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正文

中医药治疗肠梗阻案举隅

2021-07-23357

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透显示肠内大量积气,并有阶梯状液平面。

诊断:(腑实内结型)肠结(肠梗阻)。

治法:通里攻下。

处方:生大黄15g,川朴15g,枳实15g,炒卜子15g,桔梗10g,桃仁10g,白芍30g,当归12g,元胡15g,旋覆花15g(包),水煎服[方剂汇www.fane8.com],1日2剂。

服药1剂后,腹痛阵阵,腹胀频频,欲呕不呕,欲便难便,展转反侧,坐卧不宁。自述腹胀如鼓欲裂,难以自支。再进1剂,旋即大便数次,豁然而愈。

按:肠梗阻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通畅性遭到破坏,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政变,属于中医之“关格”“肠结”范畴。盖肠为“传化之府”,司饮食之传递、消化、转输等功能,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能满”,总之是以通降下行为顺。若通降失调,则气血郁塞,热结寒滞,食积虫阻等均可导致肠道气血痞结、滞塞而发病,表现为痛、呕、胀、闭之症。因此,以通为用,乃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法则。(朱文元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

相关话题:肠梗阻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