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黄芪(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7分,青皮(去瓤)7分,川芎7分,桂枝3分,甘草3分。 |
---|---|
做法步骤 | 上锉1剂。 |
用法用量 |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
功能主治 | 气虚麻木。 |
出处 | 《寿世保元》卷五 |
《古今医鉴》卷五:加减益气汤 | |
配方材料 | 黄芪5分,人参5分,白术1钱[方剂汇www.fane8.com],陈皮1钱,当归7分,白芍药1钱,升麻3分,甘草(炙)3分,泽泻5分,砂仁5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地榆5分,御米壳(醋炒)3分。 |
---|---|
做法步骤 | 上锉1剂。 |
用法用量 | 水2盏,煎至8分,滤去滓,空心温服。 |
功能主治 | 痢疾日久不愈,不能起床虚弱者。 |
出处 | 《古今医鉴》卷五 |
消食导滞,除积消胀,调理肠胃。用于脘腹胀满,积食不化,嗳腐纳差。
补气和血,健脾理胃,进美饮食,壮健身体,充实四肢,清火化痰,解郁顺气。主病后元气虚弱,脾胃亏损。
交通心肾。主治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失眠,口舌生疮,脉细数。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温肾补虚。用于肾虚腰痛,夜尿频多,病后虚弱,头晕眼花,疲倦乏力。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祛风化痰止痉。主治风中经络,口眼喁斜,舌淡红,苔白,脉弦。
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泄泻腹痛、便黄而黏、肛门灼热;及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恶风、头痛身痛。
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