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赤小豆(浸令芽出,爆干)三升(150克)、当归三两(30克) |
---|---|
用法用量 |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调服2克,日三服。 |
功能主治 | 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主治肠中痈脓,肌表热不甚,微烦,欲卧,汗出,目眦黑,能进食,脉数者;亦治大便下血[方剂汇www.fane8.com],先血后便等症。 |
临床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口腔溃疡等病症。 |
方解 | 狐惑病乃伤寒余毒与湿热为患。脉数主疮热,眦黑为热瘀肉腐,能食则毒已化脓。本方用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又用米浆和胃气,共奏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 |
方歌 | 眼眦赤黑变多般,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升归十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
提示 | 方中当归原无用量,现据《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补。 |
出处 | 《金匮要略》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