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方法,又名敷贴,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
操作方法
1.如果所用的药物属于干品,不含有汁液,就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调和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等),调成干湿适当的煳状敷用。如果所用的药物本身含有汁液,如大蒜,就将药物捣成煳状敷用。
2.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先将所要敷药的部位用水洗净,待干后将药敷上。若所敷部位毛发较密,可先剪去一些毛发再敷药。有的敷后接治疗要求,还要用纱布或胶布固定,以防药物脱落。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
二、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方剂汇www.fane8.com],确定用外敷疗法作主要治疗还是作为辅助治疗。
2.注意调好药物干湿程度,以既不易流脱,又可以粘着为适当。若药物变干,则应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
3.敷药的温度要适当,一般治寒证宜热(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治热证宜凉。
4.在穴位敷药时,要尽量对准穴位。
5.如果敷药后出现血疹、水泡等,则应洗去药物,暂停外敷,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若水泡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去积水,再涂上龙胆紫药水,盖上消毒敷料。
相关话题:疗法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等)的一种退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故又称“五十肩”。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夜间加重,并伴有凉、僵硬的感觉;后期病变组织会有粘连,且并发功能障碍。一般分为风寒阻络和气血瘀滞2型。
体针取穴主穴躁狂大椎、定神、强间、鸠尾;抑郁巨阙、大陵、劳宫、涌泉、膻中;妄想中脘、臂中、神门、三阴交、神庭配穴躁狂合谷透后溪、太溪透涌泉;抑郁内关透外关、合谷透劳宫;妄想间使透支沟臂中穴位置腕内横纹与肘横纹联线的中点,两骨间取穴。
感冒的药酒疗法是风寒感冒;症见发热无汗,头痛等
拔罐疗法能湿散寒邪,活血行气,使人体气血畅通,“通则不痛”,所以它有止痛消肿等作用,拔罐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增强机能抵抗力,成为非药物疗法中的重要成员,凡能用针灸、推拿治疗的疾病,大部分均可用拔罐疗法,它不必花很多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和投资,又没有什么危险性,因此是治病疾病的一种廉伝的较好方法。
电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取穴天突、檀中、中府(双)。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以发作性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
温泉疗法,是利用温泉水的化学和物理综合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化学作用主要表现在温泉水中的阴阳离子、游离气体、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质,不断地刺激体表及体内的感受器官,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物理作用可分为温度和机械作用。温度作用即温度对皮肤、心血管系统、唿吸、胃肠功能、免疫机制等有益刺激。机械作用即静水压、浮力及温泉水中液体微粒运动对皮肤的按摩作用。这些综合作用促使大脑皮层逐渐形成正常的协调活动,抑制并逐渐代替紊乱机体的病理过程,从而使慢性疾病得到缓解或痊愈。
房事劳伤是指因房事过度而引起的全身性虚损疾病。婚后性生活是男女的一种生理需要,正常性生活应以每周2~3次为宜,具体地说,应该以性交后第二天没有疲倦不适感为标准。若性交后感到周身无力、精神不振、头晕头昏
一、可见光的物理性质可见光线为能引起视网膜光感的辐射线,波长范围为760~400nm,在此波段范围内,不同波段产生不同的颜色。不同波长可见光线的光子能量不等。二、可见光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人和动物活性
一、外气疗法的作用由于外气疗法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到内科、外科、骨伤科、儿科、妇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病症,因此,治疗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根据外气的特点,其作用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补泻作用:“
一、适应范围气功外气疗法是医者用一种特殊的“气”与“力”调整患者机体的治疗方法。因为人的脏腑组织,生命活动无不与“气”相关,所以当机体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时,都应进行“气”的调整,使其尽快痊愈,故本
著名的气功家、中医学家周潜川先生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中说:“凡精通针灸、整骨、按摩的历代名家和前辈先生们,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至少都会气功,而且有精湛的造诣。”周氏反复说明气功与中医的关系,
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医、气功的基本理论之一。《脏腑图点穴法》说:“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古代气功家和医家不仅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把人与大自然也看
一、定义气功疗法包括气功自控疗法和气功外气疗法。前者是患者通过自我气功的锻炼而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叫气功自控疗法。气功外气疗法,又称气功发放外气疗法、发气疗法、运气疗法、发射形气功、导气发功
气功“布气”疗法,即外气疗法,源远流长。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祝由”运气吐音布气治病的方法。《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
用手指做轻快摩擦,称抿法。术者用拇指指面,或食中指指面附着于体表治疗部位。然后顺经络或肌纤维平行方向做轻快的摩擦移动。具有明目醒神,活血通络功效,主治眼目花涩,视物不清、头昏脑胀和胸胁进伤、局部壅肿疼
虚秘气虚症的症候: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倦怠懒言;舌淡苔白,脉弱。病机:脾肺气虚,传送无力。治法:益气润肠。常用药物黄芪30克,陈皮10克,麻仁20克,
肩关节摇法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可根据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程度,选择相宜的操作方法,有如下三种方法:托肘摇肩法:患者坐位,肩部放松,患侧肘关节屈曲。术者站于其侧,弓步势,上身略为前俯。用手扶住其肩关节上
用手指触摸肢体或穴位,称为摸法。术者在患者病变部位,用手指做细心触摸,以摸得形态,位置的变化,辨明其性质,以决定治疗方法。具有诊察疾病功效。
行气活血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量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附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瘀血现象,拔罐正是通过吸附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化散淤血消除凝滞固涩,全身气血通畅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
1.用艾条温和灸法灸地机穴,配伍肾俞,中极,三阴焦,灸5-20分钟,以出现循经感传现象为度,可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有效缓解痛经症状。2.配伍脾俞,用艾条悬灸穴位5到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留罐法将火罐吸拔在疼痛部位上,即哪疼就在哪拔罐,留罐10分钟左右。走罐法取俯卧位,将火罐吸拔在背部,然后沿华佗夹脊穴推拉火罐,至皮肤出现红色淤血为止,一般10~15分钟。华佗夹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
配伍天枢穴,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或用艾柱灸3-5分钟。可用于治疗泄泻。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