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熟地黄5钱,茯苓3钱,麦冬(去心)2钱,萸肉2钱,牛膝(盐水炒)1钱5分[方剂汇www.fane8.com],北味7分。 |
---|---|
功能主治 | 咽喉肿痛,日轻夜重,痰声如锯者。 |
出处 | 《不知医必要》卷二 |
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者亦有疗效。
化痰软坚散结。主治瘭疬,瘿瘤,痰核等。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塞,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现用于慢性胃肠炎、糖尿病、贫血、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它消耗性疾病,辨证属脾胃气虚挟湿者。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脾虚痰多者。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祛风化痰止痉。主治风中经络,口眼喁斜,舌淡红,苔白,脉弦。
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
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健健脾和胃,消食止泻。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脘腹痞胀,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濡弱。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益气,补血,养心。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