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石菖蒲(去须毛,嫩桑枝条拌蒸,晒干,不犯铁器)、干山药(蒸出晒干)、川牛膝(去头,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1宿,若无黄精,酒浸3日,漉出,细锉,焙干)、远志(去心,甘草汤浸1宿)、巴戟天(去心,枸杞子汤浸1宿,漉出,酒浸1伏时,菊花同焙令黄,去菊花)、续断(去筋,酒浸1伏时,焙干)、五味子(蜜浸蒸,从已至申。又以浆水浸1宿,焙干)、楮实子(水浸3日,去浮者,晒干,酒浸1伏时,漉出蒸,从己至亥,焙干)、杜仲(去皮,酥蜜炒去丝)、山茱萸(取肉,暖火焙干)、茯神(去皮心,捣细,于水盆内搅,去浮者)、熟地黄(瓷锅柳木甑蒸之[方剂汇www.fane8.com],摊令气歇,拌酒再蒸,晒干,勿犯铜铁器)、小茴香(酒浸1宿,炒)、肉苁蓉(酒浸1宿,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枸杞子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或白汤下亦可。服五日便觉身轻,精神爽快,二十日语言响亮,手足轻健,一年白发转黑,行步如飞;久远服之,百病消除,面如童子。 |
功用 | 滋阴补阳,强壮筋骨。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走。 |
出处 | 《万氏家抄方》卷四 |
《良朋汇集》卷二引灵佐宫胡方:打老儿丸 | |
组成 | 棉花子1斤(炒,去壳),核桃肉4两(打烂)。 |
---|---|
制备 | 用小米面打糊为丸,重3钱。 |
用法 | 滚白水化下。 |
功用 | 补益。主 |
出处 | 《良朋汇集》卷二引灵佐宫胡方 |
益肾填精、补气养血。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虚,胸闷气短,失眠健忘,腰酸腿软,全身乏力,脑力减退,须发早白。
涌吐导痰。主治风痰在膈,手指臂部关节肿胀,且伴有震颤,全身肌肉牵动。对于帕金森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儿童抽动症等。临床表现以筋脉挛急,颤动,舌质淡红,苔薄为用方辨治要点。对于硬皮病、肌肉风湿等,临床表
清热消炎,祛风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引起的喷嚏、鼻塞、头痛、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益气健脾,安冲摄血。主治脾虚气弱、冲脉不固所致妇女月经过多,经行时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等,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或细弱。
清热利水,排石通淋。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亘.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舌淡苔薄白,脉数。
益气养血,健脾补肾,调经止带。用于脾肾两虚,月经量少,月经后期,带下病。
清肺凉血,散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
健脾和胃。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症引起的胃脘痛、食少纳呆、食后胀满等症状。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