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党参15克,干姜8克,炙甘草6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佩兰15克,鬼箭羽15克,荔枝核15克 |
---|---|
用法 | 每日1剂,水煎服。 |
功用 | 运脾逐湿,升清降浊。主治代谢综合征。症见形体肥胖,四肢酸沉,倦怠乏力,困倦嗜卧,胸脘痞闷,口渴但不欲饮,口中黏涎,便黏而不畅。舌质淡,苔厚腻,脉滑软或滑数。 |
运用 | 饥饿明显,进食量偏多者加玉竹、黄精、熟地以滋脾、胃、肾之阴,且此类滋阴药黏腻碍胃能影响食欲;血糖升高者加玄参、苍术、黄芪、山药,以增强健脾运湿,滋阴降糖之效;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者加天麻、钩藤、决明子以平肝潜阳;胸闷气短者加瓜蒌、薤白、半夏以宣通胸阳,化痰散结;胸闷脘胀,舌苔厚白腻,中焦湿性偏重者加白蔻仁、藿香以化湿;小便黄赤,口渴引饮,舌苔黄腻等中焦湿热偏盛者加栀子、天花粉以清利湿热;舌质紫黯之瘀血证者加丹参、葛根、地龙以增强活血化瘀之效。运脾逐湿汤已制成院内制剂,应用临床十余年,对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取得了糖脂共降的疗效。 |
方解 | 代谢综合征包括形体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调节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方剂汇www.fane8.com],肥胖是其基础病变,其内在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后果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内经》将此类疾病称为“脾瘅”,《素问·奇病论》云:“……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说明脾瘅之成因是五谷之气过盛溢出而形成。论及机理时又云:“……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口干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说明脾瘅是由于进食过多肥甘厚味,超过了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气机郁遏,使水谷精微难以转输,堆积体内,蕴而化热而成。现代人少动且饮食壅腻,易致痰浊壅滞体内形成脾瘅。故脾气郁遏,痰浊蕴热为其基本病机。脾瘅的治疗在于“除陈气”,陈气即甘肥酿成之陈腐之气。 运脾逐湿汤由半夏泻心汤去大枣,加苍术、白术、佩兰、荔枝核、鬼箭羽组成。中焦是阴阳升降之交通要道,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交通上下,使中焦道路通畅,恢复中焦正常的升降功能。方中半夏、干姜辛散温通,可助脾气上升;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使胃热下行;脾气虚,运化不及,用人参、炙甘草健脾运,和中气,以恢复中焦正常的升清降浊功能,则痰浊自除。去大枣之甘壅,加苍术、白术、佩兰以增强健脾利湿之功,荔枝核、鬼箭羽行气活血,调畅气机以助气化。 |
出处 | 罗艳 方 |
只要没有变质或者发霉现象是可以饮用的。蒲公英分为干的和新鲜的两种,干蒲公英只要在干燥、密封的状态下最多可以保存三年之久,新鲜蒲公英放久了会慢慢变干,脱水状态下泡开了一样可以饮用。
本身是带有一定苦味的。化橘红中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本身就是具有一定苦味的,一般来说随着陈放的时间越长,其中所含的挥发油也会慢慢挥发掉,此时吃起来苦味也会相对减轻,但并不会完全消失。如果觉得化橘红吃起来
冬虫夏草对哮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从中医角度来讲,中医将哮喘分为实喘和虚喘两种类型,实喘与寒热相关;虚喘与肺脾肾相关,通常可分为肺虚、脾虚、肾虚三种证型,而冬虫夏草具有补肺气,壮肾阳,平喘止咳的功效
可以吃。豆芽是在不见光的地方水生出来的,所以可往豆芽上喷洒清水或者直接用清水浸泡,使其处于生长状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鲜,还可以延长豆芽的保存时间。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短时间保存豆芽,最好不要超过1天
用艾叶煮水治疗湿疹的方法有两种,泡澡和直接涂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1、泡澡将新鲜艾叶晒干或者是直接买干枯的艾叶回来,取约四株的量,清水洗去杂陈,放入锅中,加水煮开,然后小火继续煮大约5-1
有一定左右。由于木棉花中的有机酸物质,陈皮中的挥发油、橙皮甙、维生素B、维生素C等物质对细菌病毒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所以木棉花陈皮水在饮用后,对机体的慢性炎症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需注意的是,木棉花陈皮水并
虽然五味子和刺五加都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对失眠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两种药材的主要作用都不是治疗失眠,并且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每个人体对药物的所需也会有所区别,所以五味子和刺五加病并没有哪个治失眠更好
按平时正常量喝水即可。痰湿体质的人既不能多喝水也不能少喝水,只要按照平时正常喝水的量喝水即可,因为喝水对痰湿体质的影响不大,痰湿体质的人主要不能食用过于油腻、甜腻、生冷的即可,平时保持清淡饮食,少食用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