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药材 | 独叶一枝花、南瓜藤、山刺柏 |
---|---|
方剂 | 清骨散、血府逐瘀汤、地骨皮饮、当归六黄汤、酥蜜粥、桂枝汤、生脉散、保真汤、天门冬粥、柴胡甘草饮 |
中成药 | 金英胶囊、清身饮冲剂、小儿清热宣肺贴膏、青蒿鳖甲片、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丹白颗粒、乙肝清热解毒片、蒲苓盆炎康颗粒、暑热康糖浆 |
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体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它会随24小时昼夜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非恒定不变。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包括口腔温度、腋窝温度和肛门温度三种,其中测量腋窝和口腔温度较为常用。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口温36.7℃~37.7℃,腋温36.6℃~37.4℃,肛温36.9℃~37.9℃。如果有人每日口温在37.5℃~38.3℃、腋温在37.4℃~38.3℃之间波动,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即可叫做“长期低热”。而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一般急性发热,来势较凶,体温较高,但只要诊断明确,治疗及时[方剂汇www.fane8.com],热退亦快。 而长期低热,大多是慢性疾病所致,故治疗过程亦较长,如肿瘤引起的发热,只有根治肿瘤才能退热。
体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它会随24小时昼夜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非恒定不变。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包括口腔温度、腋窝温度和肛门温度三种,其中测量腋窝和口腔温度较为常用。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口温36.7℃~37.7℃,腋温36.6℃~37.4℃,肛温36.9℃~37.9℃。如果有人每日口温在37.5℃~38.3℃、腋温在37.4℃~38.3℃之间波动,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即可叫做“长期低热”。而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低热的产生与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很大关系。体质虚弱,身体患病,是产生低热的基础,而疾病的发生又是体质虚弱、身体抗病能力减退的结果。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减少低热的发生。
本例患者年高体弱,脾失运化,病于长夏,暑湿当令。薛生白云:“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遏热伏,故见长期低热不退,汗出而热不解;湿聚生痰,痰湿蕴郁于肺,肺失宣肃,因而咳痰不爽;湿热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故纳呆食少;湿性黏腻重着,气机受阻,故见头胀昏沉,口中黏腻,胸脘痞闷;苔黄厚腻,脉细而滑,大便不畅,为湿热郁阻之征象。
中医认为内伤发热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常。患者多处就医,医者未查明脏腑阴阳之虚实,故而多治无效。初诊时,患者虽然持续低烧,但运用整体观念,发现其胃脘部发热且时有刺痛,两侧有瘀点,舌苔薄黄,此为胃有瘀热,瘀则不通、故而刺痛,瘀留目络、目失所养,故两眼黯黑无神;热伤津液,故口干口渴;精神萎靡,头痛头晕,面色苍黄,乏力,纳差,舌体暗淡,脉细数,此为气阴两虚。
麻杏甘石汤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及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小儿脾弱多易生痰生湿,再结合“纯阳之体”热盛的特性,湿邪极易化生为湿热痰浊,盘踞机体,表里不和,三焦气机不利则“定时”发病;湿热黏滞故淹缠不愈,热势也不盛。
本案病程久、叠经诊治,低热不愈,而应用经方取得速效,虽为个案,但值得深思总结。笔者临床喜用经方,每用六经辨证。本案患者低热,每日午后发作,可视为往来寒热,加之纳差,颇似“默默不欲饮食”,可以锁定病在少阳;但是患者同时伴有恶风寒,是太阳经表现,因此主方选用太阳少阳两感之柴胡桂枝汤。
承山、孔最 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膀胱经别自腘至尻,别入于肛,承山通过这条通道入于肛门的膀胱经经别,可治疗肛门疾患。《玉龙歌》言其主治“九般痔漏”。肛门与大肠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郄穴善于治疗急证和血证,因此肺经郄穴孔最可通腑止血。二穴配合应用,可治疗痔疮出血、肛裂等症。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
【概述】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摄氏36~37℃。若较长时间的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称为低热。有的病人,目前用现代医学检查方法不能检出病因,称为原因不明的低热。考虑排除致热原引起的感染性发热外
川某,14岁,男。初诊1981年10月8日。主诉自今年1月起有持续低热,经耳鼻科检查,告知系扁桃体化脓所致。患者曾有多次扁桃体发炎病史。1月28日接受了手术。术
杨某某,女,19岁。1992年8月20 日诊。肝郁不达,多怒易躁,低热(T37lC左右)年余,经多方医治无效。伴见纳谷不香,夜寝欠酣,胸闷,经行乳胀。舌边紫、苔薄白,脉细涩。
代某某,男,12岁。2020年12月24日初诊。主诉:间断低热3月余。患儿于2020年9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自觉全身乏力,周一至周五晨起明显发热至傍晚自然退热,周末发热时间短,自测最高体温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