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此外,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觉,腹痛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影响,而且受神经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即患者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相同病变的刺激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引起的腹痛在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
药材 | 硬水黄连、油茶子、牿岭勾儿茶、向日葵花盘、山楂、吴茱萸、刘寄奴、木香、藏茴香、赤芍、白芍、败酱、当归、涩草、垂丝卫矛果、朱唇、蔷薇根、雄黄、兰香草、蟹壳 |
---|---|
方剂 | 清中汤、乌头赤石脂丸、白术芍药散、延胡散、木茴散、参桂饮、贾氏三中汤、四草汤、四逆汤、温中丸 |
中成药 | 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清热定惊散、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调经止痛胶囊、枫蓼肠胃康合剂、温中止泻丸、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百草油、老范志万应神曲、午时茶颗粒 |
1.急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1)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2)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伤寒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3)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4)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3)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梗塞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2.慢性腹痛的病因
腹腔内脏器疾病:
(1)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
(2)胃肠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泌素瘤等。
(3)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等。
(5)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综合征。
1.腹痛的性质和程度
腹痛的性质与病变所在脏器及病变的性质有关,如绞痛常表示空腔脏器梗阻;胀痛常为内脏包膜张力增大,系膜的牵拉或空腔器官胀气扩张所致。疼痛的程度有时和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但由于个体差异,有时疼痛的程度并不反映病变的程度。
2.腹痛部位
腹痛的体表位置常和脊髓的节段性分布有关。通常情况下疼痛所在部位即为病变所在部位,但有一些病变引起的疼痛放射至固定的区域,如急性胆囊炎可放射至右肩胛部和背部,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可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3.伴随症状
腹痛伴随发热提示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伴呕吐提示食管、胃或胆道疾病;呕吐量多提示有胃肠梗阻;伴腹泻提示肠道炎症、吸收不良、胰腺疾病;伴休克,同时有贫血提示腹腔脏器破裂(如肝或脾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伴休克,应特别警惕;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表明可能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伴消化道出血,如为柏油样便或呕血提示消化性溃疡或胃炎等;如为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常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
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根据腹痛的性状及伴随症鉴别,如:
1.突发剧痛多见于胃穿孔、肠穿孔、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等。
2.腹痛伴发热者,多为痢疾、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
3.腹痛而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症者,多为脏器穿孔、内脏出血、异位妊娠破裂等危重病变。
5.腹痛伴血尿,多为泌尿系疾病,如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癌等。
6.腹痛伴便血者,应考虑肠癌、肠结核、克隆恩等疾病。
7.痛经、异位妊娠之腹痛与月经的关系密切。
8.肠梗阻在腹痛同时,可见腹部有肠型或肠蠕动波,或触及包块。
9.腹壁按之如板状者,可为腹膜炎、胃穿孔等病。
11.妇女月经期间小腹疼痛明显者,为痛经。
1.急性腹痛者[方剂汇www.fane8.com],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缓解患者的痛苦。
2.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3.如急性腹痛是因肝或脾破裂所致时(如肝癌癌结节破裂或腹外伤致肝脾破裂等),腹腔内常可抽出大量血性液体,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此时,除应用镇痛药外,还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4.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所致者,可给予解痉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者可加用哌替啶(杜冷丁)治疗。
6.生育期妇女发生急性腹痛者,尤其是中、下腹部剧痛时,应询问停经史,并及时作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以明确有无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7.急性腹痛患者,虽经多方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如生命体征尚平稳,在积极行支持治疗的同时,仍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过程中如症状加重,当疑及患者有内脏出血、肠坏死、空腔脏器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应及时剖腹探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言:“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又言:“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本方证的病机是肝虚血滞,气机不调,脾虚湿胜,健运失常,以致肝脾不和所致。
