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 | 鹿藿、四棱筋骨草、对叉疔药、五指毛桃、壁虎、牛大力、野蘑菇、崖姜、钻地风、路路通、绵毛马兜铃、铁线草、薜荔、牛尾菜、过江龙、六方藤、扁担藤、边缘鳞盖蕨、大伸筋、元宝草 |
---|---|
方剂 | 正容汤、防风汤、保将酒、牛马藤酒、祛风调莱酒、舒筋活络丸、红枣木瓜猪肝汤、复方三七药酒、活络祛寒汤、活络膏 |
中成药 | 活血舒筋酊、参麝活络丸、痛舒片、鸢都寒痹液、野木瓜注射液、桂龙药膏、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四香祛湿丸、回天再造丸、正骨水 |
依据患者臀部及双下肢后侧放射性疼痛不舒,受凉时明显,加之舌暗淡,苔白,脉弦细可辨证为风寒袭络、瘀血阻滞证。治疗之法自当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可用活络效灵丹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活络效灵丹善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则善于养血、祛风散寒止痛。两方合用,具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患者前后服用月余病愈。
笔者以前凡瘀血疼痛者喜用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自跟裴永清学用抵挡汤后,将两方联合应用,常有1加1大于2的效果,本案即是。
依据患者臀部及双下肢后侧放射性疼痛不舒,受凉时明显,加之舌暗淡,苔白,脉弦细可辨证为风寒袭络、瘀血阻滞证。治疗之法自当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可用活络效灵丹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活络效灵丹善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独活寄生汤则善于养血、祛风散寒止痛。两方合用,具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患者前后服用月余病愈。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用于治疗气血郁滞,肢体疼痛的方中,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瘀阻等。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所着《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用于治疗气血郁滞,肢体疼痛的方中,主治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瘀阻等。组成及方解方药组成:当归五钱、丹参五钱、生明乳香五钱、生明没药五钱。全方共奏活血舒筋之功。煎服法:上药四味可做汤服;若为散,一剂分作四次服,温酒送下。加减法:腿痛加牛膝;臂疼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痛加生桃仁(作散服炒用)、生五灵脂;疮红肿属阳
王玉生参考了古代医学对肝腹水证治的各学观点,又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理变化。首先要清楚的了解中医及西医两个方面的肝脏生理特征以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对其他脏器的影响。王玉生认为肝硬化腹水是一个虚实夹杂、阴阳、气血、津液相互交结的病理改变,同时又是关系脾胃、肾、膀胱、心肺等脏腑多脏病变的复杂病证。
治半身不遂,口眼斜,瘫痪诸风。通活经络,宣导凝滞。常服壮筋骨,助血脉,起偏废之疾,其效如神。川乌头(二两,一两生不去皮尖,一两炮去皮尖)草乌(二两,制如上法)木鳖子(三两三分,别研)斑蝥(百个,去头足
治经络受寒,四肢发搐,妇女多有此证。生黄(五钱)当归(四钱)丹参(四钱)桂枝尖(二钱)生杭芍(三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生姜(三钱)寒甚者,加干姜三钱。证寒在经络,不在脏腑。经络多行于肌肉
治风湿诸痹,肩臂腰膝筋骨疼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行步艰难,筋脉拘挛。能清心明目,宽膈宣通气血。年逾四十,预服十数丸,至老不生风疾,年逾六十者不宜服。白花蛇(二两,酒浸,焙干)乌梢蛇(半两,酒浸,焙干
〔组成〕川乌炮去皮脐六两(10克)草乌炮去皮脐六两(10克)地龙去土六两(12克)天南星炮六两(10克)乳香研二两二钱(6克)没药研二两二钱(6克)注:本方原为丸药方,括号内所加为变汤剂的参考用量。〔
治诸般风邪湿毒之气,停滞经络,流注脚间,筋挛腰脚沉重,或发赤肿,以及脚筋吊痛,上冲心腹,一切痛风走注,并皆治之。川乌(炮,去皮脐,六两)草乌(去皮)地龙(去土)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南星(炮,各二两
临床见症:急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胃肠道和唿吸道症状。热退后,则出现不规则、不对称的肢体瘫痪。瘫痪呈驰缓性,一般以下肢为多见,亦可出现半身瘫痪。病儿意识清晰,语言如常,无感觉障碍,无大、小便失禁,腿
去风活血,止骨节疼痛。穿山甲半两 白芷 细辛 藁本 白僵蚕 石膏 藿香 木鳖子 骨碎补 荆芥 天麻 天南星 干蝎各一两 代赭石二两 羊踯躅 麻黄各一两半 草乌头(春十二两,冬一斤,秋夏各半斤)上为细末
胆南星 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去皮,各六两) 地龙(去土,火干) 乳香(去油) 没药(各二两二钱)中风,手足不用,日久不愈者,经络中有湿痰死血,此方主之。南星之辛烈,所以燥湿痰;二乌之辛热,所
赵X,女,54岁,农民。2012-09-08初诊。患者以“左肩部疼痛1月余”来诊。诉左肩部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活动不利,局部怕冷,恶风。查:左肩关节无明显肿胀畸形,喙突下压痛,左肩关
某男,7岁,2010年4月7日初诊。家长于2月份发现患儿上下楼梯困难,双侧小腿肌肉发硬。在当地儿童医院就诊,给予维生素、激素等治疗,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364u/L,
某男,15岁,1985年1月31日初诊。患者诉进行性双下肢无力2年余。于1982年5月间上楼时,忽觉双腿乏力,之后渐感上下楼梯及下蹲后起立困难,疲劳后症状明显,未予重视。其后症状逐渐加重,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