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病总括】
内湿、外湿辨别
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治外湿,但加强排湿而已,重在清利,六一散加金银花。治内湿,当分在肾在脾。在肾,渗湿(如茯苓)、利湿(如泽泻);在脾,化湿(如佩兰)、燥湿(如苍术)。
从舌苔辨治湿、痰、浊心法
细腻为湿腐为浊,腐腻之间辨为痰。湿用化燥淡渗利,腐用消食保和丸,阴盛为饮苔白腻,阳盛为痰从热辨。兰苍曲蚕化浊饮,脂浊大黄生山楂。细腻化湿腐化浊,腐腻为痰二陈夸。
注:①细腻为湿腐为浊:舌苔细腻辨为湿,舌苔腐腻辨为浊。②兰苍曲蚕:佩兰、苍术、神曲、僵蚕。
湿、浊、淤、痰、瘀之取类比象
我们正常的体液是流动的、清爽的,像一条清新的河流。当雨水过后,水多了,这就好比湿。倘若雨水卷进来很多泥沙,这就好比浊。许多浊物沉到河底流动缓慢,这就好比淤。淤的底下就是泥,泥就好比痰。痰的底下就是更坚硬的泥,其硬度已接近河床,就好比瘀。
以茶祛湿
仝小林教授在南京读博期间患暑湿的案例:“1988年8月18日。时值长夏,阴雨连绵。苔白厚腻,食欲不振。腹无胀痛,二便自调。此暑湿困脾。新鲜绿茶一两,浓浓三杯,小溲渐多。翌日,湿祛苔净食增。”此以茶当药治病之例也,但用量需足。
【湿 热】
湿热总括
舌红黄腻湿热共,四焦定位在辨症。
顶焦首沉重如裹,上焦胸闷桑拿蒸,
中焦脘痞无食欲,下焦溲黄粘浊成。
燥渗化利除湿法,要在全力把热清。
水份无多热仍旧,湿热化燥必伤阴。
注:①四焦定位在辨症:通过辨症状来定位。②上焦胸闷桑拿蒸:上焦湿热,犹如桑拿蒸般。蒸桑拿时,电把石头烧红,然后往石头上泼水,整个桑拿房湿热弥漫。③要在全力把热清: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也。④水份无多热仍旧,湿热化燥必伤阴:体内水本不足,兼有湿热,则易化燥伤阴。⑤倘若舌淡苔黄腻,益气健脾可收功:舌苔黄腻,必参舌色。若舌红或赤,真湿热也,大力清热除湿可也。若舌淡红或淡,脾虚或气虚,水湿不运,蕴而化热,假湿热也。此时,清化湿热为治标,益气健脾为治本也。
湿热伤阴机理
为什么有的患者可见湿热伤阴,而有的却长期但见湿热而无伤阴?因为水为江河,运营排废。遇寒则凝滞,遇热则蒸发。蒸发,则湿热成矣。故曰:“有水无热但为水,有热蒸腾湿热成。”然[方剂汇www.fane8.com],被蒸发者何?水也。故湿热越盛,水分越少,此湿热伤阴之常理也。凡但见湿热而不伤阴者,体内水分本自过多也。
湿热辨治心法
水,若无热,即不化气亦不成湿。故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若水本多余,清热必加利湿;若水本不足,清热必兼护阴。在清热基础上,顶焦多用风药,风能胜湿,如羌活胜湿汤;上焦多用渗湿,如五苓散类;中焦多用芳香化湿醒脾之药,如藿香正气散;下焦多用利湿泄浊之药,如八正散。
注:治湿热,要旨不在利湿,而在清热:有病人服清利湿热药年余,但舌苔黄厚腻依旧者,何也?在于清热不足。热清,则水自为水,不蒸发水而成湿热矣。
辛开苦降,为治疗脾胃湿热的重要治法,以黄连、生姜为代表,临床常见苔腻、便粘、食欲不振等症状。诚如清代温病学家吴塘所言:“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苦与辛合,能降、能通”。此时用黄连以1.5~6克,生姜10~15克为常用量。
【寒 湿】
寒湿,犹如水边的苔藓。凡苔藓长的好的地方,一定是不见或少见太阳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阴暗、潮湿、寒冷、没有阳光的地方。舌苔白厚如积粉,是典型的寒湿,“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怎么治呢?给足阳光,苔藓自除。当然还要配合利湿。自然界的许多规律,同样也适合于人体,这就是中医取类比象的道理。
【风 湿】
痹之所患,湿不必参;而痹之所成,湿必存焉。经络之风湿如此,脏腑之风湿亦如此。治之之法:湿在经络,发汗为主,渗利次之;脏腑风湿,渗利为主,发汗次之。经络脏腑之湿共存者,分消走泄。经络之湿,有皮肌筋节之辨;脏腑之湿,有顶上中下(四焦)之分。但湿在经络,总由汗法,透邪外出,恢复腠理排汗之常态;湿在脏腑,总由渗利,除湿调脏,杜绝产湿之根源。湿为水之轻,水为湿之渐。但湿久黏滞,水久混浊。治久存之水湿,发汗则微微似欲汗出,黏滞之湿方随汗出;消水则缓慢渗利,混浊之水方从溲泄。
【辨治心法】痹痿均是髓系病,痹证为浅痿证深。三气杂至经络闭,皮肌脉筋骨痹成。初病在经透微汗,久病入络兼扶正。五体不已累五脏,仍以透邪最为赢。邪闭督脊成瘫痿,葛根乌茸壮督行。臂展则颈健,腰活则膝康。仝小林教授治经络之病,喜用两个方子加减:颈臂葛根汤,腰膝三痹汤,多获良效。注:①皮肌脉筋骨痹成:即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②初病在经透微汗:初病在经,“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金匮
