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米泔水洗净,新瓦上焙干。用须首生者佳。或云砂锅随水煮干,捣烂),败龟版(年久者,童便浸3日,酥炙黄)2两,黄柏(去粗皮,盐酒浸,炒褐色)1两5钱,杜仲(酥炙,去丝)1两5钱,牛膝(去苗,酒浸,晒干)1两2钱,怀生地黄2两5钱(肥大沉水者,纳入砂仁末6钱,白茯苓一块重2两,稀绢包,同入银罐内,好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天冬(去心)1两2钱,麦冬(去心)1两2钱,人参1两。 |
---|---|
用法用量 | 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 |
功能主治 | 益肺补肾,滋阴清热。主治肺肾亏虚、真阴不足,症见咳嗽经久、痰少,伴气短作喘、潮热;男子阳痿、遗精;妇人带下,素无孕育;大病后久不能作声,足痿不任地,舌红苔少,脉细数。 |
临床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产后足跟痛等病症。 |
方解 | 大造丸以紫河车“本气血所生,大补气血,为君”(《医方集解》),龟板、黄柏滋补肾阴为臣,佐以杜仲、牛膝、熟地黄补肝肾,二冬清金养肺阴,人参生脉补肺气,“以金水为生化之源,合补之以成大造之功”(《医方集解》),临床常用于肺肾两亏、虚劳诸证。食少便溏或痰湿之体应慎用。
与本方在组成、功效相近的方剂有《本草纲目》引《诸证辨疑》《症因脉治》《绛雪园古方选注》等所载“大造丸”,《医学心悟》《奇方类编》等所载“补天大造丸”,《丹溪心法》《摄生众妙方》等所载“补天丸”,均以紫河车为主药、治虚劳诸证,以明·吴曼所著《扶寿精方》(刊于1530年)的“大造丸”最早,且为后世医家最多沿用,并以其君药冠名“河车大造丸”,现代以此制丸或胶囊应用居多。 |
现代研究 | 现代临床报道尚见上海名老中医徐辉光、南京中医儿科名医陈寿春、江西萍乡名老中医钟新渊以本方固本培元治疗咳喘之验案报道,也见于治疗老年肾咳、小儿哮喘、骨质疏松症、卵巢早衰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男子不育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高血压、血管性痴呆等病症,属于气血衰少、肺肾阴亏者。实验研究表明有促进骨髓造血、抗炎抑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等作用。 |
方歌 | 大造丸用紫河车,龟板二冬杜生地,黄柏牛膝苓人参,肾虚精亏此方宜。 |
出处 | 《扶寿精方》 |
《何氏济生论》卷二: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首胎尤妙,洗去筋膜紫血,入小口瓦罐,花椒1钱、酒半杯,竹箬扎口,重汤煮1日,去花椒),大生地黄4两(用砂仁6钱,茯苓1两,砂锅煮1日,去砂仁、茯苓),天冬(去心)2两,杜仲(炒断丝)2两,当归(酒洗)1两5钱,人参1两5钱,五味子1两5钱,麦冬1两5钱,败龟版(酒浸3日,去黑,炙)3两,牛膝2两。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炼蜜为丸。 |
用法用量 | 方中紫河车用量原缺。妇人,去龟版;男子梦遗,女人带下,加牡蛎1两。 |
功能主治 | 诸虚百损,骨蒸劳热。 |
出处 | 《何氏济生论》卷二 |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医方集略》: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泔浸,洗净,盛竹器,长流水中浸1刻,以回生气;盛小瓦盆于木甑或瓦甑内,蒸极熟如糊,取出,先倾自然汁别贮,将河车石臼内捣千下,同前汁和匀),生干地黄4两,龟版1两半,杜仲1两半,天冬1两半,黄柏(盐酒炒)1两半,牛膝1两2钱,麦冬1两2钱,当归身1两2钱,人参1两,五味子5钱。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河车汁和米糊烂捣为丸。 |
用法用量 | 每服100丸,以温酒或盐汤任下,1日2次。 |
功能主治 | 滋阴补阳,养寿。主六脉虚微,血气衰弱。阴虚遗泄。 |
出处 |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四引《医方集略》 |
