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苍术、陈皮、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官桂、白术、甘草各等分 |
---|---|
用法 | 上药锉碎。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 |
功用 | 健脾和中,利水化湿。主治寒湿内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方剂汇www.fane8.com],舌苔白,脉濡。 |
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脂肪肝伴高腊血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带状疱疹、婴幼儿秋季腹泻、痤疮、手部慢性湿疹等病症。 |
方解 | 本方用平胃散运脾燥湿,合五苓散利水渗湿,标本兼顾。 |
研究 |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卵巢囊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肾炎、糖尿病性腹泻、结肠炎等证属寒湿内阻的病症。 |
方歌 | 胃苓汤有五苓散,平胃苍朴陈草攒。 夏秋不慎伤湿冷,祛湿和胃功独擅。 |
出处 | 《丹溪心法》卷四 |
陈皮、苍术、厚朴(姜汁炒)、甘草、猪苓、赤茯苓、泽泻、木通、白术、官桂、滑石,防己、五加皮、生姜皮。因喘而致者,加麻黄、杏仁,桑白皮。腹胀者,加大腹皮、木香、槟榔、苏梗,去甘草。气虚者,加人参,灯心引
治感暑湿夹食,泄泻烦渴,兼食瓜果太多,肚腹疼痛作泄。苍术浓朴(姜制)陈皮甘草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一钱)肉桂(五分)盐少许一方治湿泄。水泄,腹不痛是也。猪苓泽泻白术苍术赤茯苓(各等)上水一钟半,煎服。一
治感暑夹食,泄泻烦渴。即平胃散、五苓散相合。苍术 陈皮 厚朴(姜制)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桂上㕮咀。水煎,入盐少许服。如作末药,汤服亦可。
内伤生冷之食,外感暑湿之气,肚腹?痛,里急后重,一切痢疾泄泻,脾胃不和,并效。猪苓泽泻白术茯苓苍术(炒)厚朴(制)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枳壳槟榔黄连姜汁(炒)黄芩(七分)木香官桂(各三分)生姜三片
治诸泻根据后加减用陈皮(一钱炒)苍术(米泔浸去皮切片日晒干盐水炒一钱半)黄芩(一钱)泽泻(一钱)白术(陈土炒一钱半)白芍药(酒炒一钱半)猪苓赤茯苓黄连(姜汁炒八分)半夏(姜汁炒一钱二分)甘草(五分)桂
治五疳八痢,脾胃不和,胸膈不宽。婴童百病,随症加减,其效如神。茅术厚朴陈皮甘草猪苓白术泽泻茯苓槟榔黄连生姜三片,灯心二十寸,水煎。发热,柴胡、干葛;疳热,银柴胡、胡黄连;伤食,神曲、麦芽、木香;食积作
苍术、厚朴、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官桂。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桂此方亦治湿盛泄泻者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平胃散也,所以燥湿;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五苓散也,所以利湿。脾胃强健者,宜主此方;怯弱者,宜主前
曾某,男,40岁。症状:全身反复浮肿发作三月余。大腹膨满,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胃纳不佳,每餐进食约30g,食已反胀,夜眠差,大便稀溏,次数多,小便短少;苔薄白微腻,脉细弱。
李某,男,56岁。2012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乙肝小三阳20年余,未系统治疗。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腰酸,下肢浮肿,腹胀,食少纳呆,寐差,小便量少,大便稀溏,每天4~5次,舌暗红,
某妇,27岁。半月前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咳嗽气紧,经抗菌消炎治疗,效果不佳,转增脘痞纳呆,继而频发心悸气短、心律失常、心前区憋闷疼痛,故住院治疗。经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行中西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