郁瘀积癌四部曲,舒活化破求逆转:肝病之郁、瘀、积、癌四部曲,分别予舒肝、活血、化积、破癌治疗。②肝郁四逆散香佛:肝郁,予四逆散加香附、佛手。③桃红四物血活鲜:肝瘀,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④莪术三七杖马鞭:杖,虎杖;马鞭,马鞭草。⑤茵陈退黄利胆赤:赤,赤芍。
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痹阻致络脉滞涩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阻滞肌肉关节筋脉发而为痹,风性善行数变,湿性重浊,黏滞不去,症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痛有定处或游走不定,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当用祛风除湿通络之药,如防风、防己、白芷、独活、木瓜、秦艽、伸筋草等。
脾胃经常同病,寒热每多错杂,治当明辨。温脾附子干姜,补脾人参黄芪,健脾云苓白术,运脾厚朴陈皮,泻脾大黄黄连,醒脾藿香佩兰。诗曰:脾虚痰湿用六君,脾滞肥甘泻黄散。寒热错杂诸泻心,脾约肠燥麻仁丸。胃热清胃(散)寒建中,胃肠感冒正气散。土壅木郁大柴胡,肝木乘脾逍遥丸。
患者有两个症状群,一是糖尿病胃肠病变导致的纳呆、便秘,一是糖尿病肾病排毒排水功能障碍引起的水肿、蛋白尿、肌酐升高。脾胃方面,太阴湿土,主升清;阳明燥金,主降浊。患者消渴日久,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导致气滞食积、嗳气胃胀;脾失升清,胃失和降,在上引起口中黏腻、不思饮食,在下引起大便秘结。
肾为先天之本,肾脏病的治疗一直个热门的话题。急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是不能完全分开的,两者相互影响。急性肾脏病可转成慢性肾脏病,甚至严重的还会转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从中医角度谈肾脏病如何辨治,兹介绍如下。
鲜胡蜂100g。祛风除湿。主治急性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熟地黄1两,当归1两,西洋参5钱,大黄(酒浸,蒸)3钱,芒消(芒硝)3钱,僵蚕3钱(酒炒),蝉蜕12个,火麻仁3钱(炒),滑石3钱,肉苁蓉(米泔洗净,盐)3钱,姜黄1钱,寸冬(麦冬)3钱(去心),白蜜
虎胫骨4两,麻黄3两,防风2两,红人参1两,贯筋5两,桂枝3两,怀牛膝2两,白花蛇4两,炙马钱2两,防己4两,陈皮3两,杜仲2两,当归2两,木瓜4两,没药2两,灵仙3两,秦艽2两,肉桂4两,鹿茸1两,
木香1分,拣桂1分,甘遂1分,牵牛2两,大戟半两,大黄1两,红皮1两,槟榔1两,皂角2两(要得肥好者,洗净,水3盏,煮3-2沸,取出捣碎,揉取汁,再煮成稠膏,下蜜熬2沸,便取出),半夏1两,蜜1两。一
穿山龙150g,豨莶草150g,威灵仙120g,老鹳草150g,苍术30g。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病、关节疼痛。
熟地黄 55克;山药 45克;枸杞子 50克;茯苓 40克;山茱萸 25克;炙甘草 30克;黄酒 1升滋阴补肾,唇舌焦黑,余热未清,外感湿病愈后,出现嗝逆诸症,阴土受伐,阴虚阳盛,盗汗,年高之人夜晚口
黄芪30克,当归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柴胡9克,黄芩6克,清半夏9克,香附15克,陈皮9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益气养血,疏肝解郁。适用于以气虚、肝郁气滞为主,兼有血虚、痰瘀的慢性疲
生地黄30~60g,律草30g,秦艽12g,徐长卿20g,淮山药15g,生甘草10g滋肾清热、祛风降湿。主治各种风湿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引起的关节病变)。
