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穿山甲、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红花、槐枝、柳枝、桃枝各半两(各15克),木鳖子(去壳)十枚,头发一团 |
---|---|
用法用量 | 上药用麻油二斤四两(1120克),煎药至黑,去渣,入樟丹、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半两(各15克)、麝香三钱(9克),收膏,摊布上。用时,将膏药烘热贴敷患处。 |
功能主治 |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痞散结。主治积聚痞块,胸胁胀满,肚腹疼痛,妇女癥瘕瘀块,以及失荣,乳癌等恶症。 |
临床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胁胀疼、脘腹痞块、妇女小腹瘀块、乳癌、小儿泄泻、慢性肝病等病症。 |
方解 |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积聚痞块。方用羌活、独活、白芷辛温行散,伍以乳香、没药、赤芍、穿山甲活血祛瘀,木鳖子、阿魏消痞散结。临床应用以癥瘕、积聚、痞块、癌肿恶症为辨证要点。 |
方歌 | 《景岳全书》阿魏膏,积聚痞块敷患处,胸胁胀满亦可试,小儿腹泻用之良。 |
出处 | 《景岳全书》 |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阿魏膏 | |
配方材料 | 羌活5钱,独活5钱,玄参5钱,官桂5钱,当归5钱,青皮5钱,赤芍5钱,草乌5钱,半夏5钱,生地黄5钱,蓬术5钱,穿山甲(煅)5钱,草果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红花5钱[方剂汇www.fane8.com],川椒5钱,急性子5钱,水红花子5钱,土木鳖20斤(研),巴豆60粒(研),蓖麻子60粒(研),独头蒜1两(研)。 |
---|---|
做法步骤 | 上锉,用香油一斤四两,煎白芷焦色,滤去滓,加葱、姜自然汁各一小盏,沸去水,加乱发一团,煎化;徐下黄丹一斤二两、松香六两,煎软硬得中离火,入芒消、阿魏、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人言各三钱成膏。 |
用法用量 | 贴在胁下,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微汗妙。 |
功能主治 | 小儿痞瘕。 |
出处 |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
《内科摘要》卷下:阿魏膏 | |
配方材料 |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药 川山甲 生地黄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红花12克 木鳖子20枚(去壳)乱发(如鸡子大)1块 |
---|---|
做法步骤 | 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发煎,发化仍去滓;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消、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克,麝香9克,调匀成膏。 |
用法用量 | 摊贴患处,内服胡连丸。凡贴膏药,先用朴消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消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
功能主治 | 痞块。 |
出处 | 《内科摘要》卷下 |
理气化痰,宣肺止咳。客邪伤肺,久嗽不止。
利水通淋。治小儿沙石淋,痛不可忍。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便溺,小腹胀痛,大便或涩。
产后恶露过多,心闷气短无力,不能食。
清火散风,泻热消肿。主实火里热,头晕耳鸣,口舌生疮,牙龈肿烂,暴发火眼,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主消渴不止。
利水逐饮。治支饮上气,黄疸,及脚气,消渴后成石水,腹胁坚胀,足胫浮肿,上气不得卧,口干,颈脉动,腹胁间冷,大小便不利。
活血通脉,强心镇痛。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气不足,瘀血作痛。
清热消炎,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引起的喷嚏、流涕、鼻塞、头痛,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小儿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