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药材 | 铺地黍、茵陈、鹅脚板、蓑草、紫丁香、黄芦木、金丝草、天名精、大田基黄、垂盆草、火炭母、水飞蓟、牛大力、大蓟、圆叶野扁豆、白背叶、茅莓、鸭脚艾、台湾榕、黄根 |
---|---|
方剂 | 健脾舒肝丸、附子汤、柴胡活络汤、大黄䗪虫丸、健脾益气养肝方、半夏泻心汤、玉米花茶、柴胡桂枝干姜汤、参苓白术散、益肝颗粒 |
中成药 | 五灵丸、五酯胶囊、清肝二十七味丸、益肝解毒茶、珍珠灵芝片(复方灵芝片)、强肝片、护肝宁胶囊、清肝片、柔肝顺气丸、茵栀黄颗粒 |
1.根据病因
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如阿米巴)药物性、酒精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非酒精性脂肪性等。
2.根据病程长短
3.根据有无出现黄疸
急性肝炎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4.根据病情轻重程度
慢性肝炎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
1.症状
不同病因的肝炎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
2.体征
部分患者巩膜或皮肤黄染,发热,肝区隐痛、肝大、触痛,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重型肝炎可见腹水、少尿、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昏迷等。
1.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2)血清学检查(检测病毒特异性标志物[方剂汇www.fane8.com],有助于病毒性肝炎分型)。
(3)其他相关检查(血常规、肾功能、蛋白、脂肪及糖代谢、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
3.肝穿刺病理检查
对各型肝炎的诊断有很大价值,通过肝组织电镜、免疫组化检测以及以KnodellHAI计分系统观察,对肝炎的病原、病因、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均可得到正确数据,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根据病因、病程以及肝炎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及措施。
范某,男,44岁。1年前出现黄疸,在某医院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曾用中西药保肝治疗,黄疸退而未清,自觉胁痛腹胀、纳呆神疲。多方医治,效果不显。去年3月4日经某医院诊为“慢性肝炎”。同年8月3日来诊,诊见面色晦暗,食欲不振,右胁下疼痛,按之尤甚,胸闷腹胀,心烦易怒,神疲体瘦,畏寒肢冷,大便不实,小便色黄,舌边有瘀点,苔白滑,脉弦细。肝右肋下2cm,脾可触及。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8u,谷丙转氨酶164u
本例患者,证系湿热疫毒速盛,雍结阳血,阴阳失调,并产生毒、痰浊、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腑实热结,热毒化火,势将入血。故选用大黄泻下通腑,大剂运用,长达70余天,配合他药,清热、利湿、退黄、凉血、化瘀并施,使积滞得下、热毒得解、瘀热得清。
慢性肝炎往往以“肝郁”为主要表现。肝所以成郁,必有其致郁之因,当求其所因而治之,其郁自解。究其原因固多,治法亦纷呈,或疏或泄、或补或柔,已有很多著述及报导论及。但以温煦升发少阳之气的方法治疗慢性肝炎者,尚少涉猎。
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平素多坐少动,渐至发展为中心性肥胖,表现为胃强脾弱,乏力,能食大便溏等症状,化验指标异常,属于“久坐伤肉”致脾虚不化的典型病例。治疗采用益气化聚法,给予对应方药,经过数周治疗,脂肪性肝炎好转,体重减轻,体力增强,脾虚不化证候明显改善。
谢晶日教授为黑龙江省名中医,在中医治疗肝病方面颇有造诣。今总结剖析谢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辨证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以飨同道。
中医学虽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黄疸”、“胁痛”、“肝着”等范畴。笔者从事《伤寒论》经方诊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近10年,初步形成了该病的六经辨证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今不揣浅陋,总结如下,不足之处,尚希同道指正。
病毒性肝炎是指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知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可能还有己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每年受肝炎折磨的病人数以亿
