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川黄连5钱,肉桂心5分 |
---|---|
用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空心淡盐汤送下。现代用法: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丸,每日2次。 |
功用 | 交通心肾。主治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失眠,口舌生疮,脉细数。 |
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律失常、神经症等病症。 |
方解 | 本方清心降火除烦;轻用肉桂补火助阳,重用黄连引火归元。两药配伍,清中有温,以清为主,使寒而不遏,降心助肾,重在清心降火,相反相成,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心肾自安,不寐自除。临床常用于心火亢盛、肾阳虚弱诸证。阴虚火旺的失眠不宜单独使用。 |
研究 | 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皮肤病、神经症、口腔疾病等属于心火亢盛、肾阳虚弱诸证。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有抗抑郁、镇静安神、增加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流量及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作用。 |
方歌 | 心肾不交交泰丸,一份桂心十份连,怔忡不寐心阳亢,心肾交时自可安。 |
出处 | 《韩氏医通》卷下 |
《惠直堂方》卷一:交泰丸 | |
组成 | 文蛤8两(饭上蒸),熟地黄(9蒸晒)4两,五味子4两,远志肉(甘草煮)4两,牛膝(酒洗,去头尾)4两,蛇床子(去土,酒浸,炒)4两,茯神4两,柏子仁(炒去油)4两,菟丝子(酒煮)4两,肉苁蓉(酒洗,去鳞甲)4两,青盐4两,狗脑骨1个(煅存性)。 |
---|---|
制备 | |
用法 | 每服50-70丸,淡盐汤或酒送下,随吃干物压之。 |
功用 | 保神守中,降心火,益肾水。主五脏真气不足,下元冷惫,二气不调,荣卫不和,男子绝阳无嗣,女子绝阴不育,及面色黛黑,神志昏愦,寤寐恍惚,自汗盗汗,烦劳多倦,遗精梦泄,淋浊如膏,大便滑泄,膀胱邪热,下寒上热。 |
出处 | 《惠直堂方》卷一 |
《脾胃论》卷下:交泰丸 | |
组成 | 干姜(炮制)0.9克 巴豆霜I.5克 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 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 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楝 白茯苓 砂仁各9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3.5克 知母12克(一半炒,一半酒洗。此一味,春、夏所宜,秋、冬去之)吴茱萸(汤洗七次)15克 黄连(去须。秋、冬减至4.5克)皂角(水洗,煨,去皮、弦)紫菀(去苗)各18克 |
---|---|
制备 | |
用法 | 每服10丸,温水送下。 |
功用 | 升阳泻阴,调营和中。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
出处 | 《脾胃论》卷下 |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交泰丸 | |
组成 | 石菖蒲1斤(去须,切,无灰好酒浸,冬3宿,夏2宿),乳香1两(另研),远志半斤(酒浸,去心,浸作如上法)。 |
---|---|
制备 | 上为细末,用浸药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 |
功用 | 宁心养气,定魄安魂,疗诸虚不足[方剂汇www.fane8.com],生元真气,补精枯髓竭,去夜梦鬼邪;正丹田,久服明目。主男子下元虚,妇人血海冷。 |
出处 |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卫生家宝》 |
《鸡峰》卷五:交泰丸 | |
组成 | 消石1两,硫黄(研细,于铫子内炒,令得所,研细入)1两,五灵脂1两,青皮1两,陈皮1两。 |
---|---|
制备 |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
功用 | 阴阳痞膈,营卫差错,水火不交,冷热乖适,邪热炎上,烦躁闷乱,昏塞不省人事,冷气上冲,胸膈痞塞,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青气喘,及疗伤寒下早,冷热结痞,心下胀满,呕哕咳逆,阴阳不辨。 |
出处 | 《鸡峰》卷五 |
《活人方》卷五:交泰丸 | |
组成 | 白蔻仁、角沉香、郁金、白芥子、降香、朱砂、没食子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烧酒为丸,如粟米大。 |
用法 | 午前百沸汤吞服。 |
