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女,20岁。初诊日期:2018年2月23日。患者因月经3个月未至来诊。既往月经周期不规则,30~60d一行,经期腹痛甚,有时需服止痛片,末次月经2017年11月初。身高163cm,体质量63kg。近两月体质量略上升,头昏、体倦乏力,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腰酸时作,喝牛奶易腹泻。舌暗淡、苔薄白,脉细。否认性史。体貌:体格偏壮,面色黯黑,眼睑浮肿,面部及背部散在痤疮,有脐毛,小腿多毛,皮肤干燥。女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2,睾酮(T)1.06ng/mL,催乳素(PRL)38ng/mL。B超提示:双侧卵巢体积增大可见项链征。
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阳虚寒凝。
处方:生麻黄5g,葛根30g,桂枝15g,白芍15g,当归10g[方剂汇www.fane8.com],川芎15g,苍术30g,茯苓20g,泽泻30g,干姜5g,炙甘草5g,红枣20g。1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患者服药10d后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精神好转,面色改善。之后间断服药3个月,月经按月来潮,疲倦感消失,体质量下降,痤疮控制,肤色转润。
按:本案患者体壮面暗、面部及背部痤疮、皮肤干燥、头昏、困倦乏力、腰酸、容易腹泻、经行腹痛,符合葛根汤方证,故选用本方,又月经后期、眼睑浮肿,故合当归芍药散。(江苏中医药,2021,53(7):61 曹毅君)
葛根汤首见于《伤寒论》。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7味药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效。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现举隅如下。
本案患者体壮多毛、面油痤疮、皮肤瘙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有力、腹壁肥厚有弹性、下肢皮肤粗糙干燥,符合防风通圣散方证,故选用本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据其临床症状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张晓峰教授为陕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张教授在借鉴先贤和现代中医学家对本病理论认识和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PCOS多具有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并提出温清并用的治疗原则。温补脾肾之阳以治本,祛其痰、湿、热邪以治标,温清并用,治疗寒热错杂之证。现将其治疗PCOS的经验总结如下。
本方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载“妇人怀妊,腹中污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可见,本方以治腹痛见长。引起腹痛的矶制不一,有因寒而致者,有因热而致者,有因虚而致者,有因实而致者,有因经脉挛急而致者,有因血络瘀阻而致者。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顽固性或频繁发作的头痛往让人深受其苦,甚至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主,其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
以上方药依据方证,辨证用药相结合,一是取日本方家治眼疾方证为葛根汤加川芎,大黄。另黄煌教授在眼病治疗中,多用五苓散。又根据脏腑辨证,目为肝所主,治疗肝阴亏虚方为一贯煎。加用桑叶、菊花、车前子、牡蛎、决明子,共清肝火,利多余水分,保留精华濡目。
葛根四两(12g)、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十二枚、桂枝(去皮)二两(6g)。解肌发表,生津和营。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之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活血化瘀,缓消症块。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经停腹胀痛;难产;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
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 葱白7茎 鼓30克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升麻、白芍、甘草各十两(6克),葛根十五两(9克)辛凉疏表,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症见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葛根四两(12g),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芍药二两(6g),大枣(擘)十二枚。发汗解表,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
柴胡 天花粉 干葛 黄芩 桔梗 连翘 牛蒡子 石膏各3克 甘草1.5克 升麻0.9克解肌散邪,清热解毒。主颐毒表散未尽,热毒内蕴,身热不解,红肿坚硬作痛者。
黄芪15克,当归9克,细辛4.5克,羌活6克,葛根15克,麻黄7.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桂枝6克。主治气血亏虚,感冒风寒之头痛证。
当归三两(9g)、芍药一斤(48g)、茯苓四两(12g)、白术四两(12g)、泽泻半斤(24g)、川芎半斤(一作三两)(10g)。调血养肝,健脾利湿。主治妇人妊娠或经期,肝脾两虚,腹中拘急,绵绵作痛,
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葛根(四两)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
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以此发散。升麻(一两)葛根(二两)甘草(二钱)半夏苏叶白芷丁皮川芎香附子陈皮(各五钱)上为散,每服二钱,姜、葱煎,空心服之。
李某,女,33岁,市邮电局职工。绝育术后十余日,发热汗出,腰背恶风,项颈不舒,脉象浮缓。观其脉症,此乃气血虚弱,营卫不和之中风证也。本当桂枝剂解肌以治,然王叔和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训,且时在盛夏
(阳明升散。钱仲阳)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卧,及阳明发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时,人多疾疫。(三阳皆有头痛,故头痛属表;六经皆有身痛,在阳经则烦痛拘急。风寒在表,故
(阳明升散)升麻葛根汤钱氏(钱乙),再加芍药甘草是。(升麻三钱,葛根、芍药各二钱,炙草一钱。轻可去实,辛能达表,故用升麻发散阳明表邪。阳邪盛则阴气虚,故加芍药敛阴和血。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亦治时疫。
此汤成无己本有麻黄。非!有麻黄则为葛根汤矣。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桂枝芍药各减一两余同。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
即桂枝汤加葛根四钱.水三杯半.先煮葛根至二杯半.吹去沫.入诸药.煎至八分.温服.不须粥.葛根汤.葛根(四钱)麻黄(三钱)生姜(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二钱)大枣(四枚)白芍(二水三钟半.先煮麻黄葛根至
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者。又治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此方主之。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性腺激素的异常,造成卵巢有大量的异常卵泡,这些卵泡处于不同的发育时期或萎缩,无法正常排卵;同时雌激素无周期性波动,造成子宫内膜持续增生期改变,而没有分泌期改变,子宫内膜的这种
剂量:当归9克、白芍30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川芎9克。推荐当归10克、白芍3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泽泻15克、川芎9克。功能妇人腹中诸疾痛,怀孕腹痛,足跗浮肿,小便不利,痛
1、怀孕后浮肿怀孕后下肢或者全身浮肿,被称为“子肿”。一般这样的人都会有血虚、血瘀和湿气阻滞。用当归芍药散加以治疗。当归6克、白芍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6克。2、习惯性流产当
管某,女,24岁。2015年7月16日初诊。患月经稀发,渐至停经2年余,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用黄体酮等药,亦仅获近期疗效。刻诊:月经闭止2年,少腹时有坠胀感,腰痛连尻,腰膝酸软,全身乏
文某某,女,25岁,1969年7月5日初诊。经行腹痛5年。患者近5年经前6天出现小腹胀痛,行经第1天,痛势剧烈打滚,拒按,不能坚持工作,痛至经行第2天方缓解,经行5~6天干净,痛始止。经净
孟某,女,55岁,郑州人。有多年耳源性眩晕病史,1年来反复发作,近因病友介绍前来诊治。刻诊:耳鸣如蝉,听力下降,头沉,头晕目眩,无汗,倦怠乏力,恶心呕吐,手足不温,怕冷,舌质淡红,苔白厚腻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