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材料 | 黄连(黄连叶可代)20克,大黄40克,南星30克,吴茱萸20克。 |
---|---|
用法用量 | 将四药晒干研细末,用醋调[方剂汇www.fane8.com],敷涌泉穴,用布包好,1日1换,一般2次即可。 |
功能主治 | 泄火解毒。主心脾积热。 |
出处 | 《四川中医》 |
行气开郁,降逆化痰。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
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贫血,神经衰弱。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消食导滞,除积消胀,调理肠胃。用于脘腹胀满,积食不化,嗳腐纳差。
交通心肾。主治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失眠,口舌生疮,脉细数。
清热解毒。用于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热疖疮疡。
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者亦有疗效。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痞塞,腹胀肠鸣,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细缓。现用于慢性胃肠炎、糖尿病、贫血、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蛋白尿久不转阴及其它消耗性疾病,辨证属脾胃气虚挟湿者。亦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脾虚痰多者。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益气,补血,养心。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