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abdominal 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此外,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觉,腹痛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影响,而且受神经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即患者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相同病变的刺激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引起的腹痛在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
药材 | 紫堇、白芍、川芎、荜澄茄、蕨根、黄皮叶、臭牡丹根、鹿耳翎、罂粟、泽兰、錾菜、枣核、大叶钓樟、护心胆、细芦子藤、东风菜根、炮姜、紫荆木、土一枝蒿、饭团根 |
---|---|
方剂 | 健脾粉、胡萝卜玉米渣粥、四陈汤、四逆汤、救急定中丸、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汤、清热调血汤、胃苓汤、虎骨追风膏 |
中成药 | 妇科千金胶囊、沙棘颗粒(冲剂)、人参女金丸、保儿安颗粒、妇科调经片、理中丸(党参理中丸 浓缩丸)、养血调经膏、儿童清热导滞丸、调经活血片、神曲茶 |
1.急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1)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2)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伤寒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3)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4)腹腔脏器扭转:急性胃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5)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3)胸腔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梗塞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急性铅中毒、血卟啉病、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2.慢性腹痛的病因
腹腔内脏器疾病:
(1)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炎症性肠病等。
(2)胃肠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泌素瘤等。
(3)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慢性胃肠扭转、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等。
(5)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曲及脾曲综合征。
1.腹痛的性质和程度
腹痛的性质与病变所在脏器及病变的性质有关,如绞痛常表示空腔脏器梗阻;胀痛常为内脏包膜张力增大,系膜的牵拉或空腔器官胀气扩张所致。疼痛的程度有时和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但由于个体差异,有时疼痛的程度并不反映病变的程度。
2.腹痛部位
腹痛的体表位置常和脊髓的节段性分布有关。通常情况下疼痛所在部位即为病变所在部位,但有一些病变引起的疼痛放射至固定的区域,如急性胆囊炎可放射至右肩胛部和背部,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可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3.伴随症状
腹痛伴随发热提示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伴呕吐提示食管、胃或胆道疾病;呕吐量多提示有胃肠梗阻;伴腹泻提示肠道炎症、吸收不良、胰腺疾病;伴休克,同时有贫血提示腹腔脏器破裂(如肝或脾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伴休克,应特别警惕;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表明可能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伴消化道出血,如为柏油样便或呕血提示消化性溃疡或胃炎等;如为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常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
进行必要的化验或特殊检查。如三大常规、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腹部或下腹部B超检查(包括泌尿系统及盆腔)、腹部平片、胸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老年人还应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根据腹痛的性状及伴随症鉴别,如:
1.突发剧痛多见于胃穿孔、肠穿孔、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等。
2.腹痛伴发热者,多为痢疾、胆囊炎胆石症、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
3.腹痛而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症者,多为脏器穿孔、内脏出血、异位妊娠破裂等危重病变。
5.腹痛伴血尿,多为泌尿系疾病,如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癌等。
6.腹痛伴便血者,应考虑肠癌、肠结核、克隆恩等疾病。
7.痛经、异位妊娠之腹痛与月经的关系密切。
8.肠梗阻在腹痛同时,可见腹部有肠型或肠蠕动波,或触及包块。
9.腹壁按之如板状者,可为腹膜炎、胃穿孔等病。
11.妇女月经期间小腹疼痛明显者,为痛经。
1.急性腹痛者[方剂汇www.fane8.com],在未明确诊断前,不能给予强效镇痛药,更不能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贻误诊断。只有当诊断初步确立后,始能应用镇痛药或解痉药,缓解患者的痛苦。
2.已明确腹痛是因胃肠穿孔所致者,应禁食,补充能量及电解质,并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为及时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3.如急性腹痛是因肝或脾破裂所致时(如肝癌癌结节破裂或腹外伤致肝脾破裂等),腹腔内常可抽出大量血性液体,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此时,除应用镇痛药外,还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4.腹痛是因急性肠梗阻、肠缺血或肠坏死或急性胰腺炎所致者,应禁食并上鼻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5.已明确腹痛是因胆石症或泌尿系结石所致者,可给予解痉药治疗。胆总管结石者可加用哌替啶(杜冷丁)治疗。
6.生育期妇女发生急性腹痛者,尤其是中、下腹部剧痛时,应询问停经史,并及时作盆腔B型超声波检查,以明确有无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疾病。