湿病者,太阴湿旺而感风寒也。太阴以湿土主令,肺以辛金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胃以戊土而化燥,燥湿相敌,是以不病。人之衰也,湿气渐长而燥气渐消,及其病也,湿盛者不止十九,燥盛者未能十一。阴易盛而阳易衰,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按】诸家以刚、柔二痉,列为首条,今以此为第一条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成氏曰.千金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其
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此言土湿过甚,则痞塞肿满之病生。经故又曰: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吐下霍乱,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也。盖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然则湿之为病,内外因固俱有之。其
湿簸候又云∶有天行之湿,初得不觉,行坐不发,恒少气力,或微利,或不利,病成则变呕吐,即是虫内食于脏。又云∶有急结湿,先因腹痛下利,脓血相兼。出病成翻,大小便不通,头项满痛,小腹急满,起坐不安。亦是内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夫湿者。六气之一也。然一气之中。犹有别焉。雾露之气。为升于地之轻清而上腾者。故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雪泥水之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湿为六淫之一.故其感人.亦如风寒之先在太阳.但风寒伤于肌腠.而湿则流入关节.风脉浮.寒脉紧.而湿脉则沉而细.湿性濡滞而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
可以治。苍耳子是治疗风湿病的三大主要药材之一,但是直接服用对患者的起色不大,想要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还是要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但是想要根治风湿却并不容易,所以对这类病一定要用足够的耐心,而且不要轻信偏方
1、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一些患者是由于精神受刺激,过度悲伤,心情压抑等而诱发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后,情绪的波动又往往使病情加重。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1、加强身体锻炼锻炼对于抵抗风湿的侵袭很有帮助,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许多疾病也可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中年的筋骨疼痛,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
艾灸在治疗风湿腿疼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艾灸的原理主是祛湿,祛风、祛寒,通经活络的,而进入到我们身体内的湿风,正好可以给排出体外。一般情况下,遇到风湿腿疼,用艾灸两三次,就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
可以适当地吃一些。风湿病指的是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多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平时建议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而鹅肉的蛋白质含量就比较高,并且脂肪含量较低,其中并
1、注意保暖风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和弥漫性疾病,该病中90%以上是人自身免疫系统出问题时引发的。阴冷天气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血液向人体重要器官收缩,关节等部位就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进行保暖。因此,进行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