《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诸征辨疑》: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生者,米泔洗净,新瓦焙于研末,或以谈酒蒸熟。捣晒研末,气力尤全,且无火毒)败龟版(年久者,童便浸三日,酥炙黄,或以童便浸过,石上磨净,蒸熟晒研,尤妙)60克 黄柏(去皮,盐酒浸,炒)45克 杜仲(去皮,酥炙)45克 牛膝(去苗,酒浸,晒)36克 肥生地黄75克(入砂仁18克,白茯苓60克,绢袋盛、入瓦罐,酒煮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杵地黄为膏,听用)天冬(去心)麦冬(去心)人参(去芦)各36克 |
---|---|
做法步骤 | 上药各不犯铁器,为末,同地黄膏入酒,米糊丸,如小豆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80~9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冬月酒下。五月加五味子21克。女人去龟版,加当归60克,以乳煮糊为丸;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并加牡蛎粉30克。 |
功能主治 | 滋阴养血,补益肺肾。主虚损劳伤,肺肾阴虚,精血不足,咳嗽少痰,潮热盗汗,夜梦遗精,形体消瘦;老年气血衰少,精血不足,腰膝酸软,步履不便,小儿发育不良,筋骨软弱;以及久病虚损,舌红少苔[方剂汇www.fane8.com],脉细数。 |
出处 | 《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引《诸征辨疑》 |
《症因脉治》卷三: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怀熟地黄、甘枸杞子、菟丝子、厚杜仲、山药、白茯苓、紫河车。 |
---|---|
功能主治 | 肝肾虚胀,腰软常痛。 |
出处 | 《症因脉治》卷三 |
《医灯续焰》卷二: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用米泔水浸,轻轻摆开换洗,令净白为度,勿动筋膜;用竹器盛于长流水中浸1刻,取生气,提回以瓦瓶隔汤煮极烂如糊,取出;先倾汁入药内,用石臼、木椎捣极匀细为度,入后药),干地黄1两5钱,熟地黄2两,麦冬(去心)1两半,天冬(去心)1两半,当归1两,枸杞子7钱,五味子7钱,牛膝7钱,杜仲1两半,小茴香2两,黄柏2两,白术2两,陈皮2钱,干姜2钱,侧柏叶(采向东嫩枝,隔纸焙)2两。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用河车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清晨白汤送下。气虚,加人参1两,黄耆1两;血虚,倍当归、地黄;肾虚,加覆盆子(炒)1两,巴戟(去心)1两,山茱萸肉1两;腰痛,加白术(盐水炒)1两,萆薢1两,锁阳(酥炙)1两,续断(酒洗)1两;骨蒸,加地骨皮、知母、丹皮各1两;如妇人,去黄柏,加川芎、香附、条芩(俱酒炒)1两。 |
功能主治 | 诸虚百损,精血两亏,筋骨痿弱;或七情伤感,以致成劳;或外感失调,久成虚乏。 |
出处 | 《医灯续焰》卷二 |
《胎产秘书》卷上: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泔水洗净,炙酥),杞子1两,人参1两5钱,当归2两,麦冬1两3钱,天冬1两,益智仁1两,茯苓2两,五味5钱,熟地黄(姜炒)2两,川膝5钱,山药8钱,菟丝子(盐水炒)4两,川柏(盐水炒)1两。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白汤送下。气虚中寒,舌白便精者,宜去天冬、麦冬、川柏。 |
功能主治 | 妊娠2-3月,子宫久虚,气血两弱,不能摄养胎元,胎动不安,先经堕过者。 |
出处 | 《胎产秘书》卷上 |
《女科指掌》卷一: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米泔净,去红筋,砂锅煮烂,捣),败龟版(童便浸,酥炙)2两,黄柏(盐酒炒)1两5钱,杜仲2两(盐炒),牛膝2两,茯苓2两,地黄3两(酒煮,入砂仁6钱),天冬1两2钱(去心),麦冬1两2钱(去心),五味7钱,当归2两。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捣河车、地黄成膏,少加米糊为丸。 |
用法用量 | 每服80丸。 |
功能主治 | 调经。主 |