7.急性腹痛患者,虽经多方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如生命体征尚平稳,在积极行支持治疗的同时,仍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过程中如症状加重,当疑及患者有内脏出血、肠坏死、空腔脏器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应及时剖腹探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该案例经两次截肠手术,共截去1.45米,此乃笔者行医45年首次见闻,其临床表现属于典型的痼疾,或曰疑难杂症。其肠粘连所导致的少腹痛,西医治疗乏术,而中医的常规治疗大都多使用大承气汤攻下,其疗效也不尽如人意,且复发率较高。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言:“妇人怀妊,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又言:“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本方证的病机是肝虚血滞,气机不调,脾虚湿胜,健运失常,以致肝脾不和所致。
对于痛经的辨证治疗,前贤今哲多以“经前痛多实,经后痛多虚”立论,捕获者虽多,脱漏亦不少。本案患者经后腹痛,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既有初潮较晚,行经延迟,经量减少,色淡质稀,时有乏力,说明气血亏虚,冲任不足,又有下腹隐痛,会阴部放射痛,肛门坠胀,大便不畅,说明肝脾失调,气机郁结。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对于本病的证治,有许多常用穴,如中极、三阴交、地机等等,但是结合名医临床经验,笔者发现水泉穴对本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自诉反复下腹疼痛3年,经期加重,伴腰部不利,带下不多,月经周期尚规律,近日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少,眠可,大便时干,小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此为经期少腹疼痛属正气不虚,胞宫瘀滞,气机不利。
该患者曾因痛经(西医诊断:子宫腺肌病)来诊,经成肇仁调治后愈,虑其体质素有肝郁血瘀,今之腹痛乃肝脾失调所致。《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怀娠,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妊娠时,血聚于胞宫养胎,肝血相对不足,素有肝郁则气血随之郁滞,木不疏土,脾虚湿蕴,此例患者更有湿热蕴结于肠中。治宜养血舒肝,健脾利湿,缓急止痛兼以清热解毒,方用当归芍药散和四逆散加败酱草、丹皮、蒲公英、金银花等,再配以延胡索、川楝子加强疏肝理气之功。诸药相合,则肝血充,脾气健,肝脾调和,气血畅通,湿热除而诸症得解。
礜石、雄黄、殷孽、厚朴、特生礜石、曾青、戎盐、硫黄、阳起石、石膏、理石、高良姜、朴消、芫花、桔梗、吴茱萸、葶苈、旋复花、麦门冬、太一余粮、泽泻、茯苓、人参、柴胡、蒺藜、雚菌、防葵、牡丹、荛花、海藻、肉
厚朴、竹茹、枳实、吴茱萸、槟榔、葛根、桑白皮、松萝、橘皮、大黄、桔梗、甘遂、干姜、大戟、藜芦、半夏、恒山、朴消、生姜、藁本、阿胶、禹余粮、人参、戎盐
腹痛属寒冷者,多是口食寒物,鼻吸冷气,脉涩气阻,则为疼痛。其症四肢逆冷,唇口变青,其脉沉或紧。经云∶寒气客于脉中,则脉寒,脉寒则缩绻,缩绻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或吐清水,
腹痛多是寒热之二症。虽有气痛、虫痛、食痛之殊,然大约以阴阳二字足以包之,毋论食痛、虫痛、气痛也。其阴症之痛,如时而痛,时而不痛,或夜痛而日不痛,或饥痛而饱不痛,或不按而痛,手按之而不痛,皆是阴症之痛也
腹痛之虚实又何以辨之?腹居至阴之下,以痛之皆阴症也。既是阴症,宜虚而非实矣。谁知痛之不同,有虚有实之异乎?实痛何以辨之?按之必手不可近,此乃燥屎结成于大肠之内,火迫于脏腑之间,伤寒日久最多此病,此乃实
有实、有虚、寒、气滞、死血、积、热、风、湿痰、清痰、惊痰。脉滑者痰,弦者食痹、疮、痧、疝。发汗大抵风寒与湿痰在表之里作痛,宜汗之。温寒入中脘痛,理中。少腹小腹,四逆,厥阴,当归四逆汤、吴茱。熨寒在内急
玉翁大郎,童年曾患头昏,诸药不愈。予作肝风治,疏归芍地黄汤。佥谓头昏是有风寒,童子不可轻服熟地。翁排众议,根据方多服而瘳。次春又患腹痛,呕吐便泻,延诊,药用温中调气,两服未愈,家人着急,令更他医,日请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目】朱肱曰。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药汤。甚者加大黄。桂枝加芍药。即是
中脘在脐上,是胃募,腑会,天枢在脐旁,为大肠募穴,关元在脐下,为小肠募穴,故不论何种腹痛,均可在局部选用上述穴位疏通肠胃气机;“肚腹三里留”,腹痛者应首选足三里,饮食停滞者加巨虚消食导滞;肝郁气滞者加
(1)感受寒凉:脐腹骤然而痛,痛势剧烈,无休无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2)阳明明热结:腹部绕脐疼痛,腹满拒按,日哺潮热,手
早期破水到了怀孕后期,胎儿能够稳定成长至28周以上,此时宝宝体型多半已经较大,胎儿能顺利存活的机率亦高。然而此时危险的腹痛,经常是发生在意外早产的征兆,因可能导致子宫规则收缩,合并提早破水及出血等症状
(1)寒凝肝脉:少腹疼痛,痛引睾丸,坠胀剧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加重,得热稍舒,常见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2)下焦虚寒:少腹疼痛,痛势绵绵,常以左侧少腹疼痛为甚,面色咣白,倦怠乏力
此类孩子往往有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导致饮食停滞中焦,腹胀、腹痛,按压时症状加重。表现为食欲欠佳、口气重、大便酸臭、便秘或腹泻、睡眠不安、手足心热。 推拿手法建议:补脾经,推四横纹(位于掌面食、中
此类孩子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或用药过于寒凉,损伤阳气引起。孩子表现为面色偏白、手脚偏凉、食欲欠佳,或进食后出现腹胀、大便稀。 推拿手法建议:揉外劳宫,清补脾(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处),补肾经(
主证有感受热邪史,脘腹疼痛,触之灼热,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或呕吐或泻痢,舌红苔黄厚,脉数纹紫。治疗原则清热泻火,通腑止痛。推拿处方清板门,清大肠,顺运内八卦,苍龙摆尾,退
(1)下焦虚寒:小腹隐隐作痛,时轻时重,腹冷,甚或腹惊如冰,虽盛夏而不温,遇寒则重,得暖则舒,形寒肢凉京,唇淡口红,小便清长,或余沥不尽,舌淡苔白,脉象沉细。(2)湿热下往:小腹疼痛胀满,小便量少,色
患者,男,33岁,腹痛三天就诊。三天前凌晨2:30突发腹痛,排除结石、阑尾炎、胃穿孔,医生给予654-2和健胃药,不料第二天、第三天凌晨2:30分依然疼痛,发作时胃痛汗出,背痛,双下肢痛,
李妇,38岁。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
潘某,男,57岁,1975-12-22就诊。缘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4天求治。患者于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钝痛,以中下腹为甚,渐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大便和矢气,伴恶心未呕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