一般认为妊娠早期得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妊娠中晚期得肝炎则病情较重,且妊高征的并发率高,特别是产前3个月内发生肝炎病情常严重。妊娠期甲肝,如果不流产,则胎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新生儿不受感染,也不会成为病毒
薛××,男,42岁。成都市某厂干部。【病史】自1969年患慢性肝炎,1971年肝大肋下3厘米,剑突下5厘米,肝区胀痛,经治疗病情未控制。于1972年春,开始全休。同年5月27日来诊。【初诊】肝区胀痛,
中医认为,肝病的初起,不外乎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多由于时邪湿热侵袭和饮食不洁;内因多由于情志不和、劳倦内伤而削弱了机体抵抗力。在预防保健上,首先要注意饮食营养和食品卫生,摄取充足的糖、蛋白质、维生
姜春华老师生前曾授余治慢性肝炎恢复转氨酶方,药物甚简,仅七味:党参、太子参、黄芪、杞子、垂盆草、田基黄、白花蛇舌草。师嘱曰:连服2~3月,转氨酶渐可复常。初得此方余未着意,至八十年代初有卫姓干部前来咨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
李某,男,成年,1960年6月6日。两胁不舒,右边有痛感,胸腹胀痛,夜眠不安,大便溏薄。经西医检查,诊断为无黄疸型肝炎。诊得脉象弦而动数。此为肝郁脾湿,用疏肝行气燥脾利湿法。白芍9克青皮9克木香6克厚
毕XX,男,26岁,1963年10月15日住院。主诉:两眼轻度发黄已两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961年9月发现面目皮肤发黄,食纳不佳,经医院检査诊断为病毒性黄疸性肝炎,服用中西药,自觉症状好转,但眼睛发
涉及肝炎的处方用穴共50多个,计62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穴、肝俞穴、三阴交穴、胆俞穴、阳陵泉穴、中脘穴、太冲穴、脾俞穴、大椎穴、期门穴。
五味子敷脐方适用于热毒炽盛型妊娠病毒性肝炎的的治疗。五味子敷脐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方由白花蛇舌草、五味子、僵蚕、虎杖、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各等分组成。将白花蛇舌草、五味子、僵蚕、虎杖、半枝莲、七叶一枝
1、甲肝甲肝持续的时间很短,它通常是感染的初期阶段,有可能轻微或严重。甲肝通常不会危及生命,借由食物或人类排泄物污染的水而传播。注射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2、乙肝、乙肝或血清型肝炎持续的时间比甲肝还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宝宝,感染乙肝的比例是没有差别的。只要宝宝出生后接受了联合免疫,无论妈妈是携带者、小三阳还是大三阳,都可以给宝宝哺乳。
低烧推拿法(1)捏大椎穴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作间断捏揉动作。此法能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2)掐内、夕卜关穴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夕卜关穴位,用力均
肝炎产妇能否与新生儿同室,能否给婴儿喂奶,这是众多肝炎产妇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能否母婴同室取决于母亲是否会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如母亲在肝炎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就不能与新生儿同室。肝炎恢复期或肝炎病
一、刮痧部位1.选督脉的至阳穴,可宽胸理气;2.选任脉的中脘穴,可消积化滞、理气止痛;3.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膈俞、肝俞、胆俞穴和足厥阴肝经的期门、蠡沟穴,可疏肝活血;4.选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外丘穴,可
方法11.患者俯卧,按摩者立其侧,双手掌揉背部3遍,用肘部按压肝俞,脾俞,胆俞,胃俞各1分钟,双拇指同时点按胃仓穴,再揉下肢2遍。2.患者仰卧,按摩者以双手多指交替连推上腹3-6遍。3.患者侧卧,按摩
黄某,男,54岁。农民,1989年6月23日初诊。患肺结核16年,断续服抗痨西药,病时重时轻。2个月前咳嗽加剧,咯痰带血,白晴黄染,尿黄,厌食而住某县医院传染科治疗。诊断为“肺结核空洞出血
凌某,女,35岁。2015年7月21日初诊。患者有慢乙肝病史10余年,体型肥胖,素食辛辣肥甘,1周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4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97U/L、总胆红
关某,女,47岁,2003年9月7日初诊。诉上腹胀,嗳气,大便溏6年,加重2天。现患者因呕吐鲜血,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行脾切除术,食管静脉断流术。术后6年来,反复上腹胀,嗳气,大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