功用 | 通利清道。主气郁肺窍不利,失其清肃施化之功,痰凝则胃济阻塞,难展容纳转输之力,初则反胃,继则关格,精血尚壮,寒多火少者。 |
出处 | 《活人方》卷五 |
《御药院方》卷四:交泰丸 | |
组成 | 沉香半两,木香1两,青皮(去白)2两,陈皮(去白)2两,京三棱(煨)2两,蓬莪术(煨)2两,枳壳(麸炒,去瓤)2两,神曲(炒)1两,大麦糵(炒)1两,槟榔1两,麝香2钱半,阿魏半两(细研,白面1钱和作饼子,炙令香熟,用水和)。 |
---|---|
制备 |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4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
功用 | 温中降气,进美饮食。主 |
出处 | 《御药院方》卷四 |
《普济方》卷四○○引《卫生家宝》:交泰丸 | |
组成 | 水银、生硫黄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末,不见水银为度,蒸肉为丸,如粟米大。 |
用法 | 每服1岁儿7丸,温米汤饮送下。 |
功用 | 小儿因惊,饮食失节,致阴阳不和,脏腑生病,中满气急,噎塞不通,饮食下咽即成呕吐。 |
出处 | 《普济方》卷四○○引《卫生家宝》 |
《万病回春》卷三:交泰丸 | |
组成 | 黄连1两(姜汁浸,黄土炒),枳实1两(麸炒),白术(去芦,土炒)1两,吴茱萸(汤泡,微炒)2两,归尾(酒洗)1两3线,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1两煎取,洗大黄1昼夜.功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9蒸9晒)4两。 |
---|---|
用法 | 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70-80丸,白滚汤送下,不拘时候。 |
功用 | 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胸中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
出处 | 《万病回春》卷三 |
升阳气,泻阴火,调荣气,进饮食,助精神,宽腹中,除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干姜(炮制,三分) 巴豆霜(五分) 人参(去芦) 肉桂(去皮,以上各一钱) 柴胡(去苗) 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 白
治浊气在上,而扰清阳之气,郁而不伸,为胀。沉香陈皮(去白)白术(以上各三钱)枳实(麸炒)泽泻当归(洗)白茯苓(去皮)吴茱萸(汤泡)青皮(去白)木香(以上各二钱)大黄(酒浸,一两)厚朴(姜制,半两)上
治阴阳痞隔,荣卫差错,水火不交,冷热乖适,邪热炎上,烦躁闷乱,昏塞不省人事,冷气上冲,胸膈痞塞,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青气喘,及疗伤寒下早,冷热结痞,心下胀满,呕哕咳逆,阴阳不辨并宜服之。硝石 硫磺(
文蛤(八两饭上蒸)熟地(九蒸晒)五味子远志肉(甘草煮)牛膝(酒洗去头尾)蛇床子去鳞甲)青盐(各四上制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淡盐汤或酒下。随吃干物压之。此子精为
瞳人干缺外障。
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用于月经先后不定期,带经日久,痛经,带下。
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用于妇女绝经前后,肝肾阴虚引起的月经紊乱,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头晕耳鸣,咽干口渴,四肢酸楚,关节疼痛。
小儿久积,痢下五色脓血,或烂鱼肠,并无大便,肠中搅痛不可忍,呻吟叫呼,声闻于外。
益肾补虚,活血软坚。甲状腺癌,症见颈前肿块,质硬不移,面色白,神疲乏力,腰膝疼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开音。用于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
驻容颜。主
活血祛瘀,止痛接骨。治骨损伤初、中期。
李某,男,74岁。2020年8月24日初诊。主诉:肺腺癌术后2月余,近半月来睡眠差。患者于2020年6月20日行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病理示:浸润性肺癌。术后未行放化疗。刻诊:夜寐差,难
闵某,男,33岁,已婚。初诊:2021年1月11日。主诉:遗精反复7年,加重1年。患者7年前开始出现遗精,时轻时重,间断服用中药汤剂,但症状反复。1年来遗精次数逐渐增多,每周1次,次日有疲
朱某,男,58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反复失眠20余载。患者长年夜不能寐,时轻时重,甚则彻夜不寐,胃部不适,下肢浮肿,近来较着,阳入于阴则寐,阴入于阳则寤,阴阳失于调和,则心神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