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某,男,34岁。1978年10月23日诊:患者持续性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近2日,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查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X线腹透显示肠内大量积气,并有阶梯状液平面。
诊断:(腑实内结型)肠结(肠梗阻)。
治法:通里攻下。
处方:生大黄15g,川朴15g,枳实15g,炒卜子15g,桔梗10g,桃仁10g,白芍30g,当归12g,元胡15g,旋覆花15g(包),水煎服[方剂汇www.fane8.com],1日2剂。
服药1剂后,腹痛阵阵,腹胀频频,欲呕不呕,欲便难便,展转反侧,坐卧不宁。自述腹胀如鼓欲裂,难以自支。再进1剂,旋即大便数次,豁然而愈。
按:肠梗阻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通畅性遭到破坏,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政变,属于中医之“关格”“肠结”范畴。盖肠为“传化之府”,司饮食之传递、消化、转输等功能,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动而不静”“降而不升”“实而不能满”,总之是以通降下行为顺。若通降失调,则气血郁塞,热结寒滞,食积虫阻等均可导致肠道气血痞结、滞塞而发病,表现为痛、呕、胀、闭之症。因此,以通为用,乃是治疗肠梗阻的主要法则。(朱文元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
相关话题:肠梗阻
大承气汤是《伤寒论》治疗“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中,大黄攻下,枳、朴推逐,芒硝软坚,共同完成攻下的作用。加附子是患者体寒,附子助阳气。所以对于肠梗阻的患者,能够辨证施治,正确使用大承气汤,其效如神。
恶性肠梗阻是晚期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见于消化道以及妇科肿瘤,具有手术切除机会小、梗阻部位多发的特点,治疗困难,预后差,现今以姑息治疗为主。
大承气汤方,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大承气汤方出自《伤寒论》。阳明腑实证以“痞、满、燥、实”为特点,大便不通,频传矢气,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则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亦可治热结旁流之证。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主方。上二例患者均有腹痛而大便量少或不通,苔黄而脉滑。按仲景原文则不为阳明腑实证之证,而其阳明胃肠不通之病机已成,故以大承气汤加减方通腹泻热,理气止痛,均取得满意效果。
笔者依据临床观察,提出综合采用腹部震颤闪罐、艾灸、针刺等多种方法“杂合以治”以提高治疗肠梗阻术后腹胀临床疗效的方案。“杂合以治”的思想源自《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笔者认为这是依据病邪的特异性、中病层次、体质特异性及刺灸法的特异性选择不同针灸方法的原则。
取穴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中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解溪
积雪草60g,五指毛桃50g,当归30g,益母草30g,生大黄20g(后下),煅牡蛎20g(先煎),槐花20g,白花蛇舌草20g,苦参15g。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主治恶性肠梗阻。症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峻下热结。主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手足潸然汗出,矢气频频,大便不通,脘腹满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
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二两(6g)、枳实(大者,炙)三枚(9g)。轻下热结,除满消痞。治伤寒阳明腑实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 腹痞满,舌苔黄,脉滑数,痢疾初起,腹中疠痛,或脘腹
桃核(去皮、尖)五十个(12克),大黄四两(12克),桂枝(去皮)、甘草(炙)、芒硝各二两(6克)。破血下瘀。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
大黄四两(12g)、牡丹皮一两(3g)、桃仁五十个(9g)、冬瓜仁半升(30g)、芒硝三合(9g)。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
大黄(去皮,酒浸)四两(12g)、甘草(炙)二两(6g)、芒硝半升(15g)。缓下热结。主阳明病胃肠燥热。蒸蒸发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亦用于肠胃热盛而见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中消
虻虫(去足翘熬)二十个,水蛭(猪脂熬黑,如无,以陵鲤甲米漆涂炙代之)二十个,大黄(酒浸)三两(9g),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下蓄血,除腹满。主伤寒蓄血,发狂善忘,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身体发
大黄(去皮)六两(10克)、芒硝一升(10克)、甘遂一钱匕(1克)泻热逐水,破结通便。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
凡肠道内容物流通发生障碍统称为肠梗阻。有机械原因的,如肠腔内蛔虫或异物堵塞、肠壁肿瘤或炎症造成的狭窄、肠外束带或嵌顿性腹股沟疝造成的压迫等;有动力原因的,如腹膜炎时炎症和毒素抑制肠管蠕动,形成肠梗阻,
肠梗阻是老年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中医称之为“大便不通”、“肠结”、“关格”等,认为由于饮食不节、热邪郁闭、寒邪凝滞、湿邪中阻、气血淤滞、燥屎内结、虫团聚集等因素导致肠腑传导失常,通降受阻,则气机痞结,水
肠梗阻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组症候群。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由于病因、部位、类型的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共有的是腹痛、呕吐、腹胀、停止
肠梗阻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梗阻的程度及病理改变等的不同,在临床上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是,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地通过肠腔,则是各类肠梗阻一致存在的。所以肠梗阻的特征就是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这四个主要症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所致的肠梗阻,较常见。占各类梗阻的19~20%。一、病因、病理肠粘连、粘连带是由于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刺激等所引起,常见有两大类:①广泛性粘连、包括片
肠梗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不仅能使肠道的功能改变,而且使全身生理功能紊乱。一、主因(一)机械性梗阻最常见,约占90%以上。1.肠壁病变:由先天性肠道狭窄、闭锁、
急性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在急腹症发病率中,仅次于阑尾炎和胆道疾患,居第三位。其病因多种、表现复杂、进展迅速,多可造成全身病理生理变化,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不良后果。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急
黄某,男,37岁。1968年脾切除,1974:年胃全切,胆囊、阑尾切除。1981年11月因上腹部疼痛、呕吐、不能饮食而住院,诊断为“术后粘连伴部分肠梗阻”。经禁食、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痛未
潘某,男,57岁,1975-12-22就诊。缘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4天求治。患者于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阵发性钝痛,以中下腹为甚,渐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大便和矢气,伴恶心未呕吐
冷某,男,61岁。初诊:1978年5月7日。上腹痛渐进加剧5天。5天前进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渐进加剧,休息无缓解,不放射。并伴呕吐宿食数次,非咖啡样物,腹胀、大便闭结、肛门停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