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白花蛇舌草15g,白茅根15g,百部20~30g,干蛤蟆10g,急性子10g,鱼腥草15g,蛇莓草15g,薏米〔薏苡仁〕15g,藤梨根15g,天葵子15g,党参10g,黄芪30g,陈皮10g,半夏15g,竹茹10g,代赭石30g,海藻15g,牡蛎15g,生姜5片,大枣5个。 |
---|---|
用法 | 水煎2次,早晚分服。 |
功用 | 肺癌。 |
运用 | 证属寒者,用干姜、肉桂、附子与上方药物合用,剂量15~30g:证属热者,可加石膏15~30g[方剂汇www.fane8.com],知母15~30g,黄芩15g:口渴加麦冬30g,花粉30g,或再加石斛、元参等养阴清肺类药;有攻下之证,加二丑30g,皂角6g,槟榔30g或川军10g,番泻叶10g,元明粉10g(冲):咳痰带血,加二蓟炭15~30g,白及15g,或用三七粉3g冲,珍珠粉1瓶(冲);胸闷憋气,加瓜、薤白、桔梗、枳壳等;胸腔积液,加赤小豆30g,葶苈子30g,大枣30个,茯苓15~30g,猪苓20~30g,或大戟10~15g,芫花10~15g,甘遂10~15g,大枣10个。 |
出处 | 《癌症的治疗与预防》 |
白花蛇舌草又称蛇舌癀,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始载于《名医别录》,为常用中药,主产于两广、湖南、安徽、福建等地。每年夏、秋两季采集全草,除去泥土、杂草,扎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白花蛇舌草又名目目生珠草、蛇舌癀。载《广西中药志》。系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二叶葎、蛇针草。始见于《广西中药志》。为两广常用中草药,因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作用,已成为全国销用较广的中草药之一。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别名鹩哥利、鹤舌草等。性凉、味甘、淡。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历史上是南方一种民间野生草药,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抗癌和护肝等功效。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自治区。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舌草、蛇针草、白花十字草、鹤舌草等,为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植物。白花蛇舌草全草药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恶性肿瘤、阑尾炎、肝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喉炎、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附件炎等症。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由于用量大,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应适当发展人工栽培。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别名鹩哥利、鹤舌草等。性凉、味甘、淡。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历史上是南方一种民间野生草药,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抗癌和护肝等功效。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自治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