以上五方,主治有异,却同愈腹痛,实乃同病异治,谨守病机耳。陈元犀排脓散按云:“枳桔行气滞,芍药通血滞”以气血立论,言枳实行气滞、芍药行血滞,虽简而得其要。
本案属肝热犯脾腹痛。方选化肝煎加减。方中重用土贝母,开郁散结,《本草纲目拾遗》浙贝母条下云:“张景岳云:味大苦辛性寒,阴也降也,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最降痰气,善开郁散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
腹痛针灸治疗寒邪内积取任脉、足阳明、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并可重灸,神阙穴可隔盐灸;湿热积滞取任脉、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腹痛是泛指腹部发生疼痛的疾病。腹痛的症状可伴发于多种脏腑疾病。其中痢疾、胃脘痛、积聚及妇科经带病等所致腹痛另详各篇。西医的由急慢性肝、胆、胰腺炎症和胃肠急慢性炎症,腹膜炎、消化道疾病、盆腔疾病、寄生虫病等引起的腹部疼痛可参照本篇治疗。
产妇在分娩后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的腹痛叫做产后腹痛。临床症状是产后1~2天出现腹痛,3~4天自行消失。重症患者持续时间较长,哺乳时腹痛明显,同时子宫变硬,恶露增加。一般分为血虚、血瘀2型。
通过问诊,依据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小腹疼痛者可诊为妊娠腹痛。但还应询问其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有无腰痛、阴道出血,有无发热,并结合必要检查以排除因其它疾病导致的腹痛。若小腹疼痛伴有腰痛,阴道出血,则为胎动不安,小腹疼痛呈阵发性,伴小腹阵阵下坠则为堕胎、小产;为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则为孕痈。除此外还可通过b超与未破损的宫外孕相鉴别。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多种原因导致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皆可引起腹痛。文献中的“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
吴斗一丈歙溪南人也。八月初旬,自新都往湖州途次偶感风邪,发热多痰,且又腹痛下痢,里急后重。原有肠风下血之疾,又以旧年乃翁痢疾发热卒于湖州,心甚恐怖。予脉之,两关滑大有力,尺寸俱不足,乃以白芍药一半生、
脉,心腹痛不得息,脉细小迟者生,脉大而疾者死。夫腹痛,有寒气客于中焦,干于脾胃而痛者,有宿积停于肠胃,有结滞不散而痛者,有痛而呕者,有痛而泄者,有痛而大便不通者,有热痛者,有虚痛者,有实痛者,有湿痰痛
《大全》曰∶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疼,或新触风寒,皆因脏虚而致发动也。邪正相击,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妊娠痛,邪正二气交攻于内。若不瘥,痛冲胞胎,必致动胎,甚则伤堕。
陈侍御坠马,腿痛作呕,服下药一剂,胸腹胀痛,按之即止,惟倦怠少气,诊其脉,微细而涩。余曰∶非瘀血也,乃痛伤气血,复因药损脾气而然耳。投养脾胃、生气血之药而愈。
产后气血俱虚,遇风寒乘之,与血气相击,随气而上冲于心,或下攻于腹,故令心腹痛。若久痛不止,则变成疝瘕。
夫寒疝心腹痛者,此由腑脏虚弱,风邪客于其间,与真气相击,故痛。其痛随气上下,或冲上于心,或在于腹,皆由寒气所作,所以谓之寒疝心腹痛也。治寒疝心腹痛,四肢不和,面色青冷,不欲饮食,气渐羸弱,宜服白术丸方
小儿腹痛,起于饮食停滞居多。眼胞浮肿,嗳气酸腐,饱闷恶食,按之坚痛,弹如鼓声,保和丸(方见痢门)、消导二陈汤。食久成积,痛则欲便,便下酸臭,下后痛减,或大便难涩,面黄色,足冷嗜卧,不思饮食,宜香砂平胃
产后3~4天内,由于子宫收缩,会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同时,新生儿的吸吮可刺激产妇大脑中的垂体分泌缩宫素,促进子宫复旧,因而哺乳时的腹痛会更明显,此为正常生理现象。如果产后腹痛持续超过3天以上,需要警惕是
(1)感受寒凉:脐腹骤然而痛,痛势剧烈,无休无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2)阳明明热结:腹部绕脐疼痛,腹满拒按,日哺潮热,手
取大陵、气海、阴交、神阙、下脘、中脘、巨阙、膻中、太冲、章门、期门、照海、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三阴交、乳根、不容、天枢、足三里、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上部后
1、清宫术后出现腹痛明显,疼痛难忍的现象。2、清宫后不仅腹痛还伴有流血量增加淋漓不尽时。3、清宫后腹痛持续的时间长,患者出汗,发热等症状。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是,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
1—3天正常女性做完清宫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创伤,会引起子宫收缩,而产生的肚子隐隐作痛的腹痛感,通常维持在术后1—3天左右,而且每次腹痛的时间多半在30分钟—1小时左右即可缓解。这些现象都是属于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腹痛3—5天会消失。通常,药物流产的孕妈妈们需要经过大约4天的服药时间,一般前3天服药没什么感觉,第4天服药后腹痛剧烈,然后会伴随阴道出血,排出孕囊。这种腹痛现象通常在排出孕囊后的1—2个
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推拿处方调五脏
主证有感伤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腹痛,腹部,四肢均冷,面色青黑或苍白,身体蜷缩,小便不黄,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脉迟,指纹淡红或青。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推拿处方掐揉二扇门,揉小天心,揉外劳,一
潘某,男,57岁,1975-12-22就诊。缘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4天求治。患者于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钝痛,以中下腹为甚,渐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大便和矢气,伴恶心未呕吐
黄某,男,37岁。1968年脾切除,1974:年胃全切,胆囊、阑尾切除。1981年11月因上腹部疼痛、呕吐、不能饮食而住院,诊断为“术后粘连伴部分肠梗阻”。经禁食、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痛未
刘某某,女,38岁。已产两胎。今又停经八月,但腹不甚大。自觉胀满不舒,医投以疏气行血之药而见减,后经某医院确诊为“妊娠”,乃身体虚弱,胎儿不能正常发育之故。诊其脉涩不滑,按脐下膨硬而有痛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