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方剂 | 透骨血藤酒、见血飞药酒、痹通酊、肩周炎验方、秦艽木瓜酒、消炎止痛液、细辛生姜白酒方、秦艽元胡酒、臂痛药酒、五虫药酒 |
---|---|
中成药 | 蟾马正痛酊、伸筋丹胶囊、三乌胶、镇痛活络酊、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骨痛灵酊、消痛贴膏、龙骨颈椎胶囊、万通筋骨片、肿痛气雾剂 |
1.肩部原因
(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1.肩部疼痛
起初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者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5.肌肉痉挛与萎缩
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不能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本病主要采用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1.X线检查
(1)早期的特征性改变主要是显示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所谓肩峰下脂肪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线状投影。当肩关节过度内旋位时,该脂肪组织恰好处于切线位,而显示线状。肩周炎早期,当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时[方剂汇www.fane8.com],X线片上软组织对比度下降,肩峰下脂肪线模糊变形乃至消失。
(2)中晚期,肩部软组织钙化,X线片可见关节囊、滑液囊、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等处有密度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X线片可见钙化影致密锐利,部分病例可见大结节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等。此外,在肩锁关节可见骨质疏松、关节端增生或形成骨赘或关节间隙变窄等。
2.肩关节MRI检查
肩关节MRI检查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多可诊断。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岗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临床上常见的伴有肩周炎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部肿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单纯性冈上肌腱损伤,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等。这些病症均可表现为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但是由于疾病的性质各不相同,病变的部位不尽相同,所以,有不同的伴发症可供鉴别。
目前,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为: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本例患者董氏奇穴针灸见效快、痛苦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中药汤剂标本兼治减少患者复发几率。所以这种针灸结合中药汤剂服用的治疗方案是可取的。
条口穴属于足阳明胃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如其平调,内外得养,五脏皆安。针刺条口穴,能鼓舞脾胃中焦之气,令其透达四肢,驱除风寒湿邪,促使滞涩之经脉通畅,濡养筋骨,通利关节。
肩周炎火针取穴阿是穴(痛点或肌肉佃硬处)、背盲。中医认为,本病屈于“痹证”范畴,其发病除年老正气不足外,加上局部感受风寒湿邪,导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脉络拘急而疼痛;或劳累闪挫,偏侧而卧,筋脉长期受压,以致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此病又称为“漏肩风”。
电针对肩周炎有良好效果,特别对病程较短者疗效显著若患者年高体弱,病程日久,病变关节粘连,虽肩关节疼痛不明显,但活动受限,则疗效较差,需结合推拿疗法,以提高疗效。中医认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气血虚损,筋骨失千濡养,加之长期劳累,又因肩部露卧受凉,寒凝筋膜而致。日久则筋脉粘连,不能活动。故气血虚损,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
肩周炎三棱针取穴肩周阿是穴。因体虚、外伤、劳损、风寒侵袭肩部,使经气不利所致。或因肩部外感风寒,阻痹气血,血脉凝涩,筋脉失养,收引拘急而痛;或因劳作过度、外伤损伤筋脉,气滞血痪;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肩部主要归手三阳经所主,内外因素导致肩部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退行性炎症,主要发生于肩关节周围的组织,以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为特征。具有复发性强、病程长,难以根治的特点,相较于西医治疗来说,中医的根治性更强,临床上以中医治疗为主。
因劳损、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而致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并除外骨质本身疾患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有“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漏肩风”之称。祖国医学属于“痹症”范畴。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五十肩”、“漏肩风”、“冰冻肩”等,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早期肩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夜晚、气候变冷、局部受寒时加
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严重者则影响工作。李氏针刺三穴治疗肩周炎确有良效。曾统计33例
因人而异。虽然说,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花椒泡酒是可以缓解肩周炎的,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而且,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花椒泡酒毕竟是偏方,需要因人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
艾灸穴位要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的时间要短,火力要促,可用艾柱或艾条灸,疼痛最明显处可刺络拔罐,肩周穴位可用中强刺激,在病变压痛处拔火罐,留罐20分钟,2-4日一次,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施灸期间应加强
外邪内侵型肩周炎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外关。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疏导少阳,阳明经气。气
取穴肩髃,膈俞,肩贞,足三里,气海,关元。刮痧顺序先刮肩髃,肩贞,再刮膈俞,然后刮腹气海,关元,最后刮足三里。刮痧方法补法。方义局部穴位行气活血,足三里,气海,关元,膈俞相配伍以补益气血。
有效。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动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都可使肩部经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通过拔罐,可以祛风散寒,除湿祛毒,活血化瘀,温通经络,舒筋止痛。从而达到缓解肩周炎症状的作用。
刮痧可以治疗肩周炎。通过对身体相关穴位的刮拭,可以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血行气的功效。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部感受风寒,或气血瘀滞所致,通过刮痧可以将阻滞经络的病源祛除
肩髎穴-手少阳三焦经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髎穴后寸许凹陷中。主治上肢关节疾病。操作直刺1-1.5寸。肩贞穴-手太阳小肠经定位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操作直刺1-
通经活络,温经养血,舒筋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井穴为主。用泻法,先刺远端配穴,做较长时间的手法,行针后鼓励患者运行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
赵X,女,54岁,农民。2012-09-08初诊。患者以“左肩部疼痛1月余”来诊。诉左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活动不利,局部怕冷,恶风。查:左肩关节无明显肿胀畸形,喙突下压痛,左肩关
周某某,男,48岁,干部。右肩疼痛,活动受限1年余,起于肩部外伤,疼痛以夜间为重,夜间常痛醒,天气变化时尤甚。肩外展80。前屈70。,患肢内旋后伸肘,拇指及骶部。舌淡胖,脉细弦。曾经推拿、
金某,男,48岁,1993年1月6日因车祸右肩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两月后右肩关节疼痛,右上肢不能抬举,X线示:右肩关节及诸骨质未见异常。诊断为他伤性右肩关节炎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