acutetonsillitis)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扁桃体
自张子和提名乳蛾之后,此名一直沿用到今天。其所以称为乳蛾者,俱谓形似人乳与蚕蛾。其实,考乳者,幼小之谓。例如小虎称乳虎、小羊称乳羔、婴儿称乳子,植物中小黄瓜称乳瓜。蚕蛾之稚小者,理应称为乳蛾,因之乳蛾
此病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在儿童的多为扁桃体异常肥大(无临床症状者,可以不必作为疾病来论治)。在成人则表现为炎性病灶。发病年龄,一般以7~14岁儿童为最多,次为青年,老年更少。发病率,两性差别不大。本病因
扁桃体是一个淋巴组织,它位于在口咽部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试图进入呼吸道,扁桃体就会加以阻止并把它们消灭掉。倘若进入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较多或者毒性很厉害,扁桃体无法抵挡会引发
1、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对于患病儿童,应养成不挑食、不过食的良好习惯。2、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疾病
风热外侵型症状诊断发热恶寒,咽痛难咽,鼻塞,身体疲倦,头身疼痛。随证加疗法:推六腑,掐小天心,掐十宣。阴虚火旺型症状诊断经常低热,下午加重,咽部发干,伴随轻微咽痛,干咳无痰,吞咽有异物感。随证加疗法推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随高热,头痛,腹胀,便秘。刮拭部位胸部,颈部,前臂,下肢。刮痧步骤1.先刮胸部正中线,以泻法先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腹部天枢,用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随恶寒发热。刮拭部位颈部,前臂,手部。刮痧步骤1.以泻法先刮胸部正中线,以刮痧板角点刮颈部天突30次,然后刮拭廉泉30次,不宜过重,稍出痧即可
刮拭部位咽部,背部,上肢,下肢。刮痧步骤1.先刮咽部廉泉,天突穴,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从大椎往下刮至身柱,再刮脊柱两侧膀胱经,从风门往下刮至肺俞,均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上肢内侧前
有用。扁桃体发炎多为风热火毒,阴亏燥热之候,治疗当以清火,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通过在特定部位刮痧可以有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通利五官,从而疏通咽部瘀滞,有效改善扁桃体发炎症状。
谷某,女,10岁。1974年4月26日初诊。患儿于4月8日因扁桃体发炎而发高热,体温39.4°C,经治而退。但半月来低热绵绵,4月25日至某医院就诊,尿检:蛋白(+),红细胞(++),脓细
黄某某,女,9岁。2020年8月4日初诊。家长代诉:反复扁桃体化脓半年。患儿近半年基本每月扁桃体化脓1次,每次需服抗生素、蒲地蓝等药物。最近1次扁桃体化脓发作在半月前。刻下:面色少华,形体
患儿某,男,3岁。2015年6月11日初诊。家长代诉:发热1日。患儿精神萎靡、肌肤灼热,体温40℃,服用感冒清热颗粒、银翘散等,热未退,遂来门诊求治。症见:高热,咽部扁桃体肿大,大便干结。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