出处 | 《女科指掌》卷一 |
《古方选注》卷中: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用米泔水浸,逾时轻轻摆开,换水洗洁净,白如杨妃色者佳,用竹器盛于长流水内浸1刻,取中气,提回,再入川椒滚汤内1过,以铅罐封固,隔汤煮1伏取出,先倾汁入药,用石臼木椎捣极匀,入后药),熟地黄(以生地黄5两,砂仁1两2钱,茯苓切块4两,绢袋盛,入瓦罐,酒煮7次,去砂、苓,晒干)2两,生地黄1两5钱,淡天冬7钱(去心,清水浸5日,晒干),当归7钱,枸杞子1两5钱,牛膝7钱(酒拌,蒸),五味子7钱,淡肉苁蓉7钱(去甲,切片,浸,去白膜,以淡为度,晒干),黄柏7钱(盐水炒),锁阳7钱(酒净),生杜仲1两(另磨去绵)。 |
---|---|
做法步骤 | 上为末,河车捣,量加炼蜜为丸。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清晨百滚汤送下。 |
功能主治 | 金水相生,肝肾同治,潜阴固阳。主 |
出处 | 《古方选注》卷中 |
《医述》卷六: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山药。 |
---|---|
用法用量 | 为丸服。 |
功能主治 | 虚损。 |
出处 | 《医述》卷六 |
《古方汇精》卷一: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白术2两,苡仁2两,沙苑子2两。 |
---|---|
用法用量 | 各取净末,用杜仲4两熬膏为丸。每服4钱,酒送下。 |
功能主治 | 肾虚腰疼,羸瘦。 |
出处 | 《古方汇精》卷一 |
《金匮翼》卷三:大造丸 | |
配方材料 | 紫河车1具(米泔洗净,少加酒蒸极烂,以山药末捣和,焙干),败龟版(酥炙)1两,天冬1两2钱,麦冬1两2钱,熟地黄2两半。 |
---|---|
做法步骤 | 上除熟地另杵外,共为末,用酒煮米糊,同熟地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或炼蜜为丸亦可。 |
用法用量 | 每服80-90丸,空心、临卧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夏,加五味7钱;妇人,去龟版,加当归2两。 |
功能主治 | 热劳。 |
出处 | 《金匮翼》卷三 |
(吴球)治虚损劳伤,咳嗽潮热虚损∶一损肺,皮槁毛落;二损心,血液衰少;三损脾,饮食不为肌肤;四损肝,筋缓不自收持;五损肾
吴球云∶紫河车即胞衣也。儿孕胎中,脐系于胞,胞系于母命门,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应每每用此得效,用之女人尤妙。盖本其自出
紫河车(一具,用男初胎者,米泔水洗净,焙) 败龟板(童便浸七日,酥炙透,二两)黄柏(去皮,盐酒炒,一两半) 杜仲(去皮,
紫河车一具 败龟板二两(童便浸三日,酥炙黄) 黄柏(盐酒炒) 杜仲(酥炙)各一两五钱 牛膝(酒浸) 天冬(去心) 麦冬(
用初已连蚕蛾一对,将地下肥葱一枝不可拔起,去尖,将蛾不可拆开,塞入葱管内,以线扎固葱尖,俟葱略有黄色取起,挂透风被荫处,
紫河车一具(用米泔水浸,超时轻轻摆开,换水洗洁,净白如杨妃色者佳,用竹器盛于长流汁入绢袋清水浸苁蓉七净)生杜上法制为末,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第一奇方。紫河车一个(要头生男胎,用米泔水洗净,再入长流水洗,以砂锅内碗盛蒸烂,石臼内杵烂入药)
提脓生肉。主臁疮,一切疮疡不愈者。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主气阴两虚。
主脾有实热,腹中热而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
小儿衄血、吐血。
癫痫。
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血尿,肾小球肾炎血尿,泌尿结石及肾挫伤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辅助药物。
止咳,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头晕目眩,精神恍惚,肢体倦怠,气短自汗,心悸失眠,病后及产后体虚,月经过多。
补血去瘀。用于产后血虚,腰痛,四肢酸软